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現手抖,或感到肢體僵硬,活動不靈活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是帕金森病症狀,也不知道看哪個科室,有的掛骨科,有的讓中醫看,有的在當地社群看病,做抽血,肌電圖,心電圖,腦CT等一系列檢查,發現問題治療,沒有問題不治療,但並不能真正解決症狀。
後來幾經週轉,才找到了神經科,才知道患的是帕金森病,是因為大腦神經出了問題,不是頸椎的事情,從而開始正確治療。那麼帕金森病是大腦哪裡出了問題呢?
我們知道大腦是人體的最高指揮官,人的運動、感覺、情緒等都是由大腦控制的,且是交叉控制的,即即左半側大腦支配右半側身體。每一個微小的動作都是由大腦許多部位的參與,包括採集資訊、識別處理、反饋指令和完成動作。
這些資訊收集後彙集到大腦一個叫紋狀體的區域裡,紋狀體再與腦的其他部位(包括中腦的黑質)共同作用,發出平衡和協調身體運動的指令,身體才能自如運動或靜止。
帕金森病就是因為中腦黑質和紋狀體病變引起,黑質是製造並儲存神經遞質——多巴胺的場所,多巴胺為紋狀體的抑制性神經遞質,而另一種神經遞質乙醯膽鹼則是紋狀體的興奮性神經遞質。
當腦中的黑質細胞大量壞變而消失,多巴胺的製造減少,腦內多巴胺水平降低,而乙醯膽鹼的水平仍保持原有的“正常”水平,此時多巴胺系統與乙醯膽鹼系統之間原有的平衡被破壞,多巴胺釋放過多或過少都會打破多巴胺與其他神經遞質的平衡,影響運動的連續和流暢。
一旦腦中多巴胺水平低於正常的20%時,乙醯膽鹼的作用相對亢進,肢體抖動、僵硬、遲緩等帕金森病症狀隨之出現。但,目前的腦CT、腦核磁共振等檢查,可查出腦腫瘤、腦梗塞、腦萎縮等病變,無法查出黑質部位的病變,這些檢查可作為原發性帕金森病與繼發性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疊加綜合徵的鑑別依據。
最後,希望人們能夠認識帕金森病,識別它的症狀,如肢體顫抖,靜止性時的抖動,肌肉僵硬,活動不靈活,動作緩慢,猿猴姿勢,面具臉,寫字越來越小,走路拖步,手臂不甩,剎不住腳,小碎步,起步困難等,發現這些症狀,及時掛神經內科或功能神經外科就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