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乳餵養的意義:(雙向)
1、母乳是嬰兒最適宜的營養品,乳汁是富含嬰兒發育所必需的各種寶寶營養成分:如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糖類)、礦物質(無機鹽類)及各種維生素。
2、母乳中(特別是初乳)含有大量抵抗病毒和細菌感染的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嬰兒抵抗疾病的能力。母乳餵養的孩子一般來說抗病能力強,很少得病,這是任何乳品都無法替代的。
3、母乳餵養可以減少母親患乳癌、卵巢癌和骨質疏鬆症的機率,同時可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有利於產後康復。對於愛美的媽媽們來說,母乳餵養還可以幫助你消耗多餘熱量,幫助恢復身材。
(母乳是初生嬰兒理想的食物。目前主張產後立即餵奶,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半小時內就可讓母親餵奶,這樣既可防止新生兒低血糖又可促進母乳分泌。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嬰兒至少喂滿4個月的母乳。)
每年5月20日是中國的母乳餵養日。每年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意義在於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援母乳餵養,創造一種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
二、哺乳中遇到的問題:
1、產後乳汁不足。餵奶前乳房無脹感,無噴乳反射,寶寶吃奶週期短,寶寶因進食不足出現哭鬧等。
2、乳頭皸裂。由於寶寶吸奶力量大、感染、護理不當等引起。可見乳頭有血泡、破潰、結痂、餵奶時疼痛劇烈。許多媽媽因此停止哺乳。若發現乳頭破裂,哺乳時乳頭刺痛,伴乳汁鬱積或結塊,乳房區域性腫脹疼痛,皮色不紅或微紅,面板不熱或微熱的情況則很可能是乳腺炎早期的表現,要高度重視。
3、急性單純性乳腺炎。(出現原因有哺乳方式、時間不正確、乳頭皸裂、外傷等) 初期,因乳汁的淤滯,靜脈和淋巴的迴流不暢,乳房區域性出現邊界不清的硬結、腫塊,乳房脹痛明顯。繼之出現區域性面板紅、腫、熱、痛,硬結明顯,觸痛加重,病人寒戰、高熱、頭痛、等全身中毒症狀。如觸及腫塊波動感即膿腫形成,應切開排膿。
三、處理原則
中醫治療的特色:(我科有一套完備的針對產後乳房疾病治療方案,詳述如下)
1、產後乳少:中醫認為乳少原因多為產後氣血虧虛所致。中醫通過調理產婦脾胃功能,以益氣養血、通乳為原則運用中草藥進行調理;同時配合排乳按摩,通過刺激與乳汁分泌相關的穴位結合乳房區域性按摩起到刺激乳汁分泌的作用。操作過程中並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飲食指導等。通過臨床實踐表明,效果明顯。
2、乳頭皸裂 : 中草藥口服劑外敷效果明顯,不影響哺乳。
3、急性乳腺炎:(從中醫角度分析,乳腺炎的病因分為3種,乳汁鬱積;這是中西醫統一的一點;肝鬱胃熱:哺乳期情志不調暢,或產婦產後過食肥甘厚膩等;感受外邪:產後產婦免疫力低下所致。)
乳汁淤積是根本。出現乳汁淤積時,及時正確的排乳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乳汁淤滯於乳絡等部位會引起區域性腫脹、硬結、疼痛劇烈,有些產婦因疼痛停止哺乳。針對本病,中醫治療強調早期以通為用,以消為貴。(治療方案有以下五種)
(1)排乳 乳汁的淤積是發病的重要因素,出現乳汁淤積時,要及時正確的排乳。手法按摩乳房既能疏通乳絡,又能消腫、散結,促進氣血執行以暢通乳腺導管,達到通則不痛之效。同時手法按摩是一種無放射、無創傷、無副作用的自然保健療法,既有科學性,又有實用性,見效快。(我科有專業排乳醫務人員,排乳手法熟練、規範,療效顯著,平均每天處理3-5例患者,受到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2)中草藥治療 辨證運用通乳絡、疏肝理氣、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類中藥水煎服,進行全面調理治療,不影響哺乳。
(3)中藥外敷 安全有效,副作用少,有消腫散結之功。區域性用藥,不影響哺乳。
(4)微波理療 有消腫、止痛、通絡之效。
(5)心理疏導 操作過程中與患者進行溝通,消除患者對乳腺炎的恐懼,對哺乳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糾正,進行心理疏導。
(現在乳腺門診因產後乳汁不足和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而來就診的患者不斷增多,部分患者事實上並非真性乳少,而是由於乳管堵塞、乳汁排出不暢而引起,經使用排乳手法配合中醫特色治療,患者乳汁量逐漸增多,達到哺乳的要求。急性乳腺炎治療後如排乳通暢,腫痛減輕,發熱漸退,則預後較好;否則便易化膿,易引起乳漏,遷延時日,預後較差。所以早期出現乳汁淤積時,應給予及時、正確、規範的處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