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每誕生25個嬰兒,日後就有1人將患大腸癌。在我國,近20年來隨著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的影響,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全國每年約有4.75萬人死於大腸癌。
究竟什麼原因會導致大腸癌呢?
研究表明,飲食、環境、遺傳、種族等因素都與大腸癌的發病有關。而飲食因素、環境因素更為重要。以日本為例,20世紀50年代,日本和中國相同,屬於大腸癌發病率較低的國家。隨著戰後經濟恢復、發展的同時,日本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日益上升。據日本癌症協會統計,1947-1978年,大腸癌的死亡率大約增加了2倍,而其他各種癌症如肺癌僅上升60%,胃癌和子宮頸癌分別下降30%和60%。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脂肪飲食增加、纖維素飲食減少所致。我國近年來城市中大腸癌發病率增加,也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
第二,環境和大腸癌的關係很密切。環境因素主要有:土壤中缺硒;血吸蟲病的影響,在我國,血吸蟲病高發區同樣也是大腸癌的高發區;吸菸容易引起大腸癌。
第三,就是遺傳因素。約10%的大腸癌與遺傳因素有關,所以,對於確診為家族性結腸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及散發性遺傳性大腸癌的患者的後代,要密切追蹤隨訪。同時,也不能忽視大腸的一些稱為息肉的良性腫瘤。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人也有較大的機會患上大腸癌。
綜上所述,有以下各種情況之一者均應看作是大腸癌的高發人群:
大腸癌高發區的成人,如我國的大城市及東南沿海一帶;大腸腺瘤患者,有多發性家族性腺瘤病的家族成員;以前患過大腸癌的患者;血吸蟲病患者;大腸癌患者的家庭成員;癌症家庭綜合徵的成員;盆腔接受過放射治療者(有人報告盆腔放療後1020年易患直腸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人認為,患此病者發生大腸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10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