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親朋好友相聚,免不了要小酌幾杯,以增進感情,活躍氣氛。中國古代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等與酒有關的佳話。但飲酒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可而止,避免過量,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酒精的分解與代謝幾乎全在肝臟中進行,通過酶的作用,由乙醇轉化為乙醛,再由乙醛轉化為乙酸,最終被人體吸收。
適量飲酒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傷害。正常人肝臟每天所承受的酒精代謝能力約為每公斤體重1克,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60克以下。但各人對酒精的耐受量與遺傳因素有關,酒精過敏者即使少量飲酒亦可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少量飲用葡萄酒對心血管有益。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葡萄酒有“暖腰腎、駐顏色、耐寒”的功效。過量飲酒可導致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胃出血、胰腺炎等,酒精中毒可危及生命。酒精可影響男性生殖功能,可造成後代智力發育障礙。中醫認為酒為甘溫之性,長期或過量飲酒可導致體內產生溼熱。溼熱蘊結可造成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乏力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臌脹。
以下幾類人不宜多飲酒或應絕對戒酒:
1、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患者:酒精可使大腦興奮、情緒激動、血管擴張,誘發血壓升高、心律不齊、心跳加速等不良症狀,嚴重的可引起血管痙攣、急性心梗或血管破裂、腦出血甚至猝死。
2、肝臟病患者應絕對戒酒。攝入體內的酒精95%以上通過肝臟代謝,有肝病的人肝臟本身代謝功能就比正常人要差,如果再飲酒,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發生意外。
3、胃腸疾病患者:酒精刺激胃粘膜,過量飲酒,可引起消化不良、胃炎、胃出血等。患有胃潰瘍、胃炎、腸炎等疾病的患者都不宜飲酒,有痔瘡的人也不宜飲酒。如果一定要喝,應儘量先吃點菜或食物,不要空腹喝酒。
4、糖尿病患者:飲酒會造成糖代謝紊亂,導致胰島功能受損,引起血中葡萄糖濃度升高,加重糖尿病症狀。
5、打鼾人群:睡眠打鼾者上呼吸道狹窄,酒後入睡時酒精對上呼吸道肌肉有直接的麻痺和鬆弛作用,會發生嚴重上呼吸道阻塞,出現頻繁的睡眠窒息現象。大量飲酒後大腦對窒息缺氧的喚醒反應變得遲鈍,窒息時間延長,尤其在下半夜會更加嚴重,可能因此發生睡眠猝死。
6、女性飲酒危害大:飲酒增加絕經期婦女患乳腺癌的機率,孕婦過量飲酒,可能使嬰兒畸形,智力遲鈍,甚至胎死腹中。
正在服用藥物治療的患者要注意,某些藥物與酒精同時服用可造成嚴重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1)酒精和安定類藥物:酒精和安眠藥都可以產生強烈的大腦神經抑制作用,病人因此容易昏迷不醒或者中毒死亡。
(2)酒精和降糖藥: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期間飲酒,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這種低血糖症狀(心慌、出汗、疲乏無力,甚至煩躁、意識混亂、多語)不易與醉酒區別,處理不及時常可導致低血糖休克。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引起死亡。
(3)酒精和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對胃黏膜刺激性強,易引起胃腸道出血。服藥時飲酒,會加重藥物不良反應,引起消化道大出血。
(4)酒精和降壓藥:酒精擴張血管,從而增強藥物的降壓作用,因此,飲酒後服降壓藥很容易出現低血壓,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猝死。
(5)酒精和頭孢類抗生素:可導致嚴重酒精中毒。頭孢類抗生素會抑制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造成酒精在體內蓄積,損傷肝臟、腎臟和心臟等器官,引起機體的毒性反應,即使少量的酒精和這類藥物混合,也可能導致中毒,產生噁心嘔吐、腹部疼痛、頭痛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
那麼如何避免醉酒呢?
首先應儘量減少酒精攝入量,這是避免醉酒的首要條件;其次,在飲酒前適量喝些牛奶、吃些水果,飲酒時多吃肉類、豆腐、雞蛋,儘量避免空腹飲酒,延緩酒精的吸收;身體狀況較差或正在服藥的人應禁止飲酒。
醉酒後有人採取飲濃茶、喝醋、喝咖啡等方法解酒,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解酒方法。茶葉中含茶鹼、咖啡因,具有興奮作用,加重心臟負擔。醉酒後飲濃茶,茶葉中的茶鹼等會迅速通過腎臟產生強烈的利尿作用,人體內的酒精會在未被分解時,過早進入腎臟,對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喝醋可引起噁心嘔吐,嚴重者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咖啡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迴圈,增加心血管負擔,嚴重會危及生命。
正確的解酒方法是:給醉酒者吃些水果或飲用果汁、番茄汁或湯、薑湯、蔬菜湯、米湯、蜂蜜水、酸奶等,或用中藥解酒。中藥葛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飲酒過度,頭痛頭昏,煩渴嘔吐,胸膈飽脹等。常用葛花加紅棗煎湯服,有很好的解酒作用。另外葛根、草果、高良薑、苦蔘、菊花、白扁、肉豆蔻等中藥也有醒酒作用。如果出現嚴重酒精中毒,應及時送醫院進行搶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