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瘡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採取的治療都是對症治療,儘管如此,目前針對該病的治療選擇仍在不斷拓寬。各類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最佳劑量和療程尚無定論,本文將就此進行探討。
玫瑰痤瘡的分型和分級
分型:
I型: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型
主要表現為暫時或持續性的面中央紅斑,伴有毛細血管擴張,此型最為常見。
II型:丘疹膿皰型
在持續性面部紅斑基礎上出現暫時性的丘疹和/或膿皰,此型可有灼熱感和刺痛感。
III型:腫塊型
面板增厚、不規則結節狀增生(如酒渣鼻),病變區可見擴大的毛囊和毛細血管擴張。
IV型:眼型
眼部乾燥、灼熱、刺癢。結膜充血、水腫,好發於白人。
分級:
無、輕度、中度、重度(0-3)
治療策略:
不同亞型有不同的治療措施:
I型:最難治療,可用異維A酸和脈衝染料鐳射對症治療。
II型:最容易治療,可外用或口服異維A酸類或抗生素治療。
III型:一般手術或鐳射治療,異維A酸能延緩酒渣鼻的發生。
IV型:輕度的注意用眼衛生和外用藥治療即可、重度的口服抗生素。
藥物治療
外用藥:
3種經FDA批准用於玫瑰痤瘡的外用分別為:0.75%和1%甲硝唑、10%的鈉鹽和5%硫磺配比、15%壬二酸
1、甲硝唑:對582名丘疹膿皰型玫瑰痤瘡患者的研究表明:每天2次,外用0.75%甲硝唑有效性及耐受性良好,12周後紅斑消退將近50%。副作用極少,一般僅為面板瘙癢、乾燥和輕度刺激。各種劑型、0.75%和1%的甲硝唑療效相似,其中以凝膠耐受性最好。有研究表明每日一次1%甲硝唑凝膠和每日兩次15%壬二酸療效相似,前者耐受性更佳。
2、10%的鈉鹽和5%硫磺配比:有研究表明:使用8周,炎性皮損減少78%、紅斑減少83%,耐受性好。新型的磺胺醋醯鈉凝膠殘餘氣味少、低刺激、極少和其他藥物相互作用,與甲硝唑聯用療效更佳。
3、15%壬二酸:有15%凝膠和20%霜劑兩種,是一種天然的飽和的二羥酸。隨紅斑和炎性皮損均有一定的療效。
其他外用藥:
1、他克莫司:0.1%和0.075%的他克莫司軟膏因其抑制T細胞活化和細胞因子釋放的機制對炎性玫瑰痤瘡有一定療效。實驗證實,每日2次他克莫司軟膏外用聯合每日2次100mg米諾環素口服,能在1-2月內清除大部分的炎性皮損。
2、維甲酸:關於該藥的報道甚少,有報道稱0.025%的維甲酸減少紅斑和消除毛細血管擴張。但起效很慢,一般在2月後。
口服藥:
1、四環素類:一般劑量為四環素250-1000mg/天,多西環素40mg/天(既往100-200mg/天為抗微生物劑量),米諾環素100-200mg/天,使用3-4周玫瑰痤瘡的炎性皮損獲實質性改善。近來研究表明,玫瑰痤瘡非感染性面板病,四環素類抗生素對該病仍有效是因為該類藥物有一定的免疫抑制和抑制血管生成的功能。
第二代四環素包括米諾環素相比第一代四環素,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長、胃腸道反應小。研究表明40mg/次/天的多西環素緩釋膠囊,對於患者不僅療效好、提高依從性,而且降低耐藥性的發生。
2、大環內酯類:紅黴素因為嚴重的胃腸道反應而不太應用,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黴素和克拉黴素)胃腸道反應輕,有研究表明服用12周後,玫瑰痤瘡的總體評分下降75%,炎性皮損消退89%。
3、異維A酸:小型研究表明其能降低面板血流量,對改善玫瑰痤瘡的炎性面板、紅斑、毛細血管擴張有效。不過其藥效證實和對比尚需進一步研究。
4、甲硝唑:研究表明,甲硝唑200mg,每日2次口服和四環素250mg,每日2次口服6-12周療效相似。但甲硝唑口服可能誘發癲癇等神經系統病變,需注意,且服用期間戒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