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劉躍梅

  現在有不少的家長,當孩子生後黃疸加重時不願意接受治療,這給我們醫生的治療帶來了一些困難,因為若是黃疸持續不退,可引起對大腦的損害,新生兒膽紅素腦病就是一種對大腦有嚴重影響的疾病,若是不能儘早的治療,有可能會發生腦癱。早在1904年,Schmofl對1例因重症黃疸而死亡的新生兒進行屍解就發現其腦基底核被黃染,並首次命名為核黃疸(kernicterus)。此種黃染物質經分析確定為未結合膽紅素。它能導致神經細胞的中毒性病變,故又稱”膽紅素腦病”。
  【發病機制】 

       膽紅素腦病患兒的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均有膽紅素浸潤,但不同部位病變輕重不一。最明顯處是腦基底核,呈鮮亮黃色或深黃色;其它部位如海馬溝、視丘、梘丘下核、蒼白球、殼核、頂核、尾狀核、腦室核、小腦小葉和脊髓前角等均呈淡黃色;小腦、延腦、大腦半球的白質和灰質也可受影響,但更輕淡些。
  病變部位的選擇性可能與神經細胞的酶系統成熟度有關。未結合膽紅素(unconjmiugated bilirubin,UCB)對腦細胞有毒性作用。以對生理上最活躍神經細胞影響最大。因此種細胞的能量代謝較大。基底核神經細胞在新生兒期在生理及生化代謝方面最活躍。耗氧量及能量需要均最大,故基底核最易受損。遊離膽紅素抑制腦組織對氧的利用,影響細胞的氧化作用。膽紅素進入腦細胞後可能使腦細胞的線粒體氧化的偶聯作用脫節(解偶聯作用),因此腦細胞的能量產生受到抑制,使腦細胞損害。鏡下病理變化以神經元細胞線粒體的腫脹及蒼白最明顯。

  一、新生兒臨床狀態與血清膽紅素水平  未結合膽紅素對神經細胞有毒性作用,它通過血腦屏障作用於腦細胞能引起腦損傷及中毒性腦病。俞惠民等在一組新生兒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患兒隨訪觀察研究中發現,除重度高膽紅素血外,輕、中度高膽紅素血癥也可對新生兒產生永續性神經毒性作用,導致神經系統發育異常。近年來,Levine等發現,單純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對健康新生兒並不會引發核黃疸,除非該新生兒處於窒息狀態,尤其當處於某些病理狀態下,如未成熟兒或低出生體重兒、母嬰血型(Rh、AB0)不合等溶血病、敗血症、低血糖症或高滲血癥、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等病理狀態下,血腦屏障開放,血漿膽紅素,包括遊離膽紅素的白蛋白聯結膽紅素複合物大量進入腦組織,與腦細胞膜上的極性基團(神經節苷脂、神經鞘磷脂)結合,最終在腦細胞膜上聚集、沉積,處於飽和狀態,引起典型的核黃疸。
  臨床上,以總膽紅素水平及未結合膽紅素水平作為膽紅素腦病的危險因素來指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防治,但其敏感性並不可靠,大多數學者認為母嬰血型、Coombs"試驗等同種免疫溶血指徵應作為臍血常規檢測專案;免疫溶血指徵陽性的新生兒是膽紅素腦病的高危物件,應密切觀察及早期干預,當血清膽紅素達222、3μmol/L(13mg/dl)時就應進行光療,當血清膽紅素達307、8μmol/L(18mg/dl)時應考慮交換輸血,然而,對於無免疫溶血指徵的足月新生兒,若無足底黃染或黃疸逐漸加深,就沒有必要作膽紅素嚴密核測及早期干預;一旦出現足底黃染,血清膽紅素高於256、5μmol/L(15mg/dl)時,則可適當停止母乳餵養;在血清膽紅素高於307、8μmol/L(18mg/dl)時,可考慮光療;在血清膽紅素427、5umo】  /L(25mg/dl)時,才有必要考慮交換輸血,國外一些學者臨床研究認為,在同一膽紅素水平,早產兒與足月兒發生膽紅素腦病危險性差異甚大。因而對於兩者應有不同干預標準;對於高危早產兒血清總膽紅素大於256、5μmol/L(15mg/dl)即應作光療;血清總膽紅素大於307、8μmol/L(18mg/dl)即應考慮交換輸血。

  二、膽紅素聯結狀態與遊離膽紅素水平  血清膽紅素包括:
  1、未結合膽紅素:未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膽紅素;
  2、結合膽紅素:含單葡萄糖醛酸結合膽紅素、雙葡萄糖醛酸結合膽紅素。
  未結合膽紅素在血漿中主要以與白蛋白聯結膽紅素形式(AB2-)存在,僅有很少部分以遊離膽紅素形式存在。遊離膽紅素包括二價陰離子(B2-)、單價陰離子(BH+)及膽紅素酸(BH2)。在體內AB2-、BH+、BH2之間維持著動態平衡,這種動態平衡的移動方向與自蛋白水平、未結合膽紅素水平、白蛋白膽紅素聯結力及H+水平相關。當白蛋白與膽紅素聯結力降低(如低出生體重兒、低氧血癥、低血容量、高滲血癥、高熱、高碳酸血癥等病理狀態下)時,或當白蛋白膽紅素聯結量減少(如遊離脂肪酸、水楊酸、磺胺類、頭孢類及呋塞米等競爭性聯結物在體內增多)時,均可影響白蛋白膽紅素聯結力,導致體內遊離膽紅素水平增高。國外有學者認為遊離糖紅煮>20、0μmol/L(1、17mg/dl)是發生膽紅素腦病的危險臨界值。還有學者在進行體外細胞培養時發現白蛋白可以保護腦細胞免受膽紅素的毒性作用。
  遊離膽紅素能與腦細胞聯結,聚集並通過生物膜,引起細胞損傷,因而理論上游離膽紅素水平是膽紅素毒性最直接而且最敏感指標。然而,檢測未與自蛋白聯結的膽紅素,即血漿蝣離膽紅素幾乎是不可能的。儘管,過氧化酶氧化法理論上可用來檢測遊離膽紅素,但其檢測結果準確性和臨床應用可靠性,仍有待進一步驗證。而血漿白蛋白與膽紅素聯結能降低膽紅素對神經細胞的毒性,因而膽紅素/白蛋白(B/A)的比值已成為評估膽紅素毒性的危險因素。由於每一個白蛋白分子有一個高親和力,和兩個低親和力膽紅素聯結位點;當B/A<1,膽紅素白蛋白聯結牢固;B/A>1,部分膽紅素與白蛋白聯結疏鬆;B/A>3。部分膽紅素遊離成遊離膽紅素。B/A=1相當於8、5mg膽紅素/lg白蛋白。在體內。由於內源性競爭性結合物的存在,實際足月新生兒每mol白蛋白僅能結合0、5~1、0mol膽紅素,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則更低。因而在足月新生兒B/A<0、5,膽紅素易與自蛋白聯結,不易與神經細胞聯結;當B/A>1,遊離膽紅素量增加,易與神經細胞聯結。
  國外有些學者經大量研究認為:膽紅素在細胞沉積是以BH2形式。BH2沉積多少可以用膽紅素毒性指數(IBT)來表示。根據AB2-+2H+=A+BH2這一動態平衡常數K=10-15、5推算IBT=log【AB2-】/【A】-2pH+15、5;其中【AB2-】近似於非聯結膽紅素濃度,【A】儲備白蛋白為有空餘高親和力膽紅素聯結位點白蛋白,可用MADDS法測定其量,IBT取決於pH依賴膽紅素溶解度與遊離膽紅素濃度之間關係,在酸性條件下B2→BH+→BH2;BH2內部氫鍵,外部疏水基團。溶解度低;在鹼性條件下,BH2→BH+→B2-,B2-外部親水基團,溶解度高。若溶解度大於遊離膽紅素濃度(IBT為負值),BH2不易沉積於細胞膜,若溶解度低於遊離膽紅素濃度(IBT為正值),BH2易於沉積於細胞膜。
  三、血腦屏障功能狀態與腦內膽紅素水平  中樞神經系統存在有三種屏障:
  1、血-腦脊液屏障,存在於血管內皮細胞、基底膜和脈絡叢的上皮;
  2、腦脊液-腦屏障,存在於室管膜和腦表面的軟膜和其他膠質膜;
  3、血-腦屏障,存在於腦內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基底膜和膠質膜。
  習慣上將以上三種屏障通稱為血腦屏障。腦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之間連結緊密,它比體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連結緊密得多,幾乎封閉了細胞間隙,限制了溶質分子的擴散,使細胞兩側建立起濃度梯度。當毛細血管壓突然升高,或高滲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皺縮時,內皮細胞縫隙增寬,通透性增加。另一方面,腦毛細血管和小靜脈的起始段存在有基膜層,約70~100nm,緊密包裹在這些小血管上,並附著在血管周圍的神經膠質的終末部分,使毛細血管外周不留間隙,而起到屏障作用,血腦屏障的生理意義在於保持中樞神經系統有個恆定的環境,血液與腦之間的物質交換取決於血腦屏障的功能狀態。
  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取決於腦內膽紅素水平,腦內膽紅素含量不僅與血漿膽紅素濃度相關,更取決於血腦屏障功能狀態。在血腦屏障功能健全時,血漿中游離膽紅素可以經B2--→BH+--→BH2--→BH+--→B2-形式轉換通過血腦屏障,區域性腦血流增多時可促進遊離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當血漿中游離膽紅素增多(如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白蛋白膽紅素聯結力降低等)時,腦內膽紅素增加。在未成熟兒、新生兒缺氧、脫水、高熱、高滲血癥、高碳酸血癥和敗血症等病理狀態下,血腦屏障開放,此時不僅遊離膽紅素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白蛋白聯結膽紅素複合物也可通過血腦屏障。腦內膽紅素含量急劇上升,易引起膽紅素腦病的發生。腦脊液膽紅素水平能較好地反映血腦屏障功能狀態與腦內膽紅素水平。正常足月新生兒,腦脊液膽紅素平均為(4、10±1、71)μmol/L【(0、24±0、10)mg/dl】;在未成熟兒、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缺氧、酸中毒和敗血症等病理狀態下、腦脊液膽紅素平均為(10、43±3、59)μmol/【(0、61±0、21)mg/dl】;兩者有顯著性差異。腦脊液膽紅素明顯增加常見於血漿膽紅素水平>342μmol/L(20mg/dl)的高危新生兒,血漿遊離膽紅素也明顯增多【(44、70±0、18)μmol/L,過氧化酶法】,而且大多數伴有膽紅素腦病症狀。
  四、腦細胞功能狀態和能量代謝水平  膽紅素對神經細胞有毒性作用,國外有學者在離體宴驗中發現膽紅素能抑制神經細胞膜生物功能,降低細胞核心酸與核蛋白合成,並影響線粒體氧化活力及能量代謝。也有學者研究發現膽紅素使神經末梢突觸膜去極化反應減弱,對多巴胺合成與釋放和對酷氫酸攝取減少:細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蛋白輔酶A和c活性受抑制,細胞核酸與蛋白質合成受阻。這些毒性作用與神經細胞暴露於一定濃度膽紅素下的時間相關。暴露時間短,這些抑制作用能被等量mol白蛋白糾正,但暴露時間持續較長,則其抑制作用就難以逆轉。國外有的學者在體內檢測中揭示了膽紅素能抑制腦細胞能量代謝水平,並降低機體腦內電活動(包括腦電幅度低平,傳導時間延長),降低腦內磷酸肌酸及,ATP含量、腺苷酸能量負荷,而且腦細胞能量代謝及腦電話動變化,程度與睛內膽紅素濃度一致。
  膽紅素能阻滯腦細胞膜電位傳導,影響腦細胞功能狀態,降低腦細胞能量代謝水平,因而。檢測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腦電變化,腦神經核相關感覺與行為變化,腦能量代謝水平,可以直接反映膽紅素對腦的損傷程度。
  腦幹聽覺通道對膽紅素毒性作用特別敏感。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與中樞感覺傳導障礙耳聾之間高度相關。動物實驗與新生兒臨床研究表明:高膽紅素血癥能顯著影響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致中樞傳導時間延長(1~V渡峰間期延長);若及時給予干預,降低血漿膽紅素與遊離膽紅素水平,可以逆轉異常BAEP。檢測BAEP是一簡單易行,準確可靠評估膽紅素神經毒性的好方法。
  腦幹聽覺通道(第VIII腦神經)與腦幹哭聲控制神經元複合體(第IX、VII腦神經)在解剖位置上接近。膽紅素能引起哭聲特徵性改變。早期文獻描述膽紅素腦病哭聲為高尖哭聲(higH+pitched cry)。以後有學者用聲譜分析法(spectiographic method)測定100例出生後1天健康新生兒疼痛誘發哭聲引數,並以此作為對照研究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哭聲特徵,結果哭聲最高音(maximam pitch)上升,分叉音(furcation)與雙向音(biphonation)增多,而且分叉音出現與神經行為異常高度相關。用計算機分析哭聲聲譜:哭聲音成分(percint phonation)反映聲門下氣道內壓力與神經控制水平;哭聲基礎頻率反映聲門緊張度;哭聲高調共振頻率(F1、F2)反映聲門上氣道內神經控制水平。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哭聲音成分、基礎頻率、高調共振頻率Fl與BAEP中傳導時間,血清膽紅素三者呈正相關,因而分析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哭聲變化,可用於評估膽紅素神經毒性。
  膽紅素的毒性亦可造成腦幹視覺誘發電位的改變,使波的潛伏期延長,波幅降低。前者與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病死率有顯著相關性,後者與病死率相關不明顯。國內有學者對一組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進行腦幹視覺誘發電位測定,按日齡與黃疸程度進行分組與對照組作比較分析,發現腦幹視覺誘發電位的變化和血膽紅素濃度相關,當血清總膽紅素濃度大於256μmol/L(15mg/dl)時,視覺誘發電位P1波潛伏期延長,而且此種變化尚受胎兒成熟度、日齡、有無窒息等因素影響。
  近年來,31P核素磁共振波譜(31P-NMRspectroscope)已應用於檢測機體組織pH值與能量代謝水平,與膽紅素腦病動物模型中31P-NMR波譜:Pcr峰與Pr峰分別表示磷酸肌酸與無機磷含量,Pcr/Pr能敏感的反映血腦屏障開放前後腦能量代謝變化。由於膽紅素神經元毒性涉及pH依賴膽紅素/生物膜複合物形成與腦細胞能量代謝水平降低。因而用31P-NMR渡譜評估膽紅素毒性相關腦內區域內能量變化,研究各種相關因素(包括pH值)與干預措施對腦能量代謝有可逆性影響,值得進一步探討。
  膽紅素在腦內不周部位的沉積有差異,腦幹處的膽紅素沉積量最多含量最高;大腦皮層浦肯耶細胞層次之;基底核再其次,如海馬的錐體細胞顆粒層。膽紅素在腦內不同部位的沉積受多種因素影響:
  1、由膽紅素分子結構特徵所決定,膽紅素是一極性化合物,易與神經細胞膜極性基團結合沉積;
  2、膽紅素在腦內區域性的沉積與該區域性的腦血流量及血流速度相平行,成正相關。
  五、膽紅素的神經毒性機制  膽紅素損傷腦細胞的確切機制尚未肯定,早在50年代,國外一些學者就發現膽紅素濃度達300μmol/L時,幾乎完全抑制小鼠肝細胞線粒體磷酸化作用,部分抑制生物氧化作用。同樣的抑制作用在腦細胞中亦可見到。另有學者將神經母細胞瘤細胞N115置於不同濃度膽紅素中培養,發現60%膽紅素侷限在N115細胞的線粒體上,線粒體是膽紅素毒性作用的最早部位。有學者將小鼠血腦屏障經高滲處理開放後給予膽紅素,30min後發現腦組織中二磷酸核苷酸、三磷酸核苷酸、磷酸肌苷、輔酶I+(NAD’)、6-磷酸葡萄糖(G-6-P)和纖維蛋白原降解物(FDP)等下降,3-磷酸甘油酸升高,強調膽紅素主要毒性作用是解離線粒體氧化磷酸化作用,引起顯著冉勻急效能量代謝紊亂,能量負荷下降,葡萄糖、糖原下降,乳酸升高,乳酸/丙酮酸比值升高,表明糖的有氧氧化受抑制,無氧酵解增強。
  目前認為,膽紅素對神經細胞的毒性有下列幾種:
  1、膽紅素與神經細胞膜作用時,氫離子(H+)使膽紅素離子由二價陰離子變成單價陰離子,單價明離子作為質子穿梭(proton shuttle)作用,嚴格調控氧化磷酸化的氫離子濃度;
  2、生理pH值情況下膽紅素單價陰離子(B-)佔優勢,B2--→B--→BH+,BH+與膜磷脂聯結成複合物,擾亂膜結構,隨後影響線粒體的功能;
  3、膽紅素能競爭性的抑制線粒體的蘋果酸脫氫酶。
  最近對膽紅素的研究焦點是膽紅素對神經元突觸膜傳遞功能的影響。膽紅素與突觸膜的作用分三個步驟,首先單位膽紅素離子與神經節苷脂、神經鞘磷脂陽離子基團形成靜電覆合物,這個過程極短促(<15s),低pH對其有促進作用;其次,膽紅素包埋人突觸膜有疏水核心;最後,當膜被膽紅素飽和後,引起膜誘導的膽紅素沉積。
  膽紅素抑制並改變Na+-K+ATP酶的活性,K+內流受阻從而改變神經細胞內外離子濃度,細胞膜電位下降,神經傳導興奮性降低。膽紅素抑制I型突觸遞質的磷酸化作用,減少酪氨酸吸收及多巴胺合成,動物實驗中,高濃度的膽紅素直接抑制突觸去極化。
  膽紅素對神經細胞的毒性作用發生過程:膽紅素首先聚集於神經末端,降低膜電位和神經傳導,這時膽紅素作用時間若不超過2h,血清或腦脊液中的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旅度束見升高,神經元的損傷是可逆的。膽紅素繼續聚集,並於神經節苷脂、神經鞘磷脂等細胞膜成分聯結,神經元受到較嚴重損傷,物質轉運,神經遞質合成和線粒體功能均受損,此時若給予一定量的白蛋白可以避免並逆轉。如果病情繼續進展,神經元細胞體逆行吸收膽紅素,膽紅素沉積於受損部位,組織學上可見神經細胞腫脹:固縮、崩解及被吞噬,神經膠質增生。臨床出現急性症狀並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症。
  【臨床表現】

      膽紅素腦病患兒黃疸多較嚴重,全身面板粘膜呈重度黃染,血清膽紅素常在307、8~342μmol/L以上,小部分患兒可無明顯黃疸,但屍檢可證實為核黃疸,此多見於末成熟兒,特別是合併呼吸功能衰竭者。
  膽紅素腦病多見於出生後4~10d,最早可於出生後1~2d內出現神經症狀,很少發生於12d以後,若為溶血性黃疸則出現更早,多發生於出生後3~5d。未成熟兒或其他原因所致者大多見於出生後6~10d。先天性葡萄糖醛醯轉移酶缺乏症所致的核黃疸多發生於出生後2~5周。發生膽紅素腦病的血清膽紅素閾值是307、8~342μmol/L,在此濃度以上極易發生膽紅素腦病,但當早產、窒息、呼吸困難或缺氧,嚴重感染,低白蛋白血癥,低血糖、低體溫,酸中毒或體重低於1、5kg時,血清膽紅素低於臨界值,甚至低至68、4μmol/L亦可發生膽紅素腦病。一般可於重度黃疸發生嶽12~48h出現症狀,出生後1~2d即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輕症者可見精神萎靡,吸乳無力,嘔吐及嗜睡等,有時肌張力低下,此時如經及時治療,可以完全恢復;如黃疸持續加重,則神經症狀也可加重(錐體外系受累),可見哭聲高尖,陣發性眼球運動障礙(如兩跟凝視或上翻),四肢張力增強,兩手握拳,雙臂伸直與外展,或角弓反張,甚至發生呼吸衰竭而死亡:此時即使治療存活,往往留有中樞神經後遺症(如智力落後、手足徐動、眼球運動受限、聽力減退)。
  Van Praagh將進行性出現的神經症狀分為4期,即警告期、痙攣期、恢復期和後遺症期,第1~3期出現在新生兒期,第4期則在新生兒期以後出現(表9-7)。
  1期(警告期)持續約12~24h,血清未結合膽紅寨256、5~427、5μmol/L,屬於早期,表現為骨骼肌張力減退,嗜睡,吸吮反射減弱或拒乳,精神萎靡,嘔吐,可伴有發熱和黃疸突然加重。個別暴發性膽紅素腦病,可在本期發生呼吸衰竭和全身肌肉鬆弛而死亡,但一般病例,若及時治療可完全恢復。
  2期(痙攣期)持續時間一般為12~24h,最長不超過48h,預後差,約3/4患兒死於呼吸衰竭,血未結合膽紅素超過427、5μmol/L。主要臨床特點是痙攣、角弓反張和發熱,一般以痙攣的出現作為進入第Ⅱ期的特徵,症狀較輕者表現為雙跟直視、凝視或上翻,為時很短,較重者雙手握拳,雙臂伸直、外展強直;嚴重者頭向後仰,角弓反張,陣發性抽搐或持續強直性痙攣狀態,常伴有眼球旋轉或向下視,明顯面肌和肢體抽動,尖聲哭叫,呼吸不規則。呼吸困難;其發熱往往出現於痙攣之前,體溫一般在38~40℃。還可出現硬腫、鼻腔流出血性泡沫,併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或中樞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3期(恢復期)持續時間約2周,大都始於出生後第一週末,如能度過前兩期,則抽搐漸漸減輕而後完全消失。隨即趿吮力和對外界反應漸漸恢復,繼而呼吸好轉。1~2周後急性期症狀可全部消失。
  4期(後遺症期)此期約於病後1個月或更晚出現,一般持續終身,對各種治療均無效。血清未結合膽紅素超過427、5μmol/L,主要表現為相對永續性或持續終身錐體外系神經異常,是膽紅素腦病後遺症的特徵,即膽紅素腦病四聯症:
  1、手足徐動:100%患兒表現此症狀,其特點是手足不自主、無目的和不協調的動作,或輕或重,時隱時現;
  2、眼球運動障礙:佔0%,表現為眼球轉動困難,特別是上轉困難。常呈“娃娃眼”或“落日眼”。
  3、聽覺障礙:約佔50%,表現為耳聾,昕力失常,對高頻音調失聽。
  4、牙釉質發育不全:約佔75%,有綠色牙或棕褐色牙,門齒有彎月形缺陷,均為釉質發育不全,多見於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患兒。除四聯症外,還有流涎、抽搐、抬頭乏力、智力低下等。
  包括:抽搐或陣攣,抬頭乏力及流涎。
  凡高UCB血癥患兒未作任何處理而發展成核黃疸的典型病例,其進行性神經症狀可分為4期,如上述。目前臨床工作者對核黃疸發生與發展已有所警惕,均能對息兒進行密切監察,及時採取防治措施,故典型病側已少見。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發生核黃疸時常缺乏典型的痙攣症狀。臨床上對有合併症(如窒息、低血糖、低血鈣等)的及時治療,均可使神經症狀與分期時限參差不明,因此臨床症狀輕重不一,非典型病例日趨多見。凡未予治療或病情發展及症狀出現緩慢的患兒,日後仍可出現後遺症,但某些後遺症狀經2~3個月以後似可逐漸恢復,其預後尚難肯定。經長期觀察發現,第一年角弓反張、肌張力增加及不規則抽搐或驚厥等漸趨向恢復;第二年角弓反張可繼續減輕,部分患兒仍有不規則、不自主的抽搐,肌張力增高或減低(軟癱);第三年上述所有神經症狀雖仍存在,包括肢體不自主舞蹈樣手足徐動、語言發音困難、高頻率失聽性聽覺障礙,眼球上轉困難或斜視,肌張力減低和共濟失調等均可逐漸好轉。部分患兒僅有輕度或中度的神經肌肉功能不協調、耳聾或輕微腦功能障礙,可單獨或同時存在,直到患兒上學時才消失,智慧發育和運動障礙可能平行出現。
  【診斷】

        主要是監測血清總膽紅素濃度,一旦發現膽紅素濃度超過256、5μmol/L(15mg/dl)就該密切注意神經系統症狀的出現。
  【預防和治療】

        肪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是預防高膽紅素腦病的要點。藥物療法、光照療法和換血療法均能降低血清膽紅素。輸注白蛋白或血漿可減少遊離膽紅素,及時治療窒息、低血糖、酸中毒和感染可減少未結合膽紅素髮展成膽紅素腦病的危險性。宮內診斷和治療新生兒溶血病是防止核黃疸發生方法之一。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必須及早進行處理,以防止其發展成核黃疸。
  一、產前預防  做好產前檢查和宣教工作,儘量預防早產和難產。預防孕婦感染、治療孕婦疾病、對疑有溶血病史者,可監測孕婦血清抗體滴定度、置換血漿、服用苯巴比妥、做好換血應有準備。臨產前不可濫用維生素K及磺胺類等藥物。
  二)、產後預防
  1、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不宜使用維生素K3、磺胺類、苯甲酸鈉咖啡因及水楊酸等藥物。預防新生兒感染不宜用新生黴索,新青黴素Ⅱ及磺胺異惡唑等藥物。
  2、若黃疸發生早,進展快者(膽紅素在10mg/dl以上)應及早給予血漿或白蛋白、減少遊離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的危險性、同時進行光療。既可治療,叉可作預防性應用。
  3、合併症的診治  新生兒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時,往往並存有窒息。低氧血癥、低血糖、酸中毒,可影響血腦屏障通透性,及時糾正。可避免或減少困高來結合膽紅素血癥發展成核黃疸的危險性。
  4、藥物療法  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尼可刺米等能激括葡萄糖醛醯轉移酶,使未結合膽紅素轉化成結合膽紅素,並能改善毛細膽管的通透性,有利膽作用,但作用較慢,自普遍應用光療後,已經較少應用。
  5、換血療法  在嚴密監測新生兒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發展的同時,作好換血的一切準備,如配血、換血前應用白蛋白等措施。
  6、對血腦屏障功能尚未完善的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或血腦屏障開放的黃疸患兒,凡出現嗜睡,反應遲鈍,張力低下、凝視時即使血清膽紅素不甚高,也要引起足夠重視,進行嚴密檢測及干預。有報道對3d內新生兒臍血膽紅素≥3mg/dl,24h內≥6mg/dl,48h內≥9mg/dl,72h內≥12mg/dl者,進行早期干預,給予光療。共100多例,間斷光療與持續光療的採用視患兒病情而定,無一例發生膽紅素腦病,無一例死亡,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對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癥要進行交換輸血療法,以挽救患兒生命。對較輕的高膽紅素血癥,也可給予藥物療法,如尼可剎米、苯巴比妥。血漿或白蛋白只限於早期應用,尤其是早產兒,目的是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一次大劑量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可治療新生兒溶血病所致的高膽紅素血癥亦在試用中,最近又推出金屬卟啉治療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法,國內俞善呂等對金屬卟啉在高膽紅素血癥的應用作了研究,結果表明金屬卟啉在防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預防膽紅素腦病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較傳統的防治方法有更積極的意義。
  三、已發生核黃疸者,根據各期表現給予對症治療。後遺症期可指導早期干預智慧和運動發育,甚至有一些孩子導致終生殘疾,最好要配合醫生的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