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是顱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因此頸動脈狹窄與缺血性腦卒中有著直接的關係。而60%以上的腦梗塞是由於頸動脈狹窄造成,嚴重的腦梗塞可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故而,頸動脈狹窄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危害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因此對頸動脈狹窄進行治療,腦卒中的預防上具有重要意義。
疾病病因多種原因可導致頸動脈狹窄,常見的原因有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夾層,與發育、炎症或自身免疫有關的血管病變,如大動脈炎、纖維肌發育不良、煙霧病等。在這部分患者中,年輕患者所佔比例較大。
臨床表現
部分輕、中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可無臨床症狀。對於臨床出現與狹窄相關的症狀者,稱為“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腦部缺血癥狀:可有耳鳴、眩暈、黑、視物模糊、頭昏、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等症狀。眼部缺血表現為視力下降、偏盲、複視等。TIA區域性的神經功能一過性喪失,臨床表現為一側肢體感覺或運動功能短暫障礙,一過性單眼失明或失語等,一般僅持續數分鐘,發病後24h內完全恢復。影像學檢查無局灶性病變。缺血性腦卒中:常見臨床症狀有一側肢體感覺障礙、偏癱、失語、腦神經損傷,嚴重者出現昏迷等,並具有相應的神經系統的體徵和影像學特徵。
血管影像學檢查方法
目前主要應用於頸動脈的血管影像學檢查方法主要包括:頸動脈超聲、經顱彩色多普勒、CT血管成像(CT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其中,DSA為檢查的“金標準”。由頸動脈狹窄導致的腦組織缺血性改變,目前主要應用於臨床的腦組織檢查為計算機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檢查,包括MRI平掃、MRA、DWI及PWI。
除此以外,目前已有基於核磁共振的應用於臨床的斑塊性質學檢查方法,主要是指多序列核磁顯像,利用不同掃描序列核磁共振對於不同組織的敏感性,檢測斑塊的主要成分特點。
診斷
頸動脈狹窄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臨床症狀、體格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來確定。目前主要應用於臨床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主要包括對血管的形態學檢查以及對腦組織的檢查兩個方面;而對於斑塊的性質以及血液流變學的影像學研究則為未來的研究方向。
鑑別診斷
對於頸動脈狹窄的鑑別診斷,主要包括症狀上的鑑別以及部位上的鑑別。症狀上主要與其他腦內病變如:顱內佔位、癲癇發作以及其他腦血管病等。部位上的鑑別則主要指合併其他血管狹窄性疾病時需要判斷頸動脈狹窄是否為導致腦組織缺血的“責任血管”。
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主要包括危險因素的控制、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介入治療。
1、危險因素的控制主要包括: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避免肥胖、戒菸、少飲酒、合理的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則主要包括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臨床上常用的為他汀類調脂藥物以及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除此以外,藥物治療尚包括針對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的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只能起到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儘量減少血栓形成,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的目的,從而降低腦缺血事件的發生,並不能從根本上去除斑塊,或是達到恢復腦組織血流的目的。
3、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指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是目前唯一可以達到去除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的方法。目前,歐美國家及中國國務院醫政司推薦對於頸動脈硬化狹窄,首選CEA手術。是頸段頸動脈狹窄治療的“金標準”。
4、介入治療
頸動脈支架主要是以血管內介入技術為基礎,採用球囊或是支架擴張頸動脈的狹窄部位,從而達到重建頸動脈血流的目的。歐美國家認為CAS可以在特殊人群中獲得相似甚至更好的結果。而我國醫政司則明文規定,對於無法行CEA手術的患者,經血管外科或神經外科專家會診,可考慮行CAS。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