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副主任醫師 謝廣倫

       如果一定要說“慢性疼痛不是症狀而是疾病”,也許很多人覺得這有些矯情。可問題在於,如果把疼痛看做症狀,醫生會期待疾病治好了疼痛自然消失,對治療疼痛自然不上心;或者忽視疼痛本身對患者的傷害,導致人們去忍受難以忍受的疼痛,給病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即便本身的疾病治好了,遺留的頑固疼痛也會讓醫生無從下手……

        患者疼痛的起因五花八門。有的因肢體疼痛難以忍受進行了截肢,而截肢後仍有劇烈的幻肢痛;有的曾是腫瘤患者,腫瘤已基本控制,而無休止的癌痛仍在折磨著患者;有的治好了帶狀皰疹,帶狀皰疹的疼痛卻長期紮了根兒;還有的關節創傷治好了,關節痛卻不見好轉……
        按照大部分醫生觀點,隨著這些患者疾病的好轉,各種症狀包括疼痛本該煙消雲散,而事實並非如此。經過深入研究人們發現,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伴發疾病,它具備病因、症狀、發病機制等疾病的各種要素,根據其規律需要特有的診斷思維進行治療。因此,十幾年前,疼痛就已被國際醫學界定義為一種疾病,它具有疾病所有的要素。疼痛醫生在疼痛治療中的作用,打個比方,就如同治療咳嗽一樣。簡單的咳嗽很多醫生都能治,但不容易治的咳嗽就需要呼吸科醫生診治。同理,當各科患者遇到無法用簡單手段控制的疼痛時,就可以讓疼痛科醫生進行專業化治療。而在各種不同性狀、不同部位、不同緩解因素、不同誘因的疼痛中,找到共同規律和疼痛治療的靶心,解決各種疼痛共性的問題,就是疼痛科醫生的主要職責。

        疼痛科醫生需要在止疼藥、抗癲癇藥、抗抑鬱藥、離子通道類藥物等十幾類上百種藥物中,根據不同的適用範圍即抗痛譜選擇適合的藥物。如爬山累了,可以適當選用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而三叉神經痛則需要抗癲癇類藥物等。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疼痛,都要根據疼痛機制選藥治療。除了藥物,微創介入技術才是疼痛醫學的核心技術。藉此,疼痛科醫生能夠把人體最需要的藥物(或治療措施)用最簡捷的方法應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比如,通過微創介入方法,疼痛科醫生可以將細針精確地穿刺到患者半月神經節,然後通過溫度控制射頻消融,阻斷痛覺神經傳導,從而達到根治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作用。
         如今,隨著神經介入技術的發展,神經調控技術無疑已成為疼痛醫生的手中利器。比如,癌症患者發生腫瘤轉移後,全身很多地方都有病灶,疼痛的性質、強度等各有不同,藉助一兩種藥物很難順利解決所有問題。此時就可用中樞靶控技術將少量嗎啡等止疼藥物直接送達所有疼痛的靶心--腦脊髓,然後根據患者疼痛的規律編制給藥程式,就可用口服藥量的1/300幫患者止疼。用藥量少,止疼效果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