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 AFP)
【標本收集】
靜脈血2ml,不抗凝,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0-8.1ng/mL
【專案綜述】
腫瘤標誌物AFP的臨床價值是用於高危人群(肝硬化、睪丸腫脹)中診斷原發性肝細胞癌和胚胎細胞腫瘤。其主要意義對肝細胞癌和胚胎細胞腫瘤患者的治療和病程進行監測。
AFP分子為單多肽鏈,分子量70,000-71,000。其主要運用於原發性肝細胞癌的診斷。胚胎期的AFP起著血清白蛋白的功能,在胎兒的生命過程中,可能還有保護胎兒不被母體排斥的作用。出生後1-2周,隨著胎盤造血功能的停止,合成AFP的作用也逐漸降至正常。
正常人由於遺傳因素的作用結果,AFP合成基因在正常細胞內被阻斷。患有原發性肝細胞癌等腫瘤的患者,該基因在相應的腫瘤細胞中被啟用,從而產生大量的AFP,使其在血中濃度升高。
【臨床意義】
1、原發性肝細胞癌的診斷與鑑別診斷。當AFP200ug/L,持續8周,ALT正常,排除妊娠和生殖細胞惡性腫瘤,則傾向於原發性肝癌的診斷,陽性率達80%以上。
2、少數肝硬化病例也有AFP增高,但都為一過性升高,持續時間大多不超過2個月。
3、某些生殖系統和消化道惡性腫瘤,尤其是拌有肝轉移時,AFP亦不見增高。
4、手術切除後或介入治療後,有效者AFP應降至25ug/L以下,若降低不多或降而復發,提示手術切除不乾淨或區域性有復發的可能性。
5、婦產科的卵巢內胚竇癌AFP明顯升高,不僅用於診斷,而且用於療效觀察和預後判斷。
6、用於鑑別正常妊娠與絨癌,後者不增高,先兆流產降低,預後不良的稽留流產,AFP偏高。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nic antigen,CEA)
【標本收集】
靜脈血2ml,不抗凝,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0-15ng/mL
【專案綜述】
CEA是一種糖蛋白,碳水化合物佔50%。從結腸直腸癌或培養的克隆癌細胞中分離的CEA分子量為180kDa。CEA是結腸直腸黏膜腺的正常組分,同時也存在於其他上皮如陰道上皮和腺體組織如胃小彎和汗腺。在結腸直腸黏液腺中,CEA合成在懷孕8-16週期間增加,且隨後保持穩定。既然CEA是各類上皮細胞的正常組份,而且其合成在胚胎組織中並不比成人組織中高,所以“癌胚”的說法是錯誤的。
最高濃度的CEA主要見於原發性結腸直腸癌及其肝轉移灶中。其濃度較正常結腸直腸黏膜腺中高出500倍。CEA也會在其他腫瘤例如胃癌、乳房癌、肺癌中上升,但在肺癌中CEA濃度明顯要比結腸直腸癌中低。在mRNA水平的表達,CEA在正常結腸直腸黏膜腺中與結腸直腸癌中無明顯差別。但為什麼CEA在結腸直腸癌中高於其他正常黏膜組織,這仍未能完全解釋。
一種原因是在腫瘤的腺體中可能殘留有CEA陽性細胞,也可能是由於結腸直腸癌時CEA家族表達失控所致。由於不同族之間的相互反應,CEA不同族的不穩定合成之間由於相互反應而聚合。
【臨床意義】
年長或吸菸者血清中平均CEA濃度稍高於年輕人或不吸菸者。非惡性的情況下,以下疾病常可引起CEA增高: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結腸直腸炎症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直腸炎,憩室炎以及肺炎等。
CEA用於鑑別診斷的價值有限,因為在臨床類似於結腸直腸癌的非惡性病患者中陽性率過高。在胰腺癌中,CEA通常在晚期才有異常,CA199要優於CEA。大部分甲狀腺髓樣癌患者血清CEA濃度上升,而五肽胃泌素激發試驗後測定降鈣素更為敏感和特異。在其他一些未轉移的原發腫瘤中,由於靈敏度和特異性的限制,CEA不適合用於鑑別診斷。
在肝腫瘤的鑑別診斷中,除影象學檢查外,CEA可作為一種附加手段,尤其是連續測定時。約一半的結腸直腸癌、胰腺癌並拌有肝轉移的患者血清CEA水平高於參考範圍上限的8-10倍,6%的原發性肝癌患者CEA濃度可達此水平。非惡性的肝疾病中極少見此種情況。
在結腸直腸癌中測定CEA作為預後指標,還能用於診斷手術後有無癌組織殘留。在一定的腫瘤分期(TNM分期)範圍內,術前CEA濃度可作為預測值。一般而言,CEA濃度高的腫瘤預後較差。若欲區分增高CEA是由原發性腫瘤引起還是由遠處轉移引起,可在術後隨訪中通過連續(術後每隔6-8周)測定CEA而判斷。術後CEA沒有降到參考範圍內反而上升,高度預示可能殘留癌組織。
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125,CA125)
【標本收集】
靜脈血2ml,不抗凝,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0-30.2U/mL
【專案綜述】
CA125系Bast等人於1983年用卵巢漿液性乳突囊腺癌細胞系OVCA433免疫BALB/c小鼠經與骨髓瘤細胞雜交得到的一株單克隆抗體,該抗體識別的抗原稱為CA125。CA125結構成分主要為高分子糖蛋白複合物,不穩定,分子量在20-100萬之間,對卵巢及生殖系統腫瘤有重要診斷價值,對胰腺癌、肺癌、肝癌、直腸癌的診斷也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正常人組織中CA125含量很低。CA125的主要用途是協助診斷卵巢癌,估計療效和監測病程;還可作為CA19-9之後的胰腺癌診斷次選標誌物。但對其他惡性疾病的臨床靈敏度和特異性較低。
【臨床意義】
CA125適用於對接受治療的卵巢癌病人進行治療評估和病程監測。術後CA125水平與腫瘤體積相關,可以作為臨床表現的預後提示。據報道,CA125超過35U/mL的病人復發的危險性最高。
據文獻報道,在二探術之前,CA125水平大於35U/mL 的病人很可能在手術時存在腫瘤,或者以後復發疾病。但是,在二探術之前CA125水平小於35U/mL並不能確定病人不存在剩餘腫瘤。在二探術後測定的CA125水平為臨床提供了相當有效的提示。
連續測定CA125水平可以反應疾病進展或好轉。CA125的變化率也具有高預後性。CA125水平的快速下降提示患者對治療有積極良好的反應。在初期化學療法的第三療程後升高的CA125水平則提示預後不良。
作為一種診斷方法,單獨檢測CA125水平不足以確定疾病存在或疾病程度。惡性盆腔腫塊病人手術前的CA125水平不能提示有關腫塊直徑或組織學分級的任何資訊。但在絕經後的女性病人中,結合超聲波掃描術和CA125水平檢測,可以區分良性盆腔腫塊和惡性盆腔腫塊。
某些處於良性病症狀態(如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月經、妊娠的頭三個月)的病人,也會出現CA125升高。在1-2%的健康獻血者中,也發現存在升高的CA125水平。
癌抗原15-3(Cancer antigen15-3,CA15-3)
【標本收集】
靜脈血2ml,不抗凝,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0-32.4U/mL
【專案綜述】
CA153是轉移性乳房癌患者病程監測的有價值的指標。由於CA153的檢測對於區域性病變的臨床敏感度太低,而且在良性乳房疾病和其它器官的癌症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CA153的水平升高,因此並不適合作為篩選和診斷指標。
【臨床意義】
CA153是高濃度多型糖蛋白,屬於粘蛋白類,是MUC-1基因產物。轉移性乳腺癌通常與癌症有關的迴圈抗原(如CA153)有關。在工業化國家,每10個婦女中預計有1人在一生某個時候會診斷患有乳腺癌。在美國,1997年估計新增184600例乳腺癌,預計44700例乳腺癌死亡。
大多數最新診斷為乳腺癌病症的婦女只顯示侷限性病灶(5年存活率是96%),42%診斷為乳腺癌的婦女有乳腺外疾病,對於這些婦女,侷限性病灶婦女的5年存活率是76%,而有遠端轉移的婦女的5年存活率是20%。大多數乳腺癌死亡是由於疾病發展和擴散引起的。儘管乳腺癌有眾多治療方法,但大多數乳腺癌通常沒有特效藥,要求二線和三線的治療控制。
利用迴圈腫瘤標誌物(如CA153),可監視治療反應和顯示上述疾病狀態,是治療以上病人的有效手段。由於CA153水平變化與臨床狀態之間存在直接關係,因此通過連續測定方法監視疾病過程和治療反應是最有效的手段。在已知有轉移的病人中CA153水平降低說明治療有效;反之CA153水平升高則說明治療受到抵抗,病情有進展,需要進一步臨床評估和正常監視。
近來已經證明,當沒有臨床疾病證據和病人的CA153水平升高到正常上限以上時,是疾病復發的早期指徵。在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症狀緩解病人的血清中,CA153升高水平為復發提供了83.3%的陽性預報值,在臨床確定疾病復發之前的前導時間平均為5.3個月。
糖鏈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CA19-9)
【標本收集】
靜脈血2ml,不抗凝,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0-37U/mL
【專案綜述】
CA199是唾液酸乳N巖藻戊糖II有關的低聚糖,系腫瘤病人血清中的一種類粘蛋白成分,分子量500萬,在鹼性條件下37℃放置5小時含量甚微。CA199是既無腫瘤特異性又無器官特異性的抗原它主要用於胰腺、肝膽和胃癌患者的早期診斷、治療的監測和檢測癌症的復發。
【臨床意義】
CA199是一種與腫瘤相關的抗原,該抗原可以與人結腸癌細胞系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起反應。儘管該抗體來自與結腸癌細胞系,研究表明CA199在診斷和治療胰腺腫瘤方面比結腸腫瘤更有效。與其它血清學指標比較,CA199同樣也是更敏感和特異的胰腺癌標誌物。
在正常病人或良性疾病病人的血液中發現存在非常少的抗原,但大多數胰腺癌病人的CA199水平卻出現升高。儘管CA199水平升高並非胰腺癌的突出特徵,但CA199測試是目前區分良性胰腺疾病與惡性胰腺疾病唯一最有效的血液測試。
當CA199檢測與影像學分析(如超聲波掃描術或計算機X線斷層造影[CT])結合時,獲得了更高的診斷靈敏度。該結合適用於診斷被懷疑患有胰腺癌的病人(儘管影像學分析的結果為“陰性”或“不確定”)。
胰腺切除術是否成功和手術後預後可以利用血清CA199水平來評價。Steinberg發現,在CA199水平大於1000U/mL的病人中,96%的腫瘤是不可行手術的。手術後CA199水平正常的病人比不正常的病人存活時間更長。在X射線照相或臨床調查結果之前,連續測定的CA199水平可用於預測疾病復發情況。
CA199也可以用來檢測膽管、肝細胞、胃、結腸、食道和非胃腸道腫瘤(但該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少)。CA199最有效的還是作為胰腺癌的標誌物。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n ,PSA)
【標本收集】
靜脈血2ml,不抗凝,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0-4.0ng/ml
【專案綜述】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是Wang在1979從前列腺組織和精漿中提出的一種糖蛋白,分子量為33,000。PSA在免疫上不同於前列腺性磷酸酶(PAP),不具有水解磷酸酯的功能,其生理作用尚未完全弄清。PSA產生於前列腺腺管上皮細胞,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血清PSA含量升高僅見於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以及相鄰泌尿生殖組織炎症。
【臨床意義】
患前列腺癌時有一定比例的患者PSA水平明顯升高,故檢測血清中PSA對病情的預後有一定的臨床價值,當病情緩解時,血PSA水平下降,當病情惡化時,PSA水平增高。慢性前列腺炎和單純前列腺肥大有時可出現輕度升高,此時應密切結合臨床,綜合判斷。
複合前列腺特異性抗原(complexed Prostate specific antign ,cPSA)
【標本收集】
靜脈血2ml,不抗凝,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0-3.6ng/ml
【專案綜述】
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是單鏈糖蛋白,通常發現存在於覆蓋前列腺腺管和腺泡的上皮細胞的細胞質中。PSA是包含240個氨基酸的中性絲氨酸蛋白酶,該蛋白酶參與精液凝塊的分解。PSA存在於具有正常,良性增生和惡性前列腺組織的男性血清中。PSA與各種各樣的蛋白酶抑制劑複合,主要存在於迴圈系統內。可檢測的最普通形式的複合PSA(cPSA)結合在ACT(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上。
當與其他診斷指數結合應用時,cPSA可有效確定治療後的殘餘腫瘤和早期復發。前列腺癌患者的cPSA水平升高,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後,cPSA水平通常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臨床意義】
CPSA可以協助前列腺癌的臨床診斷和患者療效的觀察。其血清水平的升高早於臨床診斷3-5年,約63-71%器官局灶性癌變病人可以被檢出,相比之下,膀胱鏡僅有33%的檢出率。80%以上的經cPSA篩選試驗檢出的前列腺癌患者具有臨床徵候,病人生命已受威脅,需提供治療。
賀二腫瘤蛋白HER-2/neu
【標本收集】
靜脈採血2ml,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化學發光法:〈12.7ng/ml。
【專案綜述】
HER-2/neu癌基因(erB-2)編碼是一種分子量位185000道爾頓(p185)的蛋白質。該種癌基因屬於鉅細胞內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細胞表面受體屬,與內皮生長因子受體(erB-1)具有一定的結構相關性。HER-2/neu癌基因與其他蛋白質區,跨膜區和細胞外區(ECD)組成。
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有報道稱HER-2/neu癌基因與其蛋白質產物在乳腺癌的發展和轉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發現,暴露於細胞外的ECD是一種糖蛋白,通常為p105,分子量在97-115道爾頓之間。大量報道顯示,ECD可見於正常個體的血液中,而在轉移乳腺癌患者的血液中出現升高。此外,HER-2/neu蛋白在各種其它上皮源性型別的腫瘤中也有過度表達,包括肺,肝細胞,胰腺,結腸,胃,卵巢,宮頸,膀胱癌。
【臨床意義】
HER-2/neu是一種與癌的生物學直接相關的腫瘤蛋白,25-30%患有乳腺癌的女性HER-2/neu出現過度表達。HER-2/neu在癌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HER-2/neu在血清中的過度表達是預後較差的提示。HER-2/neu水平越高,疾病惡變更為迅速,腫瘤負荷更大。對於HER-2/neu過度表達的乳腺癌患者,應採用Herceptin進行治療。
心肌標誌物檢測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標本收集】
靜脈採血2ml,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化學發光法:〈5.0ng/ml。
【專案綜述】
已知CK含有兩個亞單位,及M和B。由這兩個亞單位組合成3種同工酶,即CKMM、CKBB和CKMB。
【臨床意義】
CKMB幾乎只存在於心肌內,與總CK相比,CKMB是心肌損傷更為敏感和特異的指標。腦和骨骼肌疾病,CKMB不升高。開胸術、肌肉注射藥物、創傷、非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中風、腫瘤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總CK可增加至正常人的20倍,而CKMB不升高。
因此,對疑有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CKMB的測定可提供一種最精確的酶學指標。急性心梗後5小時即可出現明顯的MB帶。36小時後MB陽性率可達100%,故對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診斷有價值。MB大幅度增加提示心肌梗塞面積大、預後差。
肌紅蛋白(MYO)
【標本採集】
靜脈採血2ml,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化學發光法:〈110ng/ml。
【專案綜述】
肌紅蛋白分子量為17,500,是橫紋肌組織特有的一種單體血紅蛋白,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當心肌或骨骼肌受損時,會從受損肌細胞中釋放入血。
因此,血清肌紅蛋白測定常用於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診斷指標。肌紅蛋白是一種含有亞鐵血紅素的低分子色素蛋白,在心肌和骨骼肌中生成,其亞鐵血紅素與氧呈可逆性結合,在局部發揮貯存和輸送氧氣的功能。肌紅蛋白在心肌組織中的含量為1.4mg/g心肌,在骨骼肌中肌紅蛋白佔肌肉蛋白質總量的0.1-0.2%,平滑肌細胞不含肌紅蛋白。
【臨床意義】
在急性心肌梗塞時發生心肌缺血壞死,細胞通透性增加,由於肌紅蛋白的分子量僅為17,500,遠小於CKMB和AST等酶分子,因此更易釋放進入血迴圈,從而成為急性心肌梗塞最早的診斷學指標。一般情況下,肌紅蛋白在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後1-3小時已開始升高,4-12小時達峰植,肌紅蛋白可高於正常人的7倍,12小時開始下降,24小時大致可恢復正常。因此該專案對急性心梗的陽性率可達92%,而24小時後的陽性檢出率僅為40%。
肌紅蛋白還可以作為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療後再灌注情況的監測指標。若溶栓術後1-2小時內肌紅蛋白的濃度超出溶栓術前的4倍,則提示成功再灌注。
肌鈣蛋白I(cTnI)
【標本採集】
靜脈採血2ml,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化學發光法:〈1.5ng/ml。
【專案綜述】
肌鈣蛋白存在於橫紋肌細肌絲的原肌凝蛋白的雙螺旋結構上,是一個由三個單鏈多肽組成的複合物:肌鈣蛋白I(肌球蛋白ATP酶抑制單位)、肌鈣蛋白C(鈣離子結合單位)和肌鈣蛋白T(原肌球蛋白結合單位),肌鈣蛋白與肌漿鈣離子、原肌凝蛋白一起調節肌肉的收縮。
肌鈣蛋白I可分為三種類型:心肌型、慢收縮骨骼肌型和快收縮骨骼肌型。3種類型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每一型都有各自特異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編碼。心肌型肌鈣蛋白I的N端另有26個額外的氨基酸殘基是骨骼肌型所沒有的。因此,cTnI具有100% 的心肌特異性。
【臨床意義】
心肌損傷的特異性指標:心梗發生後4-8小時即可出現升高,12-16小時達到峰值,5-9天回覆到基礎水平。cTnI升高程度及持續時間與心肌損傷程度和壞死麵積呈正相關。心梗後cTnI水平升高出現時間比肌紅蛋白遲與CKMB相似,但回覆基礎水平的時間遠比肌紅蛋白和CKMB長,這對入院時已過高峰期及不典型患者的鑑別診斷非常有價值。連續檢測cTnI有助於判斷血栓溶解和心肌再灌注。
同型半胱氨酸(HCY)
【標本採集】
靜脈採血2ml,分離血清進行測定。
【正常參考值】
化學發光法:〈5.0-13.9umol/L。
【專案綜述】
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約70%與白蛋白結合,為結合型。其餘的遊離型則重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鍵結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的以還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於血漿中。
【臨床意義】
近年來,同型半胱氨酸在臨床上的應用主要作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肌梗塞的危險指標,它的濃度升高程度與疾病的危險性成正比。另外,根據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特點,VB12p葉酸缺乏症以及遺傳性N5甲基四氫葉酸轉甲基酶p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缺陷也與同型半胱氨酸濃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但這些因素與心血管疾病的聯絡有待進一步研究。
1、以往主要用於同型半胱氨酸尿症和同型半胱氨酸高血癥的檢測和治療。
2、現用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評估。
3、近期研究已試圖探索HCY水平增高與患早老性痴呆p痴呆症和神經導管缺損疾病風險性和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4、HCY與其它多個危險因素並存對疾病可能造成的綜合影響。冠心病通常無症狀,檢測風險因素十分重要,諸多風險因素如高膽固醇已確認為可獨立引起心臟疾病的風險因素,HCY近年也被確認為獨立風險因素。1999年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對高危人群進行HCY篩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