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任醫師 朱廣廷

  在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中,最大程度地保護神經功能,並保持病人最佳的生活質量這一理念,已經為多數人所接受並逐漸深入人心。在這一理念指導下,越來越多的微創技術逐漸應用於顱底腫瘤的治療中,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豐富與完善。傳統的顱底外科是利用廣泛切除顱底骨質獲得顯露,減少對腦組織的牽拉及損傷。微創理念用於顱底外科以來,人們保留了沿顱底入路顯露病變的方式,與此同時,一些學者對擴大的顱底操作是否真正增加對病變的顯露提出質疑,不再盲目追求過多的切除顱底骨質,使手術創傷大大減小。另外,顯微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放射外科、神經內鏡技術、神經導航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為顱底腫瘤的“微創”治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保證。

  一、顱底解剖和手術入路

  隨著顱底外科技術的成熟和神經內鏡、神經導航等輔助裝置的完善,顱底腫瘤手術入路的發展也逐漸向微創、簡明的方向發展。對於顱底顯微解剖和顱底手術入路的研究,則聚焦於對正常結構詳盡解剖特徵和功能的再認識、經典手術入路的擴充套件、複雜手術手術入路對於顯露需要的客觀評價。

  Vilela對Sekhar提出的耳前顳下-顳下窩入路進行改良,在保留顳下頜關節解剖完整的情況下切除累及到海綿竇、中下斜坡、頸靜脈結節、舌下神經管、腦幹前方的病變,獲得了良好顯露,減少了手術創傷和顳下頜關節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經蝶及擴大經蝶入路

  在傳統經蝶入路的基礎上,一方面多數情況可以經單鼻孔-蝶竇入路或鼻內窺鏡輔助下完成腫瘤切除;另一方面,Kitano提出一種擴充套件的經蝶骨入路也逐漸發展和完善,用於切除傳統經蝶竇入路不能切除的海綿竇腫瘤、鞍上區腫瘤、前顱底腫瘤、斜坡腫瘤等,並且受到眾多學者的青睞。

  Coudwell報告採用不同的擴大經蝶入路切除105例不同性質的鞍區、鞍旁腫瘤,其中包括30例累及到海綿竇的垂體腺瘤、27例顱咽管瘤、11例鞍結節腦膜瘤、10例蝶竇粘液囊腫、18例斜坡脊索瘤、4例蝶竇癌、2例乳腺轉移癌和2例骨纖維結構不良,無手術死亡,永久性神經功能併發症包括1例單眼失明、1例永久性尿崩、2例海綿竇腦神經麻痺,另有4例頸內動脈破裂出血,其中1例行頸內動脈結紮致偏癱,腦脊液漏發生率為6%,認為擴大經蝶入路可有效取代一些經顱手術用以切除前至篩板、後下至下斜坡、兩側達海綿竇和視神經管的顱底中線區域腫瘤。

  二、顱底腫瘤顯微手術

  鞍區腫瘤

  垂體瘤

  目前認為,垂體腺瘤的治療目的是切除腫瘤、緩解臨床症狀、保護垂體功能並防止復發。經蝶顯微手術是絕大部分(90%以上)垂體腺瘤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並被視為除對多巴胺激動劑敏感的泌乳素腺瘤之外所有垂體腺瘤的首選治療方法;放療、立體定向放射外科、藥物治療等方案對於手術未能治癒的垂體腺瘤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優先考慮的手術入路是不需要分離鼻中隔粘膜的直接經鼻-蝶入路,對於完全切除、臨床治癒的垂體腺瘤,無須常規行放射治療。

  Shou報告了一組自1981年-2004年完成的4050例垂體腺瘤經蝶手術病例,在近6年中,手術全切率分別為:HardyGradeⅠ,97.3%;HardyGradeⅡ,95.2%;HardyGradeⅢ,90〉4%;HardyGradeⅣ,47.4%。1987年之前手術全切率為87.6%,1987-2003年手術全切率為96.9%。Mortini報告1140例垂體腺瘤的經蝶手術治療,發現臨床以無功能腺瘤(NFPA)最多見(33.2%),垂體大腺瘤佔69.1%,其中20.4%的垂體大腺瘤侵襲到一側或雙側海綿竇;762例內分泌活性垂體腺瘤的早期手術治癒率為66.1%,其中垂體微腺瘤的療效優於垂體大腺瘤,分別為78.9%和55.5%,侵犯到海綿竇垂體腺瘤的手術治癒率僅為7.4%。

  我們於2004年之前共完成垂體腺瘤經蝶手術3000餘例,自2004年4月-2005年6月,共完成垂體腺瘤經蝶手術325例,其中垂體微腺瘤35例,全部採取單側鼻蝶手術入路,取得了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顱咽管瘤

  顱咽管瘤全切除術後可取得較理想的治療效果,但如果未全切除或術後復發,再次手術全切的難度大大增加,且遠期預後也會變差。根據腫瘤的大小和生長範圍,可選擇的手術入路有額下入路、翼點入路、翼點經側裂經終板入路、縱裂間經胼胝體-經室間孔入路、經胼胝體-穹隆間入路等。儘管手術入路的選擇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術者的個人經驗和對入路的熟悉程度,但是儘可能於術前詳細分析腫瘤的起源、生長方向、與下丘腦、垂體柄、鞍膈等結構的解剖關係,選擇經自然間隙的手術入路,減少對正常腦組織的損傷,已成為眾多學者的共識。

  Steno報告了76例顱咽管瘤的手術經驗,對於三腦室外鞍上區腫瘤選擇額下經終板入路或翼點經側裂-經終板入路,對於同時位於鞍上和三腦室內的腫瘤選擇經室間孔或經縱裂-經終板入路,對於完全位於三腦室內的腫瘤選擇經室間孔入路,以減少對下丘腦等重要結構的損傷,認為術前視交叉的位置和側腦室的體積有助於判斷三腦室的位置和顱咽管瘤與三腦室底和下丘腦的關係,從而指導手術入路的選擇,減少下丘腦的損傷。

  對於位於鞍內或位於鞍內、鞍上的腫瘤,經蝶手術正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青睞。Maira報告了一組92例的顱咽管瘤,其中57例採用經蝶手術,其中11例鞍內和37例鞍內、鞍上型顱咽管瘤取經典經蝶入路,9例向鞍結節上方生長的腫瘤取經蝶-鞍前入路或經蝶-經鞍膈入路手術切除,腫瘤全切率63%,10例出現腦脊液漏,8例術後腫瘤繼續生長,認為對於合適顱咽管瘤病人,經蝶手術安全有效。Chakrabarti報告了68例經蝶手術、18例經顱手術顱咽管瘤的長期隨訪結果(大於5年),經蝶手術組腫瘤全切率90%,7例未全切除腫瘤中3例在隨訪過程中繼續生長,87%的患者術後視力改善,3%的患者術後視力損害加重,1例術後發生腦脊液漏;經顱手術組中,11例獲全切,1例術後復發,7例未全切除腫瘤中3例在隨訪過程中繼續生長;但經顱手術手術組術後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尿崩發生率高於經蝶手術組;因此認為經蝶或擴大經蝶入路切除鞍內或鞍內鞍上型顱咽管瘤,效果肯定,併發症少。

  鞍結節腦膜瘤

  儘管單側或雙側額下入路常用於切除鞍結節腦膜瘤,但Benjamin認為翼點經側裂入路較前者有更多的優點:不僅提供了經視神經間隙的額外側視角,也提供了頸內動脈池的外側視角;有利於保護嗅神經;切除蝶骨嵴後,提供到達鞍結節的最短距離,有利於腫瘤基底的處理。Al-Mefty則認為眶上入路到達病變的距離最短,磨除眶頂減輕了對額葉腦組織的牽拉,並提供了對腫瘤、雙側視神經、雙側頸內動脈、垂體柄等的充分顯露,有利於處理鞍膈附著腫瘤。

  Cook報告採用鼻蝶入路切除3例鞍結節腦膜瘤,術中通過切除蝶骨平臺後部骨質切除鞍上腫瘤,3例腫瘤獲全切除,無腦脊液漏發生,但2例在術後10月復發,認為結合術中顯微Doppler探測和內鏡輔助,鼻蝶入路可以安全、微創的切除相對較小的侷限於中線生長鞍結節腦膜瘤。Laws指出採用擴大經蝶入路成功切除7例鞍結節或蝶骨平臺腦膜瘤,未見覆發和嚴重併發症,因此保持了採用這種微創方法切除鞍區腦膜瘤的濃厚興趣。

  海綿竇腫瘤

  儘管顯微神經外科技術不斷進步,但海綿竇腫瘤的治療依然充滿挑戰。AbdalAziz報告了38例海綿竇腦膜瘤的外科治療,強調以保守的手術方案爭取更佳的功能後果,作者的治療方案是手術切除海綿竇外側腔的腫瘤(改良Hirsch分級0-1級),對於累及海綿竇內側腔的腫瘤(改良Hirsch分級0-1級)則選擇隨訪觀察或放射外科治療,結果顯示本組病例無死亡,殘廢率16%,全切除腫瘤複發率6%,次全切除腫瘤再生長率8%,並認為外科治療應以改善病人的功能後果為中心目的。Maruyama對40例海綿竇腦膜瘤治療方案進行了前瞻性研究,對侷限於海綿竇、遠離視器和腦幹的腫瘤行單純放射外科治療,對接近或壓迫視器或腦幹、直徑>3cm、同時向海綿竇外多腔隙(鞍上、天幕、巖斜區、中顱窩或眶)生長或疑有惡性可能者行聯合顯微手術和放射外科治療,隨訪47-92月,5年腫瘤實際控制率為94.1%,術後顱神經症狀改善8例(20%),面部感覺異常4例,外展麻痺2例,視力下降和聽力下降1例。研究認為,有經驗的神經外科醫師和放射外科醫師的精誠協作,有利於提高海綿竇腫瘤的治療效果。Sekhar在評論中指出,對於放射外科治療後復發的海綿竇腫瘤,仍應採取根治性的手術方案。

  橋小腦角區腫瘤

  聽神經瘤

  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提高和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的進步,聽神經瘤的全切率和麵神經解剖、功能保留已取得了理想效果。對於術前存在有效聽力的病人,保留聽力是外科醫師勿庸置疑的追求目標。由於腫瘤與蝸神經之間的複雜關係,術中蝸神經的解剖保留仍很困難;並且,即使術中完整解剖保留蝸神經,亦可因耳蝸血液供應障礙等原因致術後聽力喪失。目前文獻報告蝸神經的最高解剖保留率為68%,功能保留率為39.5%。

  Anderson採用枕下乙狀竇後入路、經迷路入路或二者的聯合入路切除71例大型聽神經瘤,術後面神經功能H―B分級Ⅰ、Ⅱ級者佔80%,認為乙狀竇後入路或聯合經迷路入路有利於大型聽神經瘤的面神經保護。Day認為經迷路入路與乙狀竇後入路相比,避免了對小腦半球的牽拉,適用於不需要保留聽力的任何大小的聽神經瘤手術。Mohr報告386例聽神經瘤病人,其中128例(33.2%)取乙狀竇後入路手術切除,並在神經電生理監測下爭取保留聽力,術後聽力保留率為24.2%,認為腫瘤未充滿內聽道或直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