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體生命和功能活動所需營養物質唯一來源。所以飲食結構要合理,一日三餐,七分為宜。“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胃協調,共同完成消化吸收,以輸布周身,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故曰:“脾胃為後天之本”。如此,就能滿足身體營養,是保證身心健康的前提,還得加上體育鍛煉、心理平衡才算得上身心健康。既身心健康,又形體優美,具備民族自尊、道德修養、文化品位,才算上健美。一個人誠能做到此,就心底無私天地寬、身心俱健,自然就會頤養天年。
飲食、脾胃、營養、健康、健美、長壽六者之間,因果關係密不可分,故以此命題,闡述健康人生。
民以食為天,絕谷七日則亡。說明飲食至關重要。這是因為人體生命和臟腑功能活動所需的一切營養物質,均來源於飲食。食物中固體為食,液體為飲,合稱飲食。其實二者各有特點,功能作用大不相同:固體之食,難消化遲、充飢飽腹為特長,脾胃強健之人為宜,但也必須與湯粥之飲搭配,才為合理、舒適、科學。故民間有“原湯化原食”之說。營養學家也說:“吃飯先喝湯,苗條又健康”。我國南方人就有這樣的良好飲食衛生習慣;湯粥羹糊茶為之飲,最易消化、吸收,極富營養,又最善養胃益脾,脾胃虛弱、大病初癒、消化不良者,此飲之類最為合宜,以調養康復最為善長。
五千年的飲食文化與中醫藥文化相互滲透,彼此影響,促進食療文化興起,數百種藥食兼用之物,豐富了飲食療法,早在唐代名醫孫真人就說:“人有之疾,首先食療,然後命藥”從此食療、食養盛行。唐?孟詵《食療本草》、元?忽思慧《飲膳正要》、明?朱棣《救荒本草》等醫藥著作豐富了食療文化,其中有大量的食療、食養、藥膳、藥粥的配方,藥食兩用的動植物豐富多彩,應有盡有,沿用至今。對人類養生、保健、食療、食養等生活起重大作用。
我們知道了飲食之重要,還更要知道科學用餐、合理搭配的膳食結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孕育了中國人的獨特膳食結構:以穀物為主,肉蛋奶油果蔬為輔的均衡膳食結構。兩千多年前的中醫經典《內經》概括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與現代東方膳食結構基本一致,分四類:第一,穀物糧食類,為主食,它為人體提供碳水化合物等,佔總熱量70―80%;第二是肉蛋奶類,為人體提供高品質蛋白質和鐵、煙酸及其他成分;第三是果蔬類,為人體提供維生素A、C和微量元素;第四是動植物油脂等高能量食物,營養學家建議將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搭配食用最好,既保持美味,又不增加膽固醇。這四類食物各有特長,互相補充而不能替代。所以,要“吃全”、“全吃”,才能營養豐富均衡。“吃全”是糧蔬果肉蛋奶油等品種齊全,不可偏食,而且配搭比例合理,粗細糧都吃;“全吃”是對其某種食品的根莖葉皮全都吃下,如芹菜葉的營養比莖還高,稻麥等穀物的近皮處所含維生素、粗纖維最多,單吃精米細面太可惜了。
除全吃與吃全外,還得飲食有節,醫生有句名言:“飲食七分飽,無病活到老”。切忌暴飲暴食,飢飽勞困,以免損傷脾胃。醫生告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一日三餐,七分為宜。早餐宜早,質量應高,以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糖分之類為主,確保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從而賦於人一天學習和工作充沛精力,才能思維敏捷,效率高。因為葡萄糖是大腦直接利用的能源,即是極短暫時間也不能缺少;午餐宜好;晚餐宜少。夜餐並不好,即是需要,也應少,以免影響睡眠和損傷脾胃。中醫有“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論。做到定時定量,飢而食,食勿過飽,未飽即止,才是正好;渴而飲,飲勿過多,頻頻常飲,才為科學。醫生還告誡,如長期飲食過飽,營養過盛,不但損傷脾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患肥胖症、三高症、痴呆。現代研究發現,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能促使大腦動脈硬化及痴呆形成。當飽餐後在大腦中含量比餐前增加數萬倍,儘管自身有調節機制,使之恢復正常水平,但長期連續飽食,這種生長因子就會在大腦中積累,損害大腦,故有“飽了愣”之說。
飲食是怎樣消化呢?中醫講:“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是接受和容納食物之所,經胃蠕動而消化。運化即運動消化,無力運動怎麼消化?脾為元氣之府、動力之源,所以是主導胃腸消化吸的動力,就是運動、消化、吸收、輸送、分佈,以完成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任務的全過程。飲食進入人體的程式是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排出,這就是飲食在人體內的通道,但這不是一條無序的直通大道,要通過七道關隘調節有序,才能有利於充分消化吸收。中醫講要通過“七衝門”(飛門、戶門、吸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難經》如此描述:“脣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上口)為賁門,太倉(胃)下口為幽門,大小腸(交)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這七道關隘構成飲食在體內傳遞和消化、吸收、排洩、調控有序的通道。消化包括機械消化和化學消化兩個方面,飲食消化是通過口腔咀嚼開始,咀嚼是機械消化和化學消化的綜合消化的第一道工序,也直接影響胃腸下一道消化工序的啟動。機械消化包括牙齒咀嚼,胃腸蠕動;化學消化是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對食糜進行化學分解。咀嚼對整個消化過程產生極大影響,咀嚼肌與大腦之間有一條“熱線”,通過反覆持久咀嚼,可顯著提高大腦的思維能力,增加腦細胞的資訊傳遞,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顯然多細嚼慢嚥對消化、思維都極其重要。故中醫有“脾主思”之論。當咀嚼完成大塊食物變成較小顆粒時,自然啟動會厭這一關隘,通過“吸門”的吸納、引導,使食物有序順利進入食道。因食管與氣管交會,吞嚥時會厭堵住氣管口,開放食管口,(猶如十字路交通管制的紅綠燈一樣,使車輛有序通過)通過賁門這一關隘奔向胃中。由於胃的蠕動進行機械消化的同時,胃中各種消化液對食物進行化學分解消化。進一步綜合消化的結果,使小顆粒食物變化成更小的食糜狀,才啟動曲徑通幽的幽門,順暢進入小腸。小腸是飲食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中醫稱為“受盛之官”,功能“分清別濁”。意思接受由胃傳化的食糜,進一步消化,把食糜中的精華營養物質吸收,通過腸靜脈彙集於下腔靜脈,參與血液迴圈,輸送到全身。此時該啟動 “闌門”,將殘留糟粕物質傳遞到大腸中。“大腸者傳導之官”。進一步吸收其多餘的水分,成形大便,傳導至肛門,並啟動魄門(肛門),排出體外。至此飲食走完了體內通道全程,圓滿完成了消化、吸收、輸布、排洩任務。還有膽是儲藏膽汁,幫助消化。三焦,膀胱既具輸布精微,又擔負起水液代謝、排洩、儲藏的任務。中醫以“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滿而不能實”。高度概括了六腑的功能。其中胃、膽、大小腸完成飲食的消化、吸收、輸布、傳導、排洩;三焦、膀胱完成精華營養物質的輸布和水液代謝。
有了合理的飲食結構和健旺的脾胃消化吸收機能,如此原料充足,加工機能齊全,就能給全身提供足夠的全面營養。營養是保障身心健康的前提,還得加上體育煅煉,機體自然健泵康。“健康”一辭,《辭典》的定義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肓良好,功能正常,體質健壯,精力充沛,並具有良好的勞動效能的狀態”。也就是說,身體各器官正常而能協調地運轉,從而維持人體的動態平衡,主觀感覺無任何不適和痛苦,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和增強體質,才算是機體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行為熱情,能良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並有創造心理。也就是說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一方面要對社會有良好的適應性,另一方面還要有推動社會發展的創造性。概括為五項標準:①智力正常,能正確反映事物;②能良好的適應社會,人際交往正常;③心理行為特點與年齡相符,心理與行為協調一致,反映適度;④情緒穩定愉快,有旺盛的精力;⑤理想與現實相符。如此才算心理健康的人。正是中醫兩千多年前的《內經》中所倡導的“恬淡虛無……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其核心是心理平衡,既利於個人道德修養、養生保健,又合乎社會公德之大道理。具此標準,才算得上身心健康。也是健美的基礎。“健美”一辭,《現代漢語詞典》釋為“健康而優美”。其核心是健康,我以為內涵欠缺。從“健”字的歷史沿革可以說明它的發展軌跡。漢代辭書《說文解字》釋為“無疾之人”。清代《辭源》釋為“剛強有力”。《辭海》釋為剛強,康強。世界衛生組織對健美提出三個標準:機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基於此,我認為“健美”的含義簡而言之,就是身心俱健,形態優雅,並具有鮮明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文化道德素養,再加上自然適度的外表呵護,這樣一個人,就具備了內在美和外表美,內外和諧,自然就表現出:體質健壯,形態優雅,精力充沛,舉姿文明,言談得體,氣質非凡的健美完人。如此看來,健美目標高雅,內涵深刻。
一個人終生能有合理的膳食,強健的脾胃,就能保證營養,消化吸收,有了機體健康的基礎,再加上經常體育煅煉和心理平衡,就成為身心俱健的“健康人”。有了人生追求健美的基礎,再具備高尚文化素養、民族精神和道德修養的內在之美及形態優雅,適度呵護外表之美,就自然成了健美完人。一個人誠能如此,就能身心俱健,心底無私天地寬,自然就能頤養天年,稱得上長壽。何為“天年”,就是人的自然生理壽命,即125-175歲。由此看來,飲食、脾胃、營養、健康、健美、長壽六者之間因果關係密不可分,只有做好前者,才自然就有後者。故以此命題,來闡述健康人生,希望對人生健康生活有一點點引導,足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