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死亡,部分可以完全治癒
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即稱為淋巴瘤,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增高,目前已知的淋巴瘤有近70種病理型別,大體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除了指甲、毛髮、牙齒外,其他任何部位均可發生淋巴瘤。臨床以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為特徵,常伴有發熱、盜汗、消瘦、肝脾大,晚期有貧血、惡病質等表現。但是,得了淋巴瘤並不意味著死亡,因為,80%以上的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治癒,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率也達到了50-60%。
張主任第一次見到林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年僅35歲的林被診斷為胃B細胞淋巴瘤,他走訪多家醫院,但結論無一例外地給他下了死亡通牒。林滿臉愁容的說:“每家醫院都說我只能活半年,我還想到你們這來試試。”張大夫說:“自體骨髓移植可能會治癒你,但需要你的配合。林此時彷彿看到了生的希望,連連點頭答應。經過醫務人員的努力,骨髓移植手術順利的完成了。但老天爺似乎有意在考驗這個心靈脆弱的男子,半年後,病情復發了,林的頸部不僅長出了新的腫塊,而且這次來的更加凶猛。林的精神幾近崩潰,眼神裡滿是憤怒和哀怨,張大夫耐心地與他交流、溝通,鼓勵他繼續與病魔勇敢抗爭。醫生給他制定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經過全體醫務人員的努力和林的配合,他終於神奇的再次康復了。
時光荏苒,10年後,當年的張大夫已經成了張主任。科裡舉辦'骨髓移植治癒患者座談會',現在的林已經成了一名企業家,會上他吟詩作賦,讚頌白衣天使們讓他得以重生。2009年6月11日,我國央視著名主持人羅京因患淋巴瘤病逝,林打來電話,聲音急切:“張主任,我和他得了一樣的病,您為何不去給羅京治病呢?我們都還想在電視上看到他。”恰在此時,電臺記者正邀請張主任做“揭祕淋巴瘤”的科普節目,林欣然同意配合。在節目中,林動情的和大家分享著自己的故事――當年以為很快就要離開這個美好世界,那時才女兒剛剛3歲。現在他抱著3歲的外孫女,依然能幸福得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生......
2011年9月17日,林邀請曾為他治療過的醫務人員共度中秋節。席間,林激動地說:“是你們救了我,今後我也要用一顆善心去幫助更多的人……”醫務人員也感概:“這是一次特殊的聚會,抗擊淋巴瘤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山西大醫院淋巴瘤科的病房,環境優雅,一位年僅20歲的陽光女孩麗麗被診斷為骨淋巴瘤,她已經躺在病床上10個月了,活潑開朗的她變得鬱鬱寡歡。她的痛苦讓醫務人員心痛,張主任給她設計了最佳的治療方案,一年後,她站起來了,愛畫畫的她邁著輕盈的步伐在感恩節那天為主任送來了自己描繪的圖畫……已年過8旬的廖老師是位老知識分子,30年來,身患5種腫瘤的她一直沒有倒下。2011年,她患的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復發了,經過張主任多年對老年淋巴瘤獨特且溫和的創新療法,廖老師再次被治癒!現在,作為金牌宣傳員的廖老師,總是誇獎這裡醫生好護士棒,環境優雅,更是義務幫助那些有心理障礙的病友,她自豪的說:“我還要活到90歲,還要像航天員一樣上太空。”
張主任曾治療過上萬名淋巴瘤患者,其中有很多已經治癒。他們有的結婚生子過著幸福的生活;有的下海經商成為企業家;有的成為社會精英出國深造;有的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甚至被提拔升遷……張主任經常說:淋巴瘤並不可怕,只有醫患攜手才能戰勝它,只要擁有堅定地信念,奇蹟就會出現。
張主任語:
1、不同的淋巴瘤亞型有不同的治療手段,病理是診斷的金標準。
2、前沿性學科技術、規範化治療方案、個體化治療手段+人文綜合治療特色,是山西大醫院淋巴瘤科探尋淋巴瘤治療的新型模式。
3、患者願意主動和醫生做朋友;既是對醫生技術水平的最佳認可;更是對醫生醫德人品的最好認同;還是共同對付淋巴瘤的有效聯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