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常遇持“二對半”化驗單的諮詢者,要緊嗎?要打疫苗嗎?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作一回答。
所謂“二對半”,乙肝血清標誌物檢查,含二個抗原,三個抗體,因HBc抗原一般實驗室難以檢測,只查抗體,稱為“二對半”。抗HBc陽性,即為最後一項標誌物。
單純檢出anti-HBc(anti-HBc陽性,但是HBsAg及anti-HBs陰性),判斷其意義還得結合當地的HBV流行情況,我國算中高HBV風險區,最常見原因是:既往感染過HBV,尤其在生命早期階段感染過急性乙肝,HBs抗原(表抗)消失,anti-HBs出現,但隨著時間推移,anti-HBs低度逐漸下降至不可測水平,而anti-HBc由於半衰期長,仍然存在於人體,對這些人群已經無HBV感染的感染,其發展成肝硬化或者HCC的風險等同於無HBV感染者。
還見於已經感染HBV達幾十年之久,在HBV自然史的最後階段,出現HBs抗原(表抗)消失,這些患者通常HBV DNA水平較低(20–200 IU/mL,在anti-HBs陰性患者中更為常見(與anti-HBs陽性患者相比))。這些患者其實仍是乙肝病人,只是出現HBs抗原陰轉,仍存在進展至肝細胞癌的風險,肝癌發病率與非活動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不可測)的發病率相似,這些患者多是出生於HBV、HIV、或者HCV感染高流行區的人群。
第三種情況,臨床未採用新型、更加特異的anti-HBc檢測試驗,anti-HBc可能出現假陽性檢測結果,尤其是低流行區、沒有HBV感染風險的人群。早期的anti-HBc酶聯免疫及放免檢測方法,特異性較低,更可能出現假陽性結果。
第四種情況,急性乙肝的視窗期,anti-HBc可能為HBV感染的唯一標誌物;這些人群應檢測anti-HBc IgM,HBV-DNA。
最後一種情況,也存在HBsAg突變導致HBsAg表達不出,檢測結果假陰性,需要檢查HBV DNA。
由於上述第二種,第五種情況存在現行HBV感染可能,也即有血液HBV傳播危險性,對於供血者,器官移植供體,應常規篩查anti-HBc,對於HIV感染,或者接受HCV治療,或者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如果已經存在anti-HBc,則可能出現HBV再啟用的風險,因此,應篩查anti-HBc。
所以,anti-HBc陽性的絕大多數人群,並不能檢出HBV DNA,尤其是年長者,需強調的是,對單純anti-HBc陽性,需要進一步檢測其他反映乙肝感染的標誌物檢查,如anti-HBc IgM,anti-HBe,HBV DNA(採用敏感檢測,COBAS)。檢出HBV DNA,意味著具有傳染性;但是,HBV DNA陰性結果並不能完全排除低水平HBV DNA。另外,可以進行重複anti-HBc檢驗,尤其是供血者,後續檢查anti-HBc陰性,則表明初始檢查結果為假陽性。Anti-HBc陽性報告的差異性較大,這依賴於anti-HBc檢測的敏感性及特異性,以及研究人群的HBV流行率,當anti-HBc陽性,但HBsAg陰性,則HBV再啟用的風險極低,單用或者聯用化療藥物,或者免疫抑制劑時,還是存在再活動風險。因此,在這種情況下,anti-HBc陽性的所有患者(伴或者不伴anti-HBs),均應考慮HBV再啟用的風險。
對anti-HBc陽性,Anti-HBs陰性的人群,應接種乙肝疫苗,接種乙肝疫苗並不會導致anti-HBc陽性。少數anti-HBc陽性患者對接種乙肝疫苗出現回憶反應,絕大多數對乙肝疫苗出現應答,與HBV血清學標誌物全陰性患者接種乙肝疫苗的應答率相似。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