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行走不便。又稱腳跟痛。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常見的為跖筋膜炎,往往發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長期、慢性輕傷引起,表現為跖筋膜纖維斷裂及修復過程,在跟骨下方偏內側的筋膜附麗處骨質增生及壓痛,側位X射線片顯示跟骨骨刺。
《諸病源侯論》稱足跟痛為“腳根頹”。書雲:“腳根頹者腳跟忽痛,不得著也,世俗呼為腳根頹。”《丹溪心法》及後世醫家都稱為“足跟痛”。足跟部為腎經之所主,足少陰腎經起於足下趾,斜行足心,至內踝後,下入足跟。足跟處乃陰陽二蹺發源之所,陽蹺脈、陰蹺脈均起於足跟,陽蹺脈、陰蹺脈各主人體左右之陰陽,腎為人體陰陽之根本,藏精主骨生髓,因此足跟痛與人體腎陰、腎陽的虛損密切相關,是跟痛證多發於中、老年人的原因所在。在腎虛的基礎上可挾有寒溼或溼熱。足居下,而多受溼,腎虛正氣不足,寒溼之邪,乘虛外侵,凝滯於下,溼鬱成熱,溼熱相搏,致經脈鬱滯,瘀血內阻,其痛作矣或足部有所損傷,亦可致瘀血內阻。故跟痛症其病,以腎虛為本,瘀滯為標,外邪多為寒溼凝聚。
足跟痛的症狀有哪些?
足跟部疼痛是一種症狀,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主要為跟部疼痛為主,時而可牽扯小腿後側疼痛,早晨起床時不敢直接用力及行走,久坐後起身時疼痛加重,經活動幾步後症狀減輕,往往病人有:"疼-輕-重"的疼痛特點診斷要點跟痛症多在一側發病,也可兩側同時發病,疼痛輕重不一。病起緩慢,早晨起床下地足跟痛,稍走動後緩解,行走較多,疼痛又明顯,嚴重時影響走動。區域性不紅不腫,在跟骨內側結節處,相當於跟部前方偏內側有一限局性壓痛點。
中醫解析足跟痛病因
足跟痛是因跟骨足底面所附著的肌肉、韌帶隨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牽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現代醫學稱“跟骨骨膜炎”,又稱“跟骨骨刺”。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尤以女性為多見。病因病機足跟痛多因年老體弱,腎精不足,氣血執行不暢,經脈痺阻,肌肉筋骨失養,不通則痛或不榮則痛;或因過度肥胖,或產後失於調理,損傷了肌肉筋脈甚至筋骨而發。主要是跟骨底面長期慢性損傷與“六淫”所引起的疼痛,多為風寒溼邪或痰溼瘀血留滯經絡,以致氣血不得宣暢,營衛失和。
中醫學認為,足跟痛多屬肝腎陰虛、痰溼、血熱等因所致。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筋骨失養,復感風寒溼邪或慢性勞損便導致經絡瘀滯,氣血執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而發病。
西醫解析足跟痛原因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覆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係,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援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檯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儘快恢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