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張士剛

  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傳統治療方式主要靠藥物治療,但效果往往不夠理想。近年來研究發現,手術治療對重新  立缺血部位的血液迴圈,改善臨床症狀有較好療效。

  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是導致卒中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佔卒中發生的10%-20%),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包括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年齡、性別及種族,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炎症及慢性感染等,對其治療是多年來受全球關注的熱點。傳統治療方法是內科保守治療,但是十幾年前進行的一些隨機化對照研究顯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在預防卒中的發生方面優於保守治療,奠定了CEA作為頸動脈粥樣硬化標準治療方案的地位。從上個世紀50年代誕生至今,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治療了數以百萬計頸動脈狹窄患者,多年來作為一種標準治療方法其療效勿庸置疑。但是雖然CEA能夠有效預防頸動脈狹窄引發的的卒中,但是畢竟作為需全麻下進行的較大手術,由於其創傷性及一定的併發症而有其嚴格的適應症,也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患者的年齡、心肝腎功能等等,但使一部分重症患者不能得到治療。在所有的CEA研究中,都剔除了類似這樣的高危患者。

  近年來不斷髮展完善的血管內介入手術日益顯示出其優勢,因為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無須全麻、恢復快、適應症更廣的優點。特別是隨著腦保護技術的發展,介入手術的安全性進一步提高。1989-1990年,Mathias等率先使用Wallstent支架開展了頸動脈狹窄支架成形術,Theron等使用Streker支架、Diethrich等使用Palmaz支架進行了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在隨後的十幾年裡,隨著技術的改進和新材料的不斷湧現,很多學者開展了頸動脈狹窄支架成形術(Carotid Angioplasty with Stents,CAS)的研究。特別是保護裝置的出現,降低了術中斑塊脫落造成遠端顱內血管堵塞的風險(從原來的5%降低到2%),尤其是對不適合接受CEA治療的病人,其甚至可以替代CEA。對顱內血管支架植入血管成形術也開展了廣泛研究,為顱內動脈狹窄開闢了新的治療方法。當然,介入手術也具有價格昂貴、遠期效果不明確、操作失敗等不利因素,它和CEA可以說各有利弊、互為補充。

  顱內動脈狹窄是導致中風再發作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顱內動脈狹窄的原因還不是非常清楚,顱內動脈狹窄患者的手術治療主要是顱內外搭橋手術(Extracranial to Intracranial Bypass,EC/IC),也稱顱內―顱外動脈吻合術,適用於各種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若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進行“搭橋”手術,可防止和減少腦缺血發作。若對腦梗塞病人進行“搭橋”術,可較好地提高患肢肌力,改善臨床症狀。這項手術在發病後3個月內進行,療效較為滿意,而對後遺症期病人效果較差。

  目前臨床上已經開展的術式除以上三種方式外,還有椎動脈減壓術、大網膜顱內移植術、大骨瓣減壓術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