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發生與內在的基因和外在環境因素有密切關係,先天的基因是無法改變的,但後天的環境和行為行為是可控的,這就為預防癌症提供了可能性,這也是“癌症可以預防”最基本的前提依據。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預防癌症呢?除了環境汙染治理、新技術開發等要從全社會層面進行解決,以下著重談一談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降低患癌機率。
1、改變觀念,培養防癌意識。其實癌症預防最大的阻礙不是癌症預防措施本身,而是防癌的觀念!觀念決定行動,如果防癌意識淡薄,當然不會付諸實際行動,比如該吸菸還吸菸、該酗酒還酗酒、該熬夜還熬夜,得癌的概率自然會增加。
2、老生常談的問題,戒菸限酒!吸菸是對健康危害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早一點戒菸早一天受益,任何時候戒菸都不遲。對於不吸菸的人,要勸阻周圍吸菸的人,拒絕二手菸的傷害,二手菸的危害甚至超過直接吸菸的人,特別是兒童受害尤其嚴重。關於飲酒,建議不喝酒或少量適度喝酒,至少不嗜酒不醉酒。少量飲酒一般是指可以少量飲用紅葡萄酒,白酒等,烈性酒則要儘量避免飲用。
3、均衡飲食、搭配合理、良好飲食習慣。不要迷信所謂“防癌食品”,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價值,關鍵是要掌握恰當的量,要均衡,不要偏食,五穀雜糧、新鮮蔬菜水果、適量的肉類等都要食用,並特別強調食材的新鮮。
除了飲食要均衡,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很重要:不要吃得過鹹、不吃或少吃醃製食品、不要吃得太快、不暴飲暴食、避免過熱過燙飲食、飲食儘量規律、勿吃或少吃油炸燒烤食品等等。
4、堅持運動,避免久坐。癌症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懶出來的病。一動不動,百病侵。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美國癌症研究所(WCRF/AICR)在2007年的專家報告《飲食、營養、運動和癌症預防:全球視角》中給出的建議包括:在不至體重過輕的情況下儘可能減重;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不過,為了從運動中最大程度的獲益,建議每天進行60分鐘以上的適度動運或30分鐘以上的劇烈運動。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得癌風險,因此倡議大家每星期至少鍛鍊150分鐘。
5、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保持適當的體重對防癌很重要,這點已得到絕大多數研究者的認可,在不至體重過輕的情況下要儘可能減重。怎樣才算超重?體重計數(BMI,即以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BMI指數為18.5~24.9屬正常健康體重,低於18.5為低體重,25~29.9為超重,大於/等於30為嚴重超重或肥胖。
6、保證睡眠時間,作息要規律,避免熬夜,避免過勞。現代人尤其是城市人群,晚睡熬夜司空見慣,短期內也許看不出傷害,但時間一久或養成熬夜的習慣,問題就出來了。熬夜違背晝夜基本規律,影響了免疫系統,要知道免疫系統是監視消滅癌細胞的第一道防線。
7、防癌還要注重“養心”。癌症當然是“身病”,但其實也是“心病”。癌症的發生與社會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經常不良的負面情緒、長期處於焦慮之中會影響免疫系統正常工作,繼而增加患癌的風險。學會減壓、學會放鬆等心境的調節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少的。
所謂的防癌措施永遠只是相對的,並非做到了談到的幾點我們就肯定不會得癌,而沒有做到的肯定就會得癌,當然不是這樣!
癌症的發病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最終會不會得癌,也是多因素綜合決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活方式越健康,患癌的概率就越低!
另外,我們還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就是體檢,包括定期體檢和針對性參加防癌篩查,特別是相應的高危人群。科學發展到今天,腫瘤早期發現和干預上的裝置和理念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得不說針對性的檢查確實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詳細點選連結檢視:常見惡性腫瘤針對性體檢策略
癌症預防重要的是理念,方法再好不去運用效果也勢必大打折扣,因此需要我們將防癌措施付諸實踐,而不是隻停留在口頭上。該戒菸戒菸,越早越好;該休息時就休息,不要硬撐;該運動就運動,不要偷懶;該檢查檢查,不要怕結果如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