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小陳酷愛運動,最近一個月,他原本好端端的雙腳卻出現了狀況,在401醫院檢查出雙踝骨折。原來,小陳天生扁平足,長期失去足弓的緩衝,對腳踝的損害極大。4月27日,醫生採取微創手段,用一顆小小的“螺絲釘”,讓患者有了緩衝力。據悉,這在青島地區尚屬首次。專家提醒,孩子在8歲前,就應該溼腳踩地,以此鑑別是不是扁平足。
小夥好端端倆腳踝骨折
5月5日,在401醫院的骨科病房裡,術後一週的小陳正安心靜養,他的腳略微腫著,還沒拆線。預計再過3天,他就可以拆線出院了。據介紹,小陳今年18歲,平時酷愛運動。而且他很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傷,所以幾乎很少磕到碰到。可是一個月前,小陳的右踝關節開始毫無徵兆地疼痛。沒過多久,不僅右踝不適感加重,左踝也開始跟著添亂,症狀跟右踝類似。
4月20日下午,忍無可忍的小陳來到401醫院。查體顯示,小陳右側足弓塌陷,右側跟骨外翻,左右腳踝有不同程度的骨折表現。醫生告訴他是一名典型的扁平足患者,手術刻不容緩!
“好端端咋就骨折了呢?還這麼嚴重!當時我簡直無法接受。”小陳苦惱地說,從小他就發現自己的腳掌跟其他人的不太一樣,人家都是腳心有個坑,走路很輕鬆。而他卻不同,走路總是全部腳掌著地,時間長了會很累。但他並不認為這是病,總以為自己太胖,腳也跟著胖,等瘦下來就好了。一直長到18歲,自己的腳還是這樣,但之前一直無大礙,可誰知因此骨折了。
一顆“螺絲釘”治好了
據介紹,在我國,很多人都存在著扁平足現象,特別是12歲~30歲的人群。青春期是扁平足的高發期,此時青少年的身高、體重都在快速增長,但是肌肉尤其是足部小肌肉的發育常常要滯後1~2年,因此足弓負荷力的增加和身體的增長往往有一段不相適應的階段。這時如果負荷過重或站立時間過長,體重和維持足弓的肌肉力量間就會失去平衡,會導致足弓塌陷。扁平足除了與遺傳、長時間站立、跑跳有關外,還與穿的鞋子有關,尤其是運動鞋。
“考慮到患者的情況比較嚴重,必須儘快手術。”401醫院骨二科副主任醫師尹海磊告訴記者,4月27日,他和醫生黃睿聯合為患者實施了微創手術,只在患者的右腳上開了一條2cm左右的口子,然後在腳裡面放上一個2cm左右的距下關節制動器即可,這個制動器是鈦合金的,可以終生不取。據悉,401醫院的這次微創平足矯正術,在青島地區尚屬首次。
“在以往,類似的患者需要截骨。”專家透露,截骨手術通俗講就是,將腳骨打斷、弄彎,成一個弧形後再縫合、恢復。手術時間長,風險大,患者自己也遭罪。而小“螺絲釘”卻避開了傳統手術的缺陷,切口小,風險低。
8歲前溼腳踩地自查扁平足
尹海磊告訴記者,扁平足分輕重中三種類型,輕度的可用足墊矯正,中度的可使用微創治療,等發展到僵硬性扁平足就要截骨了。而且僵硬性扁平足危害極大,患者不僅不能正常行走,還對雙指令碼身造成不可逆的損壞。
專家說,人的足弓在8歲左右就形成了。家長可以在孩子8歲前,採取弄溼雙腳,踩在乾地上,看腳印的方法來判斷孩子是否是扁平足。正常人的腳印腳心處都空缺一塊,如果腳印是整個腳掌,則說明孩子是扁平足。早發現早治療。因為沒有足弓的話,短時間內損壞雙腳,後來損壞雙腿,甚至是腰部。8到14歲是微創手術的黃金時間。
“造成孩子扁平足的原因除了先天性因素外,還有一些後天因素,譬如長期穿著後跟柔軟及缺乏足弓承託的鞋會使扁平足等足部問題惡化,因此,父母們在為孩子挑選鞋子時要特別注意選擇有堅硬後跟杯及有足弓承託的鞋及鞋墊。”專家表示,如能在十四五歲前,以簡單的運動方法矯正錯誤習慣及穿合適的鞋子均能有效改善有關情況。四至十歲是控制及改善扁平足的最好時期,因這時期的小朋友骨骼尚未發育成熟。若屬於遺傳性的扁平足,即使改善可能性較低,仍要及早避免因扁平足帶來的不良影響。
改善及預防扁平足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多做足部運動。小朋友缺乏運動是造成扁平足的另一主因,針對性的足部運動,能強化肌肉以及肋膜的發育,同時鍛鍊足弓承託力,減低足弓下陷的機會。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