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35歲以上的女性加入到備孕媽媽的行列中。眾所周知,35歲以後女性的機體處於下滑趨勢,不僅胎兒畸形的發生率增加,而且孕期的併發症也增加了,醫學上稱其為高齡孕婦。所以,如果作為高齡孕婦,要比年輕媽媽進行更加仔細的孕前準備和孕期檢查。作為一名骨科醫生,我們在門診就會經常碰見一些焦慮的女性,如同之前提到的那個病人,她們很關心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還能懷孕呢?需要做哪些準備?
1、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我們知道腰椎是人體負重、活動的樞紐,而椎間盤則相當於相鄰椎體間的關節部分,是盤狀的纖維軟骨組織,由髓核、纖維環和軟骨終板構成,具有彈性,可以吸收和分散脊柱負荷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加,椎間盤退變加重,最終導致了椎間盤彈性和抗負荷能力的下降。如果這時施加在椎間盤的壓力超過椎間盤所能承受的範圍,就會導致纖維環破裂,髓核自纖維環破口處向後突出,刺激和壓迫脊神經,產生以坐骨神經痛為主要表現的腰腿痛疾病。
2、懷孕以後,為啥會腰痛?
據統計,大約有60%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會出現腰痛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母體以及胎兒的需要,母體要有大量的營養儲備,同時還會有自身體液的瀦留以及寶寶自身的重量,大幅增加了媽媽們的體重,加劇母體的腰椎負荷;加之母親身體重心的前移,致生理性腰前凸和胸後凸增大,也會增加其後方支援組織和椎間盤負重;另一方面,受激素的影響 ,妊娠期婦女會有骨盆擴張,以及全身韌帶系統的鬆弛,致使椎體小關節不穩、移位,而後縱韌帶的鬆弛更加容易使椎間盤膨出、突出,導致腰痛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
3、那麼只要腰痛就是腰突嗎?
並不是妊娠期的腰腿疼痛都是跟腰突有關,妊娠期腰背痛的原因可能不是單一的。首先,隨著激素水平的增加,鬆弛素水平增高,導致全身韌帶鬆弛,強度減低,尤其是骶髂關節囊會變得疏鬆,比正常人薄,在輕度用力牽拉時導致骶髂關節輕度分離,嚴重時骶髂關節可能脫離關節面多達1 cm!這些關節韌帶的損傷以及肌腱止點的損傷,都會產生疼痛。而且骨盆前傾的明顯加重,牽拉腰部周圍的肌肉,也會使得腰部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腰痛。
其次,隨著子宮增大身體重心的前移,通常媽媽們會為了保持平衡,使腰部過度前凸。這樣長期的肌肉緊繃,也會引起肌肉的痠痛。而到了晚期妊娠,隨著妊娠子宮進一步增大,可以直接壓迫神經根,以及由於子宮對主動脈和腔靜脈的壓力,所以起的血流不暢,神經的區域性缺血,也可能導致腰背部疼痛,以及疼痛向腿部放射。
4、既然這樣腰突病人還能要寶寶嗎?
據調查,70%的婦女一生中會出現腰痛,其中只有20%左右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而在孕期或產褥期真正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腿痛就更加的少見,所以媽媽們大可放心。而且根據在我國重慶所做的一項關於懷孕伴發腰痛的研究資料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症很少真正是妊娠期腰痛的病因。
但是,如果懷孕之前就已經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女性病人應該怎麼辦呢?
我們建議要根據臨床症狀、體徵和影像學上腰椎間盤突出的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我們的備孕媽媽們要找骨科(脊柱外科)醫生進行專業的諮詢,有少部分腰突的女患者可能需要先進行手術治療,大多數則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我們建議在備孕期間就加強腰背肌的鍛鍊,它可以增加脊柱的穩定性,減少椎間盤的負荷,還能起到鬆解粘連的軟組織,促進腰部炎症吸收的作用,這裡我們推薦的是5點支撐法。注意這種鍛鍊應該是腰突的緩解期進行,並需要醫生的專業指導,在孕期有專業人員指導下也可以比較安全的進行。
5、懷孕期間的保守治療
一般情況,如果遇到了孕婦腰突發作,首先都會採取保守治療。主要以臥床休息和適當的功能鍛鍊為主,再配合熱敷以及合理的生活習慣,必要的時候可以予以藥物止痛(需慎重)。
臥床休息
在急性的腰突發作期,要保持儘量的臥床,建議選擇硬度合適的床墊,以保持脊柱良好的曲度。姿勢應使頭頸保持自然仰伸,身體則保持平臥,可以使膝髖略屈曲此體位可解除肌肉收縮力以及椎間各韌帶張力對椎間盤所造成的擠壓,使韌帶得到最大限度的放鬆與休息,疼痛症狀也會因此而明顯減輕或逐漸消失。對於難以仰臥孕婦,可採用側臥位,並保持雙膝和髖部彎曲,用枕頭來支撐子宮的重量,或將枕頭放在兩膝之間以減輕背部的承重。
生活方面
注意防寒保暖,因為受涼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重要誘因。可以適當在疼痛部位進行熱療以及按摩,促進區域性肌肉血液迴圈 ,緩解肌緊張。
藥物止痛
對於疼痛難以緩解的孕婦,可以服用一些藥物。但是,要注意的是,妊娠期間非甾體類抗炎藥、是禁用的 ,只有對乙醯氨基酚等少數鎮痛藥是相對安全的,所以在服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諮詢醫生。這裡建議在疼痛尚可耐受的前提下還是儘可能避免服用止痛藥,而當腰痛症狀出現惡化時,還是應該儘快去醫院就診。
如何保護腰椎
在保證適量運動的情況下,儘可能減少體力勞動,尤其在提物體時,應儘量避免兩膝伸直彎腰位搬抬重物,而應儘量採取蹲下、屈膝並保持背部挺直的姿勢,減輕腰部負擔;長期的臥位、坐位、立位都會引起疼痛,應交替儘量減少長時間保持同樣的姿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