血管是我們人體最豐富的組織,它分佈於全身各個部位,其結構及功能好壞直接關係到相關各個臟器功能的好壞。人體的血管平時很苦逼,其內部要受血流的衝擊力及各種成分的影響(血脂、血糖、尿酸對它的刺激),時不時還要被外來的靜脈輸液成分摧殘一下。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很多疾病就始動於血管的內皮細胞,這類細胞受刺激後可以分泌多種細胞因子誘發炎症反應並啟動慢性疾病進展歷程,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血栓性疾病、血管炎綜合症。此外,外界性因素(如高血壓、區域性壓迫、精神因素等)也會增加整個血管的張力,隨著時間的遷延就會引起血管增厚並連同所供血的臟器產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損害。現在,一些基因缺陷性疾病,如多囊腎(近半數合併血管瘤)、遺傳性血管發育缺陷等疾病在臨床上越見越多,除了與我們診斷技術提高外,與環境、飲食因素、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加速其病變亦有非常大的關係。但是臨床上對血管病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普遍重視不夠,體現在很少有人重視對血管疾病的篩查。
血管疾病篩查應做那些檢查
血管檢查可分為普通篩查和定點檢查等,前者主要粗略地瞭解血管功能的基本狀況,而後者主要針對一些高危人群。
普通篩查專案有:
1、主要包括心率、血壓、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尿酸等生理生化檢查專案;
2、血液流變孿:血漿粘度、血沉、壓積、全血高切相對指數、全血低切相對指數、血沉方程K值、紅細胞聚集指數、全血低切還原粘度、全血高切還原粘度、紅細胞剛性指數、紅細胞變形指數,通過檢測血流動態變化,可提示血液粘滯性情況,對老年人及血管疾病人群尤為重要,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一種輔助檢查。
3、基因檢測:目前主要有針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基因檢測,以及針對抗血小板藥物代謝的基因檢測。CADASIL基因/HERNS基因/FABRY/MELAS基因檢查/apoE基因,與遺傳性腦血管病有關。
4、十二導聯靜息心電圖、腹部超聲和胸部X線檢查等。
5、頸動脈超聲檢查:主要檢測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斑塊及判斷狹窄程度等。
6、脈搏波傳導速度(PWV)和踝臂指數(ABI)檢查:PWV和ABI檢查是目前檢測動脈彈性功能與動脈硬化危險的常用指標。
7、心臟超聲檢查:主要觀察心臟結構變化,可用於預測心血管事件(包括卒中)和全因死亡。
8、動態血壓監測:可以動態監測分析個體間24小時收縮壓與舒張壓以及晝夜血壓波動變化,不但全面觀察血壓波動情況,更重要的是可以晝夜血壓模型與血壓變異性分析評估大動脈的彈性功能,早期發現心血管靶器官損害,預測心血管事件特別是腦卒中的發病風險。
偏向腦血管病篩查以下專案可供參考:
1、彩色雙功能多普勒頸部血管超聲(Dupplex):對頸部和顱內大動脈狹窄和閉塞的評估和篩選有重要的提示價值。
2、經顱多普勒(TCD):主要應用於腦供血動脈狹窄和閉塞的診斷和其對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微栓子的檢測。
3、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診斷腦血管狹窄或閉塞最精準的檢查,不僅能顯示大血管病變,也能良好顯示小血管(直徑0.5mm)、靜脈系統以及側支迴圈狀況,同時可為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手術或介入治療提供詳細資料,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可達98%。
4、CT血管造影(CTA):靜脈注射造影劑後,利用螺旋CT進行薄層體積掃描,然後計算機三維重建血管,從而整體反映血管及鈣化情況。主要用於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血管狹窄等的檢查。
5、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利用核磁共振(MRI)技術中流動血液的MR訊號與周圍靜止組織的MR訊號的差異建立影象對比度,不需要引入任何造影劑的非侵入性磁共振造影技術。適用於年老體弱,全身狀況差及不能行DSA的患者。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清楚的三維血管成像,對大血管及其分支的狹窄或閉塞顯示滿意,但對20mm以下動脈則顯示不佳。由於MRA成像與血流有關,分叉處血流,渦流等會導致訊號丟失,從而誇大血管狹窄程度。
血管病變是許多疾病的基礎性病變,尤其是老年及代謝相關性疾病,現在一些遺傳性血管疾病也突顯起來。血管病變通常症狀隱匿,一旦發病病情進展迅速,往往帶來嚴重併發症。所以,對血管結構及功能的篩查必須重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