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門診來了一位病人,三十多歲的男子,舌頭出現了潰爛,剛開始以為是普通的口腔潰瘍,自己噴了一些西瓜霜以為能好,然而拖了兩個月還是遷延不愈,於是來醫院就醫,病理活檢明確是口腔鱗狀細胞癌。
口腔潰瘍長期不愈,當心口腔癌!
在日常生活中,口腔潰瘍是很多人經常遇到的苦惱,但也正因為太常見了,所以在出現口腔潰瘍時,很多人往往不予重視,認為忍忍或者擦點西瓜霜就好,又或者以為是“上火”導致的,服用中藥或偏方醫治。
當然,絕大多數的潰瘍是普通的潰瘍,一般可以在1~2周內自愈,所以也不必過於緊張。但是,如果是長期不愈的口腔潰瘍,比如超過2周不愈,甚至好幾個月也不見好,那一定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在口腔癌中,潰瘍是最常見的表現,比如舌癌,早期症狀常表現為小潰瘍。一般來說,口腔上癌性的潰瘍好發於舌腹、舌緣、頰部、口角區和牙齦等,多表現為潰瘍淺或深,四周邊緣隆起、中央凹凸不平,且質地較硬,有壞死的組織覆蓋,還可伴有頦下、下頜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
通常來說,如果是發現口腔潰瘍長期不愈,或者口腔內出現其他異常,比如不能擦除的紅斑、白斑、糜爛、口腔內不明原因的疼痛、嘴脣麻木、牙齒鬆動,又或者有硬塊,最好及時就醫檢查。
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從正常狀態到癌前病變,再到癌症,它可能需要經過好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口腔癌的發生同樣如此,很多人以為口腔問題是小事,忍忍就好,於是就活活拖到了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口腔出現異常症狀時多留一份心,必要時積極就醫檢查,就能增加口腔癌的發現率,早期發現也能有更高的治癒率。
口腔癌,最偏好這3類人
口腔癌本身是一種發病率不高的癌症,但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或者咀嚼檳榔等不良嗜好,近年來口腔癌發病率有所上升。
在我們科室,每年診治的各類口腔癌患者就超1000例,其中很多口腔癌患者就因為腫瘤侵犯需要切除部分舌體、牙床或者臉頰,最近我的好幾個患者甚至還行了被腫瘤波及的眼球或喉嚨的切除。
在口腔癌發病人群中,以下這3類人為高危人群:
1、有咀嚼檳榔習慣的人:
檳榔含有檳榔鹼和檳榔鞣質等有害物質,早在2003年就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檳榔中的有害物質不僅具有致癌性,而且由於檳榔本身質地偏硬,長期食用還可導致口腔黏膜破損,從而導致口腔癌前病變的發生。
2、菸酒嗜好者:
已有研究表明長期吸菸者和/或飲酒者患癌風險遠遠高於非吸菸/飲酒人群。菸草燃燒的煙霧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可導致細胞癌變。而酒精則因其對正常細胞的毒性,對肝臟功能造成損害,抑制免疫力,可增加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而且,口腔是煙霧和酒精進入體內的第一站,煙霧中的致癌物質、酒精可對口腔黏膜造成損傷,時間一長,可發展為癌前病變。
3、口腔內有慢性刺激和損傷的人群:
比如,口腔內有銳利的牙尖、殘根、殘冠以及不良修復體者,其相應部位經長期慢性刺激後有發生癌變的可能性,尤其常見於發生在舌部和頰部的口腔癌。有統計資料顯示,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變部位有尖銳的刺激因子。此外,口腔內白斑、紅斑或扁平苔蘚等癌前狀態也是增加口腔癌患病風險的高危因素之一,應警惕。
口腔潰瘍如何治療?
口腔潰瘍的發生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是一種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了癌症引起的潰瘍外,口腔中最常見的潰瘍為複發性口腔潰瘍(也稱為“複發性阿弗他潰瘍”)。
區域性性的創傷(如殘根、殘冠等刺激導致的創傷性潰瘍)、精神緊張、藥物、營養不良、激素水平改變以及某些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或者某些系統性疾病、遺傳病以及微生物感染,如白塞病、放射性口炎、克羅恩病、艾滋病等都可以是導致複發性口腔潰瘍的病因。
普通的潰瘍在臨床上可以分為原發性潰瘍和繼發性潰瘍,原發性潰瘍包括創傷性潰瘍和複發性潰瘍。
由於創傷性潰瘍多有外傷史或慢性刺激因素存在,所以在去除刺激因素之前,潰瘍一般不會自愈。
複發性潰瘍則一般會在1~2周左右自愈,由於其病因目前尚未確定,所以目前不能根治。但可以通過消除病因、增強體質、治療其他與口腔潰瘍相關的一些全身疾病,減少區域性刺激等方法延長潰瘍復發間隔時間,縮短治癒時間。
總的來說,潰瘍的治療主要包括消除病因、對症治療以及增強體質。另外,在潰瘍發病期間,應避免口腔黏膜損傷,以防止病情反覆發作,飲食上避免過辣、過燙等刺激性食物,還可以使用淡鹽水、生理鹽水、或漱口液等漱口,以減少口腔細菌,防止細菌加重繼發感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