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糖尿病科 主治醫師 馬建紅

  在糖尿病眾多併發症中,糖尿病合併下肢血管病變是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它是指糖尿病合併粥樣硬化引起的下肢動脈疾病,多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引起下肢疼痛、麻木、發涼、潰瘍,壞疽、糖尿病足、繼發感染、甚至截肢等嚴重後果,是糖尿病人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糖尿病病程5年,有五分之一以上合併下肢血管病變;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有三分之二合併下肢血管病變。糖尿病人下肢截肢率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高5-10倍。另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還常合併心肌梗塞,腦梗塞等嚴重病變,大大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
  那麼,糖尿病合併下肢血管病變有哪些表現呢?

        當您的下肢有發涼、發熱、麻木、針刺樣疼痛、觸電樣感覺等感覺異常;或者呈對稱性“襪套”樣感覺減退,對疼痛及冷、熱感覺不靈敏的時候;或者下肢發酸、乏力時,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合併了下肢血管病變。如果出現走較短的一段路程(一般幾百米或更短)就感到腿部疼痛、發酸,必須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再走,醫學上叫做間歇性跛行,就提示有較大血管病變引起的下肢缺血。當病變繼續發展,下肢缺血加重,不行走時也發生疼痛,稱為靜息痛,多出現在足趾及腳尖部位,平躺休息時和夜間疼痛加重,影響睡眠,多提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此外,本病還能引起下肢區域性營養不良,可見面板乾燥,彈性差,汗毛脫落,皮色蒼白或紫紅,趾甲生長緩慢、變形、肥厚、脆裂、失去光澤,小腿和足部肌肉萎縮等。當下肢缺血嚴重時,肢端可以發生潰瘍和壞疽,併發糖尿病足,長期不癒合。

  目前,本病的常規治療主要包括降糖、降壓、降脂、擴張血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對於下肢血管嚴重狹窄的,可採用下肢血管介入療法。近年來,幹細胞移植技術也逐漸應用,有部分病人接受了這種治療,其中有的效果也比較明顯,但是遠期效果還有待觀察。國際上還有下肢動脈加壓灌注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方法。如果下肢血管閉塞嚴重,採用以上方法潰瘍、壞疽不能癒合,或繼續加重的,就需要截肢治療。
  因為本病治療難度大,故糖尿病朋友應重視早期預防,平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基礎。糖尿病人應合理安排飲食和運動。不吃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散步、打太極拳行走、慢跑等運動,並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情。
  2、嚴格控制血糖、血壓是減緩下肢血管病變發生的有效手段,糖尿病人應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規律用藥,把血壓、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3、堅持戒菸,這可以使患者減少罹患血管疾病的危險。
  4、改善下肢迴圈.加強足部及小腿活動,經常按摩下肢,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5、注意保護腳。不要光腳走路,穿寬鬆、柔軟舒適、透氣性好的鞋襪;秋冬季節要注意保暖,防止凍傷;每天溫水泡腳10-15分鐘,泡腳時最好先由家人試好水溫,再把腳放進水裡,溫度以37-39℃為宜,以免燙傷自己的腳,出現潰瘍、感染等情況。不過度修剪趾甲,以免剪傷足趾;保持面板潤滑,防止皸裂;每晚睡覺前檢查足部有無創傷、感染,鞋子裡有沒有石子等異物,以免硌傷腳,難以癒合。

  6、積極治療腳氣,皸裂,足癬,甲溝炎等足部病變,避免形成糖尿病足。
  7、注意觀察面板彈性、顏色、溫度及區域性感覺異常,早期發現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徵兆。當您發現下肢有發涼、發熱、麻木、針刺樣疼痛、觸電樣感覺等感覺異常;或者呈對稱性“襪套”樣感覺減退,對疼痛及冷、熱感覺不靈敏的時候;或者腿部發酸、乏力;甚至有間歇性跛行、靜息痛時,應特別重視.,立即到專業醫療機構就醫,絕不能掉以輕心。
  8、定期檢查血糖、血壓、血脂、血流變、下肢血管彩超、肌電圖等,發現異常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診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