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又稱痛性抽搐,多發生在一側面部,表現為顏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反覆發作、短暫性陣發性的劇痛。其發病率為男性3.4/10萬人,女性5.9/10萬人,其中以50-70歲期間發病率最高。因為面部頻發的疼痛,給患者的身心及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極大的痛苦。三叉神經痛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有明確病因,如腫瘤、血管病變及顱底畸形等,壓迫或刺激三叉神經而引起面部疼痛,治療上以去除原發病變為主。本文主要介紹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至今尚不明確,目前多認為是因血管長期壓迫神經,導致神經發生“短路”產生異常神經衝動,引起神經疼痛。致病血管多為顱內三叉神經根部附近的椎-基底動脈系統呈異常走形的血管,而老年人常因腦血管出現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變長或扭曲,所以更容易引起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的疼痛範圍僅限於一側面部的三叉神經分佈區,以神經的II、III支分佈區域,如上脣、鼻翼、口角、門犬齒和頰粘膜等處疼痛最為常見。疼痛發作前常無先兆,為驟然閃電樣發作,性質猶如刀割、燒灼、針刺或電擊樣,持續數秒或數分鐘後驟停,發作時十分痛苦,常伴有流誕、流淚、面部抽動等。疼痛區域常有觸發疼痛的“扳機點”,可因洗臉、刷牙、說話、進食等動作誘發疼痛發作。由於對患者的體格檢查及頭顱CT或MRI掃描等項檢查均無異常,所以三叉神經痛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臨床表現。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前者包括口服藥物和藥物注射面神經阻滯治療,卡馬西平是常用的止痛藥物,長期服用或劑量過大可出現頭暈、嗜睡、走路不穩以及皮疹、肝臟損害、骨髓抑制等。其它藥物有:苯妥英納、七葉蓮、巴氯芬等。神經阻滯方法有經皮穿刺射頻毀損術、經皮穿刺神經節後甘油注射、經皮穿刺三叉神經球囊壓迫以及經皮穿刺慢性電刺激治療等,此種治療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為疼痛複發率高(23%-54%)及神經損傷導致的面部麻木、角膜潰瘍和咀嚼困難等。
手術治療目前主要採用顯微血管減壓術,其他手術方法由於治療效果差,手術併發症高,現已很少使用。顯微血管減壓術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由一位美國神經外科醫生首創的,手術方法是在手術顯微鏡下將位於三叉神經根部走行異常、並對三叉神經造成壓迫的血管推移離開,並固定,使血管不接觸到三叉神經,從而解除血管對三叉神經根部的壓迫,恢復三叉神經的正常功能,使疼痛症狀得到緩解。隨著該項手術技術的日臻完善,特別是其具有的微創、安全性高、效果顯著以及低複發率和併發症發生等特點,尤其是能完全保留血管、神經功能,很快就被世界各地的神經外科醫師所接受,並在世界範圍得到推廣,成為三叉神經痛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另外,顯微血管減壓術還成功用於治療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以及頑固性眩暈、耳鳴、神經原性高血壓、痙攣性斜頸等疾病。
手術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術中患者毫無痛苦。手術切口在患側耳後髮際內,長約3-5cm,在顱骨上鑽一直徑1.5cm小孔,整個手術操作過程是在顯微鏡下完成的,保證了手術的精細程度和安全性,手術時間約1個小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