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癲癇病人久治不愈,甚至越來越重,固然與病情本身複雜有關,也常有診斷不清導致治療方法選擇不當甚至錯誤的情況。常見某些基層醫院的神經科醫生,誤將低鈣抽搐、低血糖、小兒高熱驚厥等僅有抽搐現象的病例診為癲癇,長期不適當地投用抗癲癇藥物,有的將沒有抽搐症狀僅有幻覺、思維紊亂、自動症的顳葉癲癇病人當作精神病治療,還有的將繼發於腦腫瘤、腦血管畸形、皮質發育不良等良性病變的繼發性癲癇,當作特發性癲癇一味用藥,耽擱了病情。
事實上,癲癇細分起來有幾十型之多,每型均有各自的適用藥物或手術方法,不論青紅皁白隨意服用抗癲癇藥物,很難起到滿意療效,甚至可導致癲癇病情加重。例如,卡馬西平是國際公認的經典抗癲癇藥物,但若不適當用於某些青少年肌陣攣或失神發作患者,反而可以導致癲癇發作增多,程度加重。對伴有明顯抑鬱情緒的育齡女性患者,選用新型抗癲癇藥物拉莫三嗪(利必通),可在控制發作的同時,有效緩解抑鬱,且不影響患者的生育功能。所以,在正式治療開始前,癲癇患者必須接受科學的檢查,才能判明癲癇的具體分型及嚴重程度,對症施治,取得儘可能好的療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