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是附著在牙頸和牙槽突部分的粘膜組織,呈粉紅色,有光澤,質堅韌。牙齦邊緣稱為齦緣,正常呈月芽形。齦緣與牙頸之間的小溝稱齦溝,正常齦溝深約1-2毫米。兩鄰牙之間的牙齦突起稱齦乳突。 也叫齒齦,通稱牙床,有的地區叫牙花兒。是指包住齒頸的黏膜組織,粉紅色,內有很多血管和神經。
牙齦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病變呢?
牙齦一般會發生一些包括牙根炎症、增生、壞死及瘤樣改變等病理變化,以炎症最為常見。可分為慢性齦緣炎、急性齦乳頭炎、藥物性牙齦增生、青春期和妊娠期椒炎、壞死性潰瘍性齦炎、齦瘤等,病情急緩、嚴重程度不一.
1、慢性齦緣炎最常見,又稱單純性齦炎。病損侷限於遊離齦和齦乳頭,嚴重時可波及附著齦。病變牙艦呈鮮紅或暗紅色,雌乳頭圓鈍肥大,牙齦鬆軟脆弱,缺乏彈性,齦溝加深,刷牙或咬硬物時容易出血,部分病人有口臭,但無牙周袋形成,疼痛較輕。
2、急性齦乳頭炎常見的急性牙截病損。由食物嵌塞、剔牙損傷、堅硬食物刺傷、義齒卡環尖刺激等引起.炎症侷限於個別牙間齦乳頭,表現為齦乳頭髮紅腫脹、易出血,有自發性脹痛和明顯的觸痛,牙有輕度叩痛,部分病人有中度冷熱刺激痛症狀。其他各型牙齦病除有上述類似症狀之外,還有一些自身特點。
3、青春期齦炎好發於青少年,見於前牙脣側的牙問乳頭和齦緣,炎症反應較重,疼痛較輕.
4、妊振期齦炎和牙齦瘤發病牙不確定,部分婦女可在妊娠4 一6 個月期間某單個牙的牙間乳頭髮生妊娠期齦瘤,黃豆至胡豆大小,分娩後可逐漸白行縮小。
5、單純齦瘤多見於女性,易復發,有時可破壞牙槽骨,出現牙齒鬆動、移位現象。疼痛較輕。
6、急性壞死性潰瘍性齦炎很少見。此型發病急,齦乳頭和邊緣齦可出現灰白色壞死物並且迅速向鄰牙擴充套件;壞死物脫落後可見到被侵蝕的鮮紅色牙齦,蟲蝕狀,極易出血,疼痛明顯。唾液多且粘稠,有腐敗臭;重者可出現發熱、疲乏、下頜下下淋巴結腫大、壓痛等全身症狀。
7、增生性像炎和藥物性探增生兩者病因不同,但均表現為齦緣肥厚,齦乳頭呈球狀增生,隨著病程進展,增生部分逐漸變得堅韌而有彈性。前者區域性脹、癢,增生程度較輕;而後者區域性無感覺,增生程度較重,甚至可以影響口脣閉合,使菌斑堆積,合併齦炎.
關於牙齦疾病的治療,應該是徹底清除菌斑和牙石、減少食物嵌塞等不良刺激、配合區域性過氧化氫液沖洗、碘製劑齦溝內上藥、含漱劑清潔口腔、適當補充維生素C 等,對各型齦炎均有較好療效。對一些特殊情況需要特殊處理,如齦瘤較大時,需手術切除.
1、你知道牙銀病的危險訊號嗎?
牙齦病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可能發生,成年人最常見。如果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是好的.正常牙釀呈粉紅色,堅韌而有彈性,不易出血,與牙頸部緊密相連,牙齦邊緣與牙齒間的空隙形成淺溝,正常時其深度不超過Zmm 。當正常的牙齦外觀性狀改變時,就應及時就醫。
( 1 )牙齦發紅、腫脹,或者有觸痛,
( 2 )刷牙、使用牙線或咬硬食過程中,牙齦易出血,或在食物上發現血跡;
( 3 )牙齦萎縮而使牙齒看上去好像變長了;
( 4 )牙齦與牙齒分開或脫離,形成囊袋;
( 5 )咬東西時感覺痠軟或脹痛;
( 6 )在牙齒與牙齦之間有膿液;
( 7 )長期口臭。
2、細菌、牙菌斑、牙石與牙齦炎的關係如何?
細菌是引起齦炎的罪魁禍首,牙菌斑是細菌寄居的場所,容易附著在牙頸部、牙齦邊緣,牙面窩溝和粗糙不平的地方。牙齒刷乾淨後數小時即形成菌斑,隨後唾液中的鈣鹽逐漸沉澱在裡面。時間一長,牙菌斑就被鈣化形成黃揭色或深揭色、質地堅硬的牙石,俗稱“牙鏽”,刷牙也難以去除。牙石可以出現在牙齒和牙齦交界處,有時還會自行脫落。牙石中的鈣主要來自唾液,所以往往在靠近涎腺開口的部位牙石特別多,例如上頜第一磨牙頰面和下前牙的舌面。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牙石的表面粗糙多孔,所以牙石為牙菌斑的再次附著和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這樣迴圈往復,細菌乘機大量繁殖和產生毒素,破壞牙齦組織,引起齦炎,甚至逐漸侵人深層牙周組織,發展為牙周炎。
3、刷牙容易出血就是牙齦炎嗎?
首先健康牙齦在刷牙時是不會出血的。當口腔內牙菌斑或牙石大量堆積時,炎症刺激牙齦組織,使牙齦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血流量增加,與牙根相接觸的牙齦上皮潰爛變薄,保護性差,此時正常刷牙、進食時,即可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應立即到氏院進行檢查治療。但除此以外,刷牙出血還可能有其他原因:如維生素C 缺乏;刷牙用力過猛,牙籤使用不當也容易引起牙齦出血;各種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常出現牙齦出血或拔牙後出血不止的症狀,且一般的止血方法效果不佳,應該引起高度瞥惕;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障礙、肝硬化、脾功能亢進、腎炎後期等,也可發生牙齦出血.
4、潔牙有什麼誤區?
潔牙,也就是常說的“洗牙”,分為齦上潔治(去除牙齦以上結石、菌斑以及色素垢)和齦下刮治(去除牙齦以下牙石和菌斑)兩種,由牙科醫生使用專用潔治器或超聲波潔牙機等器械,將牙石從牙面分離,或使用一定壓力的砂粉和水的混合液衝擊牙面,以清除牙石.潔治用牙齦炎、牙周炎的預防和治療,或作為口腔其他治療前的準備,目的在於消除感染隱患,避免一過性菌血症。但人們對潔牙存在一些誤解,彭響了潔牙工作的正常開展。
誤區一:沒病就不需要潔牙。
很多人認為每天認真刷牙,就不用沽牙了,這是不對的。牙齒在徹底清刷後數小時就會有新的菌斑形成,威脅口腔健康.殘留在牙面的各種痕跡也是很難用牙刷去除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牙石、色素垢等頑固性牙垢,引起牙周疾病。定期潔牙不僅可以預防口腔疾病,而且可以美化牙齒。專家建議:成年人如果沒有進行過潔牙,應儘早到氏院潔治,而且最好每半年至一年潔治1 次。
誤區二:潔牙很簡單,只要到一般的牙科門診就可以輕鬆搞定。
潔牙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工作,要經過嚴格的培訓才能勝任。正規的潔牙過程一般需要1 - 2 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而在一些不正規的牙科診所或美容院裡,一般10-20 分鐘便可完成,顯然這是極不科學的操作,也是對病人的不負責。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只清除了看得見的牙石,對致病作用更強的深層牙石不加處理,因而達不到預防牙病的目的;另外,如果不懂技巧或動作粗食,往往會碰傷牙故,造成牙敏感、牙痛,或是加重原有牙病,甚至可能因為消毒措施不完善而導致某些傳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的傳播,後果十分嚴重。因此,潔牙也要像做大手術一樣,精心挑選正規灰院和嚴格培訓的醫務人員,以免給自己造成更多的麻煩。
誤區三:隨時可以潔牙。
潔牙有益於口腔健康,但不是人人隨時都能潔牙。這是因為,潔牙有一定侵人性,其過程一般都有出血,因此,對於凝血功能障礙者、急性白血病病人或其他嚴重的全身系統性疾病未控制者都不宜接受潔治術,以免出血不止或加重其病情。而齦炎急性期,只須先去除大塊的牙石,待急性期後再進行徹底的潔治.另外,對某些傳染性疾病的病人,如急性肝炎(活動期)、結核病等,也應等疾病穩定後.才可到醫院進行潔牙,一方面是考慮到自己的病情,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傳染給他人。
誤區四:潔牙後牙齒變得敏感、鬆動,是醫生操作不當造成的.
潔牙一般不會引起劇烈疼痛,但個別病人可能會出現牙齒痠痛的症狀,這是正常的。這是由於筱蓋在牙面上的牙石被清除後,牙齒好像脫掉了厚厚的棉衣,裸露在口腔中會有些“不適應”,短時間內會有種種異樣的感覺,過一段時間就適應了。如果潔牙後發現牙縫大了,牙鬆動了,說明本身就有牙周病,牙齦在潔牙前就已經萎縮了,是由於牙石的填塞包裹而不被察覺,一旦去除後,就給人以牙縫增寬的錯覺。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潔牙,牙齦會進一步姜縮,加重病情。
5、妊振齦炎時胎兒有什麼影響?
由於孕婦體內激素水平發生了改變,超過38 %的孕婦會患妊娠性齦炎,一般有2 個高峰期,妊娠的頭3 個月和後3 個月。最近研究指出,牙齦病對胎兒發育的影響不亞於吸菸或酗酒,可引起低體重胎兒的出生;日.患牙齦病的孕婦早產比例比一般孕婦高,患先兆子痛的風險也較高。據統計,患牙齦病的孕婦,其胎兒發育受影響的危險性比正常妊娠婦女增加大約2 倍,而嚴重的牙齦病可使危險性增加6 一10 倍.因此,孕婦應注重口腔保健以維護健康,可參見口腔保健章節。
6、齦炎有哪些危害?
齦炎除了有礙觀瞻、使病人不適外,還會明顯增加發生腦卒中、心臟病的風險。齦炎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牙周炎。疾病進展的原因是由於細菌的存在,這些細菌進人血流誘發血栓形成,也可導致血管內膜損傷,可能增加腦卒中的危險.同時細菌直接侵人血流,和血流的重複接觸,對血液中脂肪和凝血因子產生影響,可能與心臟病的發生有關。新的研究發現,嚴重的牙齦疾病可能加快搪尿病病人的死亡,並可以促進心、腎血管損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