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型心臟病)是心血管系統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我國的冠心病發病率也持續增高。 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搭橋術是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自體血管在主動脈和冠狀可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鄭州大學一附院心血管外科許華山
動脈狹窄的遠端建立血管旁路。
目前治療冠心病主要有三大手段,即藥物治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和經皮介入治療(PCI)。藥物治療是冠心病治療的基礎,但是粥樣斑塊形成導致難以逆轉的血管狹窄時,藥物不能做到冠狀動脈的再血管化,人們開始尋求為冠狀動脈再次輸送血液的方法。世界上公認第一例成功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由俄國心外科醫生Kolessov在1964年完成。此後搭橋手術歷經從採用靜脈橋到全動脈化搭橋,從停跳搭橋到不停跳搭橋,從正中胸骨劈開的大切口到小切口微創搭橋的發展,以靜脈橋10年通暢率超過50%,動脈橋10年通暢率超過90%的優異成績成為冠心病的重要治療手段。而另一項技術――介入治療出現於1977年,首例由一位德裔瑞士醫生完成。當時介入治療的手段僅僅是以球囊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但術後3個月就有30%~50%的患者發生血管內再狹窄,此後出現的金屬裸支架遠期效果有所改善,但仍然擁有20%~30%的再狹窄率。2000年,藥物洗脫支架被應用於臨床,通過把雷帕黴素或紫杉醇粘附在金屬支架上,來抑制血管內膜增生,從而降低狹窄率。
藥物支架的問世,一時間使介入醫生與患者趨之若鶩,支架治療病例數一路猛增,僅2007年一年,我國就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療15萬例,支架植入佔絕大多數。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資料,目前美國每年有130萬患者接受支架治療,而接受搭橋手術的為44萬8千人。介入治療創傷小,病人往往可以三天內出院,幾天後恢復工作,出於對手術創傷的恐懼,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支架治療,但同時也導致了支架的濫用。有些病人被放入數十個乃至十幾個支架,導致病情復發需要搭橋手術時已沒有地方下針;或是三支血管病變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因為被放了一個支架而無法手術。從前,還沒有證據說明介入治療是否真能比肩搭橋手術;現在,隨著SYNTAX大型臨床試驗(共納入歐洲和美國85個心臟中心的1800個病例)三年的臨床研究結果釋出,CABG與PCI的對比結果為醫生今後的實踐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同時,這也是第一個直接對比藥物支架與搭橋手術的研究。
SYNTAX研究目前進行到三年的隨訪工作,其結果顯示:接受支架治療的病人有28%發生心梗或腦卒中等主要心腦血管事件,在高危病人,這一比率甚至達到34.1%。而搭橋治療的患者發生同樣事件的概率僅有20.2%。此外,三年內支架治療組的死亡率比手術治療組高出22%,發生心肌梗死的概率約高出一倍,並有五分之一的病人需要再次接受手術治療,而搭橋組僅有十分之一。該研究再次證明,對於左主幹病變、三支病變、合併糖尿病、長病變、複雜病變的患者,搭橋手術是更適合的治療方法。對於心功能不好,除冠心病之外還合併其他心臟外科疾病的患者,搭橋手術也是不二的選擇。
此後SYNTAX試驗仍將繼續隨訪上述患者至第五年,而搭橋手術的優勢正是在於5年乃至10年之後的遠期通暢。美國胸外科醫師協會的第一副主席Michael Mack醫生在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說道:“每次對比搭橋手術與介入治療,你都會發現,時間越久,手術的優勢就越能體現。”而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不停跳搭橋,小切口、胸腔鏡搭橋等技術可將搭橋手術的術後住院天數縮短到數天,患者可在數週之後返回工作崗位,創傷程度已大大減輕,而手術的效果依然不變。在選擇冠心病的治療方式時,不應只關注介入治療的微創而忽視其較高的再狹窄率,以及需要反覆治療而帶來的經濟負擔,而更應注重於患者的具體情況而選擇最有利於遠期預後的方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