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入院治療。而相當一部分患者做了冠狀動脈造影,並植入了冠狀動脈支架。對於冠脈支架,您瞭解夠多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引起管腔狹窄或閉塞,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冠心病進展到一定程度時,血管狹窄較為嚴重,或冠狀動脈內斑塊極其不穩定,甚至血管急性閉塞,用藥治療效果欠佳,可能就需要植入冠脈支架了。
冠脈介入治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7年9月16日。法國一位教授在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實施了首例冠脈球囊擴張術。即在血管狹窄的位置用球囊撐開,把原來突向管腔的斑塊往外擠壓。這種治療短期可以改善冠脈血供應,但隨訪發現,狹窄的部位很快就會彈性回縮,單純球囊擴張的再狹窄率高達一半以上。為了避免這種彈性回縮,支架就應運而生了,它通過骨架結構對狹窄血管進行支撐。
冠脈支架從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發展。最開始是金屬裸支架,後來出現藥物塗層支架,目前有生物可降解支架上市。自1993年開始,金屬裸支架應用於臨床,但發現支架內血管內皮增生會引起支架再狹窄。之後人們在支架表面塗上抗內皮增生的藥物,即藥物塗層支架。我們目前主要用於臨床的第二代藥物塗層支架,對支架塗層進行了改良。現在第三代的生物可降解支架應運而生,這種支架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完全消溶。目前國內已經有生物可降解支架上市了。
對於部分特殊冠脈病變的患者,也有藥物球囊技術,就是在冠脈球囊外塗上藥物,球囊擴張後藥物貼合到血管內膜發揮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