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aget’s病(又名溼疹樣癌)
腫瘤於主導管,向乳頭、乳暈方向生長,臨床易診斷,X線常無異常發現。
臨床表現:好發於中年女性,發病初期乳頭瘙癢,發紅,繼而出現乳頭乳暈溼疹,乳頭糜爛或呈裂隙狀;病情繼續發展可形成大片糜爛,面板病增厚,嚴重者可出現乳頭部分或全部如。
病理:乳頭乳暈的表皮記憶體在Paget細胞,是診斷本病的惟一根據。其細胞特點為:細胞大而圓,胞漿透明,胞核小。
X線表現:
1、乳頭乳暈改變:由於癌細胞浸潤,淋巴擴張,形成乳頭乳暈面板增厚;
2、乳暈後導管相增強,僵直;
3、乳腺內腫塊,一般少見,若有則小;
4、鈣化,易發生,多見於為泥沙樣,成簇或成片狀,乳頭乳暈內鈣化和沿乳暈後大導管分佈的鈣化是本病的特徵。
二、炎性乳腺癌
又名癌性乳腺炎或丹毒癌
臨床:常發生於較大的懸垂乳腺,病變發展快,範圍廣。常伴腋下淋巴結和遠方轉移。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炎性症狀。
1、以不伴鈣化腫塊最為常見,其他特點是:瘤體大,境界清,位於腺體邊緣、或呈小分葉狀、少數邊緣模糊、浸潤,密度高。
2、鈣化少見
3、侷限性緻密影
三、粘液腺癌
常見於絕經後婦女,年齡大,腫瘤生長慢,轉移晚。
病理:瘤體大,邊界清,形態不規則,切面呈膠凍樣;鏡下見間質內有豐富的粘液,癌細胞分隔成島狀,胞質內有小空泡,核小而圓,分裂少,深染,常偏於一側。
四、髓樣癌
好發年青人,瘤體大,常在4-6cm間,多居乳腺中央深部,呈球形右結節狀,邊界清,質軟,常見出血和壞死。
病理:癌細胞體積大,形態不一,呈膨脹性生長,胞質豐富,核大呈空泡狀,核分裂多見,淋巴結轉移少。
X線表現:
1、多見乳腺深部不伴鈣化圓形腫塊;
2、腫塊呈小分葉,浸潤邊緣;
3、腫塊呈等腺體密度;
特殊型別的乳腺癌
五、分葉狀腫瘤
是雙分化的纖維上皮性腫瘤。
臨床表現:少見,患者一般情況好,以40―59歲多見,腫瘤生長慢,病程長,多數單側乳腺單發,位於外上象限,觸診時可觸及腫塊巨大呈圓形或分葉狀,表面呈結節樣軟硬不一,邊界清,活動。
病理:腫瘤常分葉狀,質韌,界清,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或多種顏色相間,小者呈實性,大者可見囊腔,內有棕色液、血塊或膠凍樣物,癌灶內常有出血壞死或粘液樣變。
鏡檢:由上皮成分和豐富的間質細胞構成;根據間質細胞量、細胞異形和核分裂相多少,劃分為良性、惡性和交界性。
X線表現:主要依腫瘤大小而定
1、小型腫瘤多表現為邊緣光滑的圓結節影,密度均勻;
2、腫瘤大者表現為分葉狀外形,密度不均,但邊緣光滑;少見毛刺等惡性徵象;
3、鈣化少見 約佔8%呈粗大不規則或片狀鈣化;
X線判斷良惡性分型有困難,一般說來,腫塊直徑大於8cm 多為惡性,生長快,倍增時間短,惡性者為36天,良性為165―638天。
六、惡性淋巴瘤
惡性淋巴瘤比較罕見,佔惡性腫瘤0.12―0.53%。
臨床表現:乳腺惡性淋巴瘤的年齡分佈、症狀及體徵等方面,均與乳腺癌相似,主要主訴為乳腺腫塊。它有原發和繼發兩種。
X線表現:惡性淋巴瘤可表現為兩種型別,一種為結節型,另一種為瀰漫型
結節型表現為:圓形或其它型腫塊,邊緣可有不同程度毛刺或不規則,有時邊緣清,似良性。少面板受累。
瀰漫型:病變瀰漫,常累及乳腺四分一以上,邊界不清,多數伴有面板瀰漫性水腫、增厚。惡性者常有腋下淋巴結腫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