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面板疾病,又名“肝斑”“妊娠斑”“孕斑”“蝴蝶斑”“面塵”等,中醫學中被稱為"肝斑",主要由於黃褐色色素在面部沉積而成。多出現於頰部,呈對稱蝶狀分佈。多見於青中年女性。該病症雖無自覺症狀,卻會對女性患者造成心理和社交影響。多數學者認為,黃褐斑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內分泌紊亂、紫外線照射、遺傳、氧自由基、血清銅含量、藥物與化妝品、口服避孕藥、妊娠、區域性微生態、機體系統性病變、情緒波動、精神因素等。已有研究證實,黃褐斑的發病主要是由於女性雌素水平偏高所導致。
從中醫理論分析,黃褐斑與肝、脾、腎三髒關係密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能上榮於面為主要病機,可分為以下證型:
1、肝鬱氣滯型
主要症狀為:面部斑顏色呈淺褐色或青褐色,情志不遂,月經失調,氣滯不通。治宜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採用逍遙散加減治療;
2、腎水不足型
主要症狀為:斑色深暗,月經量少或月經先期,手足心熱,虛煩不得眠,目澀便幹,小腹冷痛,腰脊痠痛。治宜補腎養血、化瘀消斑,採用益腎化斑湯(桃紅四物湯加仙靈脾、菟絲子、殭蠶)加減治療;
3、脾不統血型
主要症狀為:斑呈黃褐色,消化機能減退,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少氣懶言,月經不調。治宜健脾益氣、養血調經,採用歸脾湯加減治療;
4、氣滯血瘀型
多發於慢性疾病或久病日久患者,斑色灰褐或黑褐,伴月經色暗有血塊,或痛經,胸脅脹痛刺痛,舌暗紅有瘀斑,脈澀。氣滯血瘀,氣機阻滯,血行不暢。治宜行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血府逐瘀湯加減祛斑增白作用藥物的臨床藥理作用已明確,單味藥有白芷、天麻、防風、白芨、白附子、天花粉、川芍、桃仁、丹蔘、刺蒺黎、當歸、白殭蠶等;成方有逍遙丸、六味地黃丸、血府逐瘀湯、養顏青娥丸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