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頸動脈硬化和斑塊形成的患者越來越多。此外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每年常規體檢,頸部血管超聲檢查也開始慢慢被加入到常規的體檢專案(目前仍有很多地方或者單位沒有把頸部血管超聲定為常規體檢專案),正是由於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頸部血管超聲在體檢專案中的普及,頸動脈硬化和斑塊形成的發現率也越來越高。很多首次發現頸動脈硬化和斑塊的患者都覺得很納悶,自己平時身體挺好的,也沒有頭暈等不舒服,頸部血管怎麼就硬化和長斑塊了。其實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日飲食攝入的鹽分、脂肪、糖分越來越多,再加上體力活動減少,年齡增長後代謝減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年齡也在逐漸年輕化。
1、那查出頸動脈硬化和斑塊形成嚴重嗎?
頸動脈硬化和斑塊形成患者並不一定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只有當斑塊增大到一定程度引起血管狹窄,進而導致腦供血不足後才會出現頭暈、頭昏等不舒服。而當斑塊進一步增大引起血管明顯狹窄時,患者的症狀就不僅僅是頭暈等不舒服了,此時會因為腦缺血嚴重而導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例如突然出現說話不清楚,嘴歪,一側手腳麻木、無力等,以上症狀持續幾秒鐘到幾小時不等,此時患者症狀還能完全恢復,因此我們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但如果此時不能及時治療改善腦缺血,會進一步發展為不可逆的急性腦梗死。
因此,當頸動脈硬化和斑塊形成早期(此時斑塊較小)還沒有引起血管明顯狹窄的時候,病情是不嚴重的,也不必太擔心,一般不會發生腦梗死等嚴重的腦血管病。但病情不嚴重並不意味著不用去重視它,因為此時如果不重視,不積極治療,頸動脈斑塊會越長越大,等到斑塊很大了再去治療就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2、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我們先來說說預防,從頸動脈硬化和斑塊形成這個疾病的名稱可以看出,在這個疾病發生的過程中一般是先出現頸動脈硬化,繼而慢慢出現斑塊的生長。所以,歸根到底我們對這個疾病的預防就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首先來看看引起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常見的危險因素:年齡(隨著年齡增大,發病率增加)、性別(男性高於女性)、遺傳因素(父親、母親有冠心病、腦梗等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均增加子女患病風險)、高鹽高脂高糖飲食、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和鍛鍊等。瞭解了以上危險因素,那麼對於頸動脈硬化和斑塊形成的預防重點就是對以上危險因素的干預。當然,以上有些危險因素是干預不了的,比如年齡、性別,我們是無法干預的;再比如遺傳因素,我們也干預不了。而其他一些危險因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干預的,平時注意低鹽低脂飲食,控制糖分的攝入,積極控制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戒菸,限制酒的飲用,平時多運動等。危險因素控制好,頸動脈硬化和斑塊形成的發生機率就會明顯下降。當然,隨時人們年齡的不斷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在老年人是不可避免的,但斑塊大小通過控制危險因素是可控的。
對於已經發生頸動脈硬化和斑塊的患者,同樣要重視控制以上危險因素,同時要積極治療。對於僅有頸動脈硬化,還沒有斑塊形成的患者,改善生活習慣,控制以上危險因素即可,此時不必針對頸動脈硬化進行藥物治療,切記合併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要積極控制好原發病。而對於已存在斑塊形成的患者,要積極進行治療,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者支架置入術)。一般斑塊較小,血管無嚴重狹窄患者選擇藥物治療,治療藥物包括他汀類藥物,比如:阿託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匹伐他汀鈣片或者普伐他汀鈣片等,同時需考慮患者斑塊實際大小和有無合併其他疾病,比如腔隙性腦梗死、冠心病等,決定是否需要聯合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比如: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對於斑塊較大,血管狹窄程度已大於等於70%的患者,建議積極進行手術治療,因為此時由於血管狹窄程度較嚴重,發生血管突然閉塞的風險較高,一旦發生閉塞,後果一般很嚴重(大面積腦梗死)。
重要的一點,切記不可自行服藥治療和隨便減藥停藥,每個患者具體病情不同,具體治療方案需由主管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和有無合併其他疾病決定。
3、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注意事項?
對於日常注意事項,前面提到的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險因素非常重要,要引起重視。此外要注意平時儘量不要進行頸部按摩等治療,有可能會導致頸動脈斑塊脫落或者頸動脈夾層,一旦發生非常危險。同時頸動脈硬化和斑塊形成患者要注意每年定期體檢動態觀察頸動脈硬化和斑塊變化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病情有變化及時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