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佔我國惡性腫瘤的10%,在部分地區(如上海地區)已佔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並呈逐年快速上升趨勢。2005年上海市區乳腺癌發病率已77.7(每10萬例)。並以每年1.14/10萬的比率遞增。各種流行病學研究說明,乳腺癌的低齡化、城市化和擴大化已經在我國初步形成。
在乳腺癌診治過程中,患者不但具有一般惡性腫瘤的心理負擔,而且作為非常重要的女性性徵乳房的喪失而造成的巨大心理衝擊,其反應有時甚於癌症本身,這些影響貫穿在疾病的診斷、治療、康復及隨訪的全過程,也對於患者的婚姻、家庭、工作及社會角色造成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同時也對患者家庭成員的心理造成影響。因此,如何在乳腺癌的各個時期進行心理干預已成為目前重要的問題。
目前臨床上早期和低齡乳腺癌患者越來越多,患者就診多為無明顯症狀和心理準備。在臨床初步診斷時表現出強烈的否認和恐慌心理,同時也抱有僥倖願望。手術常被視為人生中重大事件,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後均可產生強烈的心理反應,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不僅會使患者痛苦不堪,而且會妨礙手術和術後恢復,甚至造成身心疾病和後遺症。
經過穿刺和活檢,當乳腺癌患者在疾病病理確診後,即可出現強烈的心理反應,稱之為心理休克期。具體分為休克-恐懼期、否認-懷疑期、憤怒-沮喪期、接受-適應期,一般可持續3-7天。性格外向者坐臥不寧,悲傷落淚,甚至痛哭流涕。性格內向者表情呆滯,心事重重,沉默寡言,情緒極為低落。可有攻擊和自殺傾向,對醫護過度刻意要求。
在這個時期,要保護性心理干預,即不急於糾正患者的否認心理,以減緩由癌症診斷資訊帶來的突然沉重打擊,這樣則有利於患者作好身心兩方面的應變準備。積極的心理暗示,如腫瘤很小,早期發現,治療效果好,可以虛擬同類患者與她比較,暗示她經過積極配合治療後,預後很好。營造病房積極向上的戰勝疾病的氣氛,可以請病區術後康復的患者現身說法,消除患者對手術的害怕。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病人對於手術醫生的信任直接影響手術的效果並減少術後不良心理反應。主刀醫生術前探視患者是一項重要的心理干預。營造良好的手術室環境和手術氛圍,如醫護人員鎮定的舉止,手術室裡播放背景音樂,麻醉前後的相關人員良好的言語和態度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