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組織出血,經咳嗽由口腔咯出,稱咯血。當患者一次咯血200毫升以上或者24小時咯血量達500毫升以上時,稱為大咯血。大咯血是呼吸內科常見的急症之一,若搶救不及時,護理措施不當,易導致窒息或失血性休克死亡,窒息患者可在3~6min內死亡,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時採取正確的搶救措施並做好復甦後的護理,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環節。
窒息的臨床表現
早期窒息徵象:在咯血過程中咯血突然減少或終止,同時自覺嚴重胸悶,煩躁不安,精神恐慌,喉頭水泡音,隨即呼吸困難,口脣及指端紫紺,冷汗淋漓,脈快而細,神志尚清。晚期窒息表現:全身皮膚髮紺,四肢冰冷,躁動或抽搐,大汗淋漓,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肌張力減弱。
急救藥物
(1)首選垂體後葉素,常用量5~10單位加入25%GS40ml,用15~20min時間靜脈緩慢推住。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採用垂體後葉素20單位,加入5%GNS500ml,緩慢靜滴,對高血壓、冠心病、孕婦慎用或禁用。
(2)在不宜使用腦垂體後葉素時,可以選用普魯卡因。一般劑量0.25%普魯卡因20ml靜脈緩慢注入,而後以其100ml加入5%GS300ml靜脈點滴維持,副作用有顏面潮紅、興奮、驚厥等。後者可靜注異戊巴比妥解救。偶見過敏性休克,應做皮試後再用,用藥時注意觀察。
(3)靜脈通道開通前可先肌肉注射立止血1ku。
(4)止血敏,止血芳酸,安絡血等藥物亦可選擇應用。
(5)根據病情應用呼吸興奮劑,如發現患者呼吸變慢,變淺且不規則,用可拉明1.5~1.875mg加入10%GS500ml液體中靜脈滴注,以加強通氣。
窒息時的處理
若發現有窒息徵兆時,應立即為病人取側臥頭低腳高位,輕拍背部;如不能緩解時,立即予以體位引流,抱起病人下身倒置,採取頭低腳高45°的俯臥位,或使患者上身懸垂於床邊,另一人抬起患者頭部,使背向屈曲,挖出口內血塊,輕拍背部,以利氣管內血液血塊流出鼓勵清醒患者將血塊吐出。如神志不清、牙關緊閉者,用開口器開口取出義齒,把舌拖出,及時用手或吸引器去除口腔、咽喉血塊。體位引流無效時用吸引器吸出血塊、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保持呼吸道通暢。
搶救配合
到達現場後醫護人員應分工明確,相互協作,立即著手解除呼吸道梗阻;同時快速選擇以上肢靜脈為主的兩條通道,其中一條給予靜點上述止血藥物,另一條給予補充血容量液體和搶救藥物;建立通道有困難時先肌注止血藥物。
精神安慰
做好病人思想工作,囑病人勿緊張、焦慮,消除恐懼心理,給予恰當的解釋。通過給予病人精神上的鼓勵,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避免因為情緒波動而造成肺內血流加速導致咯血。
復甦後護理
(1)體位:一般取患側臥位避免血液流向健側,保持對側呼吸功能,尤其對於一側肺已毀損或有廣泛胸膜厚者,應儘量避免仰臥、半臥位及坐位,以免頭部過於前傾。
(2)指導患者輕度咳嗽,清除積血,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於混合肺部感染,呼吸功能不全及年老體弱、咳嗽無力的患者需立即吸引、拍背,協助排除呼吸道異物。
(3) 高流量吸氧,4~6L/ min。隨時清潔鼻孔,兩鼻孔交替進行,及時更換鼻導管,防止凝血堵塞導管而影響氧療效果。
(4)嚴密監測生命體徵的變化。注意觀察用藥的療效及副作用,發現異常立即處理。
(5) 向患者家屬交待病情,講解搶救措施的同時聽取他們的意見。
咯血期間的觀察護理
窒息解除後應高度警惕咯血窒息的再發生,密切觀察病人呼吸運動、意識狀態及心電監護儀顯示的各項資料,並做好記錄。注意咯血前的預兆:如胸悶、胸痛、劇烈咳嗽、憋氣、口脣及甲床發紺、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搬動,翻身咳嗽,大聲說話;頭偏向一側,取患側臥位,以減少肺的活動,有利於止血,又可避免血液流入健側,導致窒息。鼓勵患者多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給予化痰藥物以稀釋痰液,協助患者將氣管內殘留的血塊咯出,以防窒息及其他併發症的發生。醫護人員應在旁守護,解除其思想顧慮和緊張,使病人有安全感,當病人感覺喉頭有血或發癢時,指導病人頭偏向床外側,輕輕將血經口咯出,既不能太用力,也不要屏住呼吸,以免引起更大的咯血,甚至窒息,同時觀察咯出血的量、顏色、有無肺組織並記錄。靜點垂體後葉素時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若病人出現面色蒼白、出汗、心悸、呼吸困難、腹痛時,應該立即停止靜點。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