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副主任醫師 範國利

  尾部藏毛竇是在骶尾部臀間裂的軟組織內一種慢性竇道或囊腫,內藏毛髮是其特徵。囊腫內伴肉芽組織,纖維增生,常含一簇毛。雖在出生後可見此病,但多在青春期後20~30歲發生,因毛髮脂腺活動增加,才出現症狀。我科自1995至2001年間共收治病人5例,診斷明確,均治癒。因本病極易被誤診為肛瘻,現總結報告如下:

  l、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本組5例均為男性青壯年,發病年齡最小19歲,最大年齡27歲,平均年齡22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10年,平均3年。 臨床表現與治療:早期表現為骶尾部反覆發作性腫脹、疼痛、異物感伴侷限性囊腫形成,晚期表現囊腫感染,形成淺表性膿腫自行破潰。

  2例囊腫破潰後有毛髮露出;破口長期不愈形成竇道4例。按壓竇口上方腫脹處有臭味分泌物流出,竇口位淤後正中線尾骨尖處,可見有面板緣內翻的細小開口。探針多不能插入,可行擴大竇口,插入探針,探針走行方向指向骶骨.平均深約2―4cm。竇口長期不愈,平均病程1―3年。 5例病人均行骶尾部X線攝片及泛影葡胺造影,排除骨質破壞性病變,診斷為骶尾部藏毛竇。

  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下行藏毛竇切除術,取俯臥位.亞甲藍注射液自竇口加壓注人藏毛竇內,使竇壁染色然後擠壓出竇腔內積存的美藍,以防切開後正常組織染色,然後在探針引導下,沿尾骨縱軸切開竇道,電刀切開皮下組織,以電刀切除所有染色組織,直至骶骨筋膜為止,以銳刮匙用力搔扒均可刮除兩端尖細、全然遊離的捲曲毛髮,平均5根至數簇不等,亦刮除少許肉芽組織,電凝止血後,雙氧水沖洗殘腔。

  竇道均採用廣泛切除後開放,以凡士林油紗條填塞竇道殘腔,術後用抗生素3―7天,每日換藥一次,3―6周後傷口痊癒。

  2、討 論

  病因:尾部藏毛竇在我國較為罕見,末見國內文獻報道,其發病機制Rogar Bearley提出系因毛髮尖端在附近刺入面板,形成短管道,而毛髮仍然與其根部相連,短管道隨即皮化,當毛髮由原來的毛囊脫落後,被皮化短管道產生的引力吸入。因而提出第一階段為“刺入性竇道”,第二階段為“吸入性竇道”。本病在吉普車乘員中發病率較高.故又稱為“吉普車病”。藏毛竇病因尚未肯定。

  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先天性因素及後天性因素有關。根據本組5例病人觀察,均為青壯年男性、體毛旺盛、病變位破尾部,無明顯骶尾部外傷史,發病可能與先天性因素有關。本組5例均為青壯年男性,體毛髮育旺盛,尤其肛周及尾部為甚。

  結合病例,我們體會該病具有下述特點:

  (1)本病多發於體壯多毛的男青年,身體肥胖.臀溝較深者。

  (2)起病隱匿,在發生感染前,多無臨床症狀,偶爾可摸到尾部面板有內部增厚或發硬,乃至感染,可出現尾部反覆發作的小膿腫,易與尾部面板凹入、骶前畸胎瘤、骶前囊性腫物破潰感染相混淆。

  (3)有癌變的可能,腫瘤為基底細胞和鱗狀細胞混合性,也有汗腺腺癌,故一旦確診,即應手術治療。

  診斷與治療:尾部藏毛竇易誤診為肛門直腸瘻。在後中線尾骨尖處可肋及質地柔軟或稍硬腫物,正中常有小口,竇口緣有上皮組織爬入,探針插入困難,擴大外口或偶爾插入探針時,探針方向指向骶骨。x線攝影排除骶尾骨骨質破壞性病變。手術搔扒時可刮除全然遊離的捲曲毛髮,可確診本病。

  治療均採用廣泛切除開放竇道,術前將原發和繼發竇道內注人亞甲藍,使其竇壁及囊腔內染色.手術時切除範圍適當,防止切除過多,損傷周圍組織、神經;切除過少,病變復發。將所有原發和繼發竇道包括在內,有利於刀口早期癒合。術中用電刀切除,電凝止血,不留線結以防感染。油紗條填塞以利引流。創口延遲癒合可考慮再次播扒竇道殘腔,清除異物毛髮後創口癒合。

  國外文獻有主張行切除一期縫合術,即手術切除全部病變組織、遊離肌肉和面板,完全縫合傷口,使一期癒合。為了消除深的臀間裂及其負壓力,減少傷口裂開、血腫和膿腫,可行Z形成術。也有行袋形縫合術,即切除竇道壁表面部分和上蓋面板,用腸線或可吸收的人造縫線創口以促進癒合,多用於不能切除病例或複發性藏毛竇。

  但一期縫合術應注意下列禁忌症:

  (1)以前作閉合術,現復發者;

  (2)病變範圍超過7.5cm;

  (3)囊腫中未見分泌物;

  (4)體毛太多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