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女兒看電視,有一段搶救患者的鏡頭。電視裡一位重症患者突然發生了意識不清,抽搐,心電監護儀器報警。醫生馬上給予患者“電擊”搶救,慢慢地患者就恢復了意識。我女兒問我,為什麼搶救患者的時候需要用機器“電擊”呢?今天就和大家普及一下。
這個搶救的“機器”,叫除顫器,是一種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的醫療裝置。在除顫器發明後,有相當一部分心源性猝死的患者生命得到了挽救,一些心律失常的患者也有了機會恢復到正常心律。它物理上的工作原理,就是將電儲存在電池裡,一旦需要放電,則按下相應的開關,對除顫器的高壓電容充電。除顫電極安放好後,壓下放電按鈕,儲存在高壓電容器上的能量通過高壓繼電器和電阻抗向患者釋放高壓電脈衝,達到治療效果。
為什麼患者需要被“電擊”一下呢?因為危重患者往往出現了惡性心律失常,比如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甚至心室顫動。而這種惡性心律失常會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主要表現就是意識不清,抽搐,如果不能及時處置,在4分鐘後大腦就可能發生不可逆的損傷,甚至腦死亡,回天乏術。當出現這種惡性心律失常時,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除顫”,高壓電脈衝通過心臟後會使全部心肌發生強烈收縮,終止惡性心律失常,隨即心臟正常的起搏點“竇房結”發放電衝動,心律轉為正常。這就好比心臟是一臺電腦,惡性心律失常就是心臟發生了“電腦宕機”,除顫就是長按電源鍵,重新啟動了電腦,讓它恢復正常的運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