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痛是極為普通的病,“十人九腰痛”就說明其廣泛性;腰背痛又是極為辣手的病,“病人腰痛、醫生頭痛”說明漫漫求醫路之艱辛。腰背痛發病率僅次於感冒,屈居第二。但其病殘率卻比感冒嚴重得多。我院骨科門診腰背痛就診率高達40%。
(一) 病因:
腰背痛病人引發原因眾多,今天來看,有以下幾條(傷/寒/靜/復):
(1)長期不正確工作姿勢和不良的生活環境,特別長期不斷地重複彎腰、直立這一動作,造成肌肉組織缺血、缺氧、變性、肥厚、刺激神經末梢引發痛疼。如礦工、農民。
(2)不徹底、不及時治療搬拾重物不協條而引發的腰肌損傷。
(3)久坐之人腰背肌、臀肌持續緊張。如玩麻將、看電視、打電腦、久讀書、有車族、坐沙發、睡(席)夢思、織毛衣;久穿高跟鞋者,骨盆輕度前傾、腰後伸、迫使腰背肌持續緊張;有職業習慣者。如會計、教師、文祕、車工。
(4)環境寒冷、潮溼者:如工作、生活環境寒冷、潮溼者;以及露臍裝、露腰裝、冬天裙裝等。
(5)有吸菸、嗜酒等不良嗜好者,其對血流的改變多有報道。
(二) 腰背痛臨床表現:
腰背痛最常見原因是沒有器質病變的腰肌勞損、背肌筋膜炎等。酸、脹、困、痛多在背部、腰骶部。受涼、陰雨、起床、勞累加重;休息、稍微活動、改變體位、輕叩可減輕。壓痛散在。有時痛疼可反射或牽涉到頸、肩或臀及大腿部。
(三) 鑑別:
腰背痛鑑別診斷:
在腰背痛中,以腰背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還有器質性病變的病例應嚴格區分出來,其去除病因後痛疼可止。否則貽誤治療。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痛+腿痛且過膝)、腰椎管狹窄(腰腿痛+間歇性跛行)胸椎管狹窄(背痛+高位不全癱)、脊髓外腫瘤(截癱+上升性感覺喪失)、胸、腰椎間隙感染(劇痛+持續+頑固)、胸、腰椎結核(胸、腰僵+膿腫)、梨狀肌綜合徵(臀疼+坐骨神經痛)、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症(3橫突疼+大腿痛)、腰椎骶化(腰痛+/腿疼)等。
(四)治療:
正確評價腰背痛的保守治療:
(1)及時正確去除工作、生活中不正確姿勢、習慣及不良嗜好。
(2)急性期可臥床休息2周以內。
生物力學研究證明,半Fowler臥位(仰臥將雙髖雙膝屈曲,膝下墊薄枕)或側臥位屈膝屈髖並將一枕頭墊於兩腿之間,能明顯解除椎間盤和腰肌的張力;俯臥位不可取。
慢性腰痛者不宜臥床。
(3)牽引:其機制和效果至今缺乏科學結論,但卻廣泛應用於臨床。急性期,把病人固定在牽引床上休息,輕而持續牽引可使肌肉鬆馳,解除痙攣,解除椎間盤內壓。但慢性腰痛經系統文獻學習,認為無效。
(4)按摩是傳統治療腰背痛方法,合適的手法可短期緩解痛疼、鬆解肌肉痙攣及被動活動關節,有短期效果。對慢性腰背痛的長期療效尚有爭議。
(5)鍼灸能“疏通經絡”“理通氣血.”。
(6)物理療法:其範圍很廣,有冷、熱、聲、光、磁場、機械等,是各種療養院主要治療手段。
(7)經皮電刺激:經皮神經(穴位)電刺激鎮痛作用和方法,效果確實、常用。
(8)封閉療法:區域性封閉對侷限性腰背痛有“針到病除”效果,其既是診斷又是治療,應用廣泛,效果很好。
(9)圍腰:其既可制動,也能緩解痛疼,也可勒緊腹壁增加腹壓,防治腰椎前屈,共同起支撐腰椎作用。但久用可致腰肌廢用性萎縮。
(10)慢性腰背痛的腰背肌鍛鍊是一勞永逸的希望工程(對單純性腰椎體壓縮骨折前2周又是復位的最好方法),他對於腰背肌慢性勞損(退變)是最根本的治療措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