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胸外科 副主任醫師 薛明強

  1、病史簡介:

  女,21歲,因胸悶不適一週入院。胸部CT:腫瘤位於前上縱隔,偏向右側胸腔,大小約5×6×7公分,邊界清楚、光滑,與左右無名靜脈、上腔靜脈、主動脈弓、心包界限清楚,密度不均,呈囊實性。術前診斷:前上縱膈腫瘤,考慮良性可能性大。擬行處理:腔鏡下經右胸前上縱膈腫瘤切除。

  2、手術簡介:

  於腫瘤基底部環形切開腫瘤表面的縱膈胸膜,探查發現腫瘤包膜完整且有一支較粗大的靜脈迴流至上腔靜脈的前內側(左右無名靜脈交匯處稍下方),近心端釋放一枚hemo-lock,超聲刀切斷該回流靜脈。繼續切開腫瘤包膜,腫瘤與包膜之間有膜性的結締組織,鈍銳分離相結合遊離腫瘤。

  最後,僅有一較寬闊的蒂與腫瘤相連,該蒂向左無名靜脈、主動脈弓、頭臂乾和左頸總動脈圍成的間隙深處延伸。小心切斷該蒂周圍的結締組織,蒂的直徑剩餘約1.5公分,以超聲刀分次切斷,完整切除腫瘤。

  3、經驗體會:

  整個手術順利,操作流暢,堪稱腔鏡下縱膈手術的經典。手術之所以能夠順利進行,和體位的擺放以及操作孔、鏡孔的正確選擇有很大關係。該患者腫瘤巨大且位於狹小的前上縱隔內,如果手術視野不能很好的顯露,手術根本無法進行。下面把該手術的體位擺放和孔位選擇做一敘述:前上縱膈腫瘤偏向右側,所以選擇右進胸。

  首先將患者置於平臥位,右側胸背部墊高,與水平面大約呈30角。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受重力的影響,右側肺葉向後、向下方移位,腫瘤向前、向下移位,無須牽拉就可以呈現一個良好的手術視野。其次是操作孔、鏡孔的選擇:該手術主操作孔選在了第三肋間腋前線,長度約4公分,副操作孔選在了第5肋間腋前線,長度約2公分,鏡孔選在了第4肋間腋中線處,長約1.5公分,三孔的連線呈三角形。

  為什麼要這樣選擇孔位,因為這樣做手術視野顯露好,有利於手術操作。事實上,無論是體位擺放還是孔位選擇都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定,但是必須遵循的原則是術野顯露良好,手術操作方便。上述孔位選擇大致分佈在右側腋前線和腋後線連線的前上三分之一處,因為腫瘤主體位於前上縱膈,所以選擇3、4、5肋間,這樣做可以很好地越過右側肺葉,從而使術者的視野呈扇形覆蓋腫瘤,為順利切除腫瘤奠定了基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