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煮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和用藥安全。正確的服藥方法也可以減少不良刺激,以發揮更好的藥效。
1、煎藥用具
煎煮用具與藥液質量密切相關,史有記載,“銀為上,磁者次之”,不主張用錫、鐵之類的鍋煎煮。目前,一般認為煎藥宜用砂鍋、瓦罐,忌用銅、鐵、鋁鍋。
其中,砂鍋受熱均勻,導熱和緩且性質穩定,不易與中藥內所含化學成分起變化,故為首選。有些藥物遇到銅、鐵等金屬後會發生沉澱,且此類金屬化學性質活躍,極易與中藥內所含的鞣質、甙類等成分起化學反應,輕則使藥液變色,重則破壞有效成分,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2、煎藥方法
(1)煎煮火候
煎藥有“武火”“文火”之分。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迅速的火候謂武火,也稱急火;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緩慢的火候稱文火,也稱慢火。一般先武后文,即開始用急火,煎沸後改用慢火。
(2)煎煮方法
由於藥物的性味功能和治病的要求不同,中藥煎煮的時間和方法亦有區別。一般說,煎煮前要用涼水浸泡最少30分鐘,根莖、果實浸泡時間更應長些,花、草、葉浸泡時間可略短,這樣可使水分逐漸滲入藥內,藥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溶解,就可使藥物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加水以淹沒藥面1-2cm為宜。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一般煎藥時間為:第一煎30分鐘;第二煎20分鐘;如有特殊需要第三煎者則以10分鐘為宜。
需說明的是,煎煮時間要從藥液煮沸後開始計時。脾胃虛弱者選用滋補藥時宜用文火久煎,對質地堅硬的貝殼類、礦物類藥物宜先煎20-60分鐘,氣香易於揮發的藥物宜採用後下,煎5-10分鐘即可。
另外,煎藥不宜頻頻攪動,一方面會使鍋中的溫度喪失過多,不利於中藥有效成分的溶出,另一方面會使某些藥物中的易揮發成分大量揮發,影響藥物的療效。
大約10分鐘左右翻動一次即可。治胃病臨床用藥,一般用文火水煎2次,共取汁300mL,煎液去渣濾淨,混合後分2次服用。
3、服藥方法
胃病患者服藥均以溫服為宜,藥液溫度在40度左右,以減少冷熱對胃腸的直接刺激。服藥方法及時間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中草藥一般分2次溫服。我們推薦的服藥方法有兩種:一是在早、晚飯後2小時服藥,如9:00、21:00;二是晨起空腹及睡前服藥。可根據個人體質、病情及生活規律適當調整服藥時間。特殊情況應遵醫囑。
部分患者平素食量很小,甚至飲水稍多都出現飽脹,堵悶等,加之一些中草藥煎劑有特殊味道,服藥後病人可出現上腹不適、噁心等,對此,建議改為小量多次服藥,分3次服用,如9:00、14:00、21:00,並在煎藥時加3-5片生薑,多能緩解。
對於病情較重者,如癌症或嘔吐患者,可調整為每天服藥5-6次,如9:00、11:00、14:00、17:00、21:00,減少每次服藥量,一天1劑藥服完即可。
對於中成藥的服用,我們一般主張在飯後半個小時服用,因為飯前服用,容易影響飲食。一般來說胃病患者本來食慾就不好,在飯前吃了幾種藥之後就吃不下飯,不吃飯營養就跟不上,使疾病更不容易恢復,所以我們還是建議在飯後服用中成藥,在不影響正常飲食的情況下服藥。對於有刺激性的藥物更應在餐後服用。
4、服藥療程
胃病多病程較長,病機複雜,常見寒熱虛實兼夾,其治棘手,絕非二三診所能奏效。胃病的治療多療程較長,且中間易於反覆。因此,一定要按療程服藥。
在治療過程中,堅持一個“守”字,而不亂更方,藥既中病,當守方守法服用,正如近代名醫嶽美中所云:“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不可因短期療效不著而改弦易轍。
對於普通的慢性胃炎來說,如淺表性胃炎,用藥治療一般在4-6周,如伴有膽汁反流或出血糜爛等,治療時間相應較長,一般在6-8周。
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服藥時間也在6周以上。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因病情輕重的差異,療程也有差別,其中潰瘍面≤2cm單發的十二指腸潰瘍,潰瘍癒合在6周左右;潰瘍面>2cm或多發的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或是複合型潰瘍(胃及十二指腸均有潰瘍),服藥時間應延長至8周。
當胃黏膜上皮遭到反覆損害後導致黏膜固有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時,即出現了萎縮性胃炎,因其臨床表現不規律,缺乏典型症狀,故需胃鏡乃至活檢才能明確診斷。對於萎縮性胃炎的治療,特別是在伴有腸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時,服藥時間相對較長。
目前,大多數的學者認為胃黏膜固有腺體的恢復需要3個月(即3個月為一個療程),臨床一次治療一般需2-3個療程(6-9個月)。而對於胃癌術後的患者,則應堅持按需服藥。
此外,當病情穩定後,我們建議逐漸減少藥量,而不驟停。如慢性胃炎患者,經服藥治療,胃脘不適、噯氣等臨床症狀基本消失後,即可減少服藥次數或服藥量,鞏固治療2周左右。
可將原來1日1劑的中藥湯劑,改為2日1劑,可在每天晚上服用1次,而早晨不服;或是服藥次數不變,減少藥量,每次服用原來藥量的一半。
有時在恢復過程中,因某些因素的刺激,如飲食不當、情志影響及天氣變化等,出現病情的反覆,應靈活掌握,適當延長服藥時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