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李瑜霞

  腦出血俗稱腦溢血,是指原發於腦實質內的出血,故稱為自發性腦出血;高血壓性小動脈硬化和破裂是本病最常見的原因,故也稱作高血壓性腦出血。腦澱粉樣血管病、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血液病、凝血功能異常、腦動脈炎、藥物濫用、以及腫瘤和腦梗死為其他的腦內出血原因。自發性腦出血的出血部位以殼核最多見,其次為丘腦、尾狀核、半球白質、腦橋、小腦和腦室等。

   一般症狀:

  1、急性起病並出現侷限性神經功能缺損,一般可數小時內達高峰。個別患者因繼續出血和血腫擴大,臨床症狀進行性加重,持續時間 6-12 小時。

  2、除小量腦出血外,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意識障礙的程度是判斷病情輕重和預後的重要指標。

  3、頭痛和嘔吐是腦出血最常見症狀,它可單獨或合併出現。腦葉和小腦出血頭痛最重,少量出血可以無頭痛。頭痛和嘔吐同時出現是顱內壓增高的指徵之一。

  4、血壓增高是腦出血常見的原因與伴發病。血壓增高和心跳及脈搏緩慢同時存在,往往是顱壓高的重要指徵。

  5、腦出血者可出現癲癇發作,癲癇發作多為局灶性和繼發性全身發作。以腦葉出血和深部出血最多見。

  局灶症狀和體徵:

  局灶症狀與血腫的部位相關,但定位診斷準確性不如神經影像之結果。

  1、殼核出血:

  為高血壓性腦出血最常見的型別。多為外側豆紋動脈破裂所致。血腫可侷限於殼核本身,也可擴延累及內囊、放射冠、半卵園中心、顳葉或破入腦室。血腫向內壓迫內囊出現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對側輕偏癱或偏癱、感覺障礙和偏盲。急性期伴有兩眼向血腫側凝視,位於優勢半球可出現失語;非優勢半球可出現失用和失認,視野忽略和結構性失用。

  2、丘腦出血:

  丘腦出血若出血體積較大,按血腫擴充套件的方向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臨床綜合徵:向外擴張侵及內囊;向內破入腦室;向下侵及下丘腦和中腦背側;以及向上擴張侵及頂葉白質,因而出現各自的相應症狀和體徵。

  但臨床常見的臨床表現以多寡為序有

  輕偏癱或偏癱、半身感覺缺失、上凝視麻痺、瞳孔異常(瞳孔縮小和光反射消失)、失語、疾病感缺失、眼球向病灶側凝視(與殼核出血同)、偏盲和緘默。若血腫直徑小於2cm,限局於丘腦本身時,因血腫在丘腦內的定位而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

  因血腫在丘腦內的定位而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有:

  (1)前外側型:輕度的前額葉症狀、輕度的感覺和運動障礙。

  (2)後外側型:嚴重的運動和感覺障礙,以及瞳孔縮小和上凝視麻痺等,預後較差。

  (3)正中型:急性期出現意識障礙,急性期過後隨以前額葉徵,如主動性降低和注意力及記憶力障礙。(4)背側型:表現為頂枕葉徵,優勢半球可出現失語,非優勢半球可出現圖形記憶障礙。

  3、尾狀核出血:

  尾狀核區出血,多見於尾狀核頭部,極易破入腦室,所以最多見的臨床表現為急性發病的頭痛、嘔吐、頸僵直等腦膜刺激徵,並伴有一定程度意識障礙,短暫性近記憶力障礙,臨床上難與蛛網膜下腔出血鑑別。另外,還可出現短暫性對側凝視麻痺,對側輕偏癱和短暫性偏身感覺缺失。偶可見同側Horner綜合徵,這些症狀於出血向下和外向擴延時多見。偶可見出血從尾狀核頭部擴延至丘腦前部,臨床表現為突出的短暫性近記憶力障礙。

  4、腦葉出血(Lobar hemorrhage):

  腦葉出血是指皮質下白質出血。和其他型別的腦出血不同的是除慢性高血壓是其主要病因外,多見的病因還有腦澱粉樣血管病和動靜脈畸形等疾患。腦葉出血臨床表現常和血栓栓塞性腦梗死難以區分。腦葉出血的神經功能缺損因出血部位不同而表現各異:

  (1)額葉出血:額葉出血可出現前額痛,以血腫側為重、對側偏癱、雙眼向血腫側凝視、二便失禁、意識障礙及癲癇。

  (2)頂葉出血:可造成對側偏身感覺缺失和對側視野忽略,也可出現對側同向偏盲或象限盲,輕微的偏癱和疾病感缺失。

  (3)顳葉出血:可造成對側 1/4 象限的視野缺失。可出現血腫側耳前或耳周為主的頭痛,偶可出現激越性譫妄。優勢半球可導致 Wernicke失語。血腫波及左顳-頂區可造成傳導性失語或完全性失語;非優勢半球出血可有意識模糊和認知障礙。

  (4)枕葉出血:血腫同側眼眶部疼痛和對側同向偏盲,可有短暫性黑蒙和視物變形,有時有感覺缺失、書寫障礙等。

  5、腦橋出血:

  腦橋出血是腦幹出血最高發的部位,是基底動脈的旁正中支破裂所致。腦橋出血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因血腫的大小,定位,破入腦室與否和有無腦積水而變異很大。腦橋少量出血癥狀較輕,臨床上較易與腔隙性梗死混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