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賁門癌的歷史和現狀
Siewert研究組認為賁門部位的腫瘤有其特點。如果腫瘤中心或超過66%的腫瘤組織位於食管胃連線處之上超過1cm,則為遠端的食管腺癌,定為Ⅰ型;如果腫瘤中心或腫塊位於食管胃連線處上1cm內和遠端2cm內,則為食管胃連線處腺癌,Ⅱ型;如果腫瘤中心或超過66%的腫瘤組織位於食管胃連線處遠端大於2cm,這類腺癌則為食管胃連線處腺癌,Ⅲ型。
1998年,國際胃癌協會和國際食管疾病協會將賁門癌定義為腫瘤中心位於食管與胃結合部,賁門近端/遠端5釐米以內的腺癌。在2000年,這種分類有些細微改變。腫瘤中心位於賁門近端或遠端5cm內被定為食管胃連線處腺癌。這包括Ⅰ型腺癌,它可能從上浸潤食管胃連線處;Ⅱ型,它起源於食管胃連線處;和Ⅲ型腺癌或賁門下胃癌,它從下向上浸潤食管胃連線處。從解剖學、生理學及病理學等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其5年生存率明顯低於胃竇癌,預後較差。病理型別主要是腺癌,少數為腺角化癌及惡性程度較高的粘液癌,極少數為發源於食管胃連線部以上的鱗狀細胞癌。
賁門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對其病理形態學、生物學行為和手術方式等,已作過較廣泛的研究。隨著近年來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工程技術的迅速發展,尤其是免疫組化技術的大量應用,賁門癌的研究得到了更深人的發展。本文僅就賁門癌病理形態學及生物學行為的研究作一初步的總結和論述,瞭解這些分子學改變與賁門癌生物學行為的關係,進一步指導臨床早期診斷及治療措施的選擇,提高患者生存率,從而達到治癒賁門癌的最終目的。
二、賁門癌的病理形態學
(一)早期賁門癌病理特徵
早期賁門癌是指癌組織僅限於粘膜層或粘膜下層,不論是否有淋巴結轉移的癌。
1、早期賁門癌的大體型別
我國目前將早期賁門癌分為以下三型:
(1)凹陷型:病變區粘膜凹陷,有糜爛,偶可見表淺潰瘍形成,與正常組織分界不明顯。
(2)隆起型:病變區粘膜顯示略微不規則隆起,表面粗糙,顆粒狀,觸之較硬,偶爾形成結節狀或息肉狀突起。
(3)平坦型:病變區粘膜除稍微粗糙以外,通常肉眼無異常所見,切面病變厚度與正常粘膜相似,病變的性質與部位,只能在顯微鏡下予以證實。
2、早期賁門癌病理組織學型別
早期賁門癌屬於表淺癌,是指癌浸潤停止在粘膜下層的粘膜癌。根據癌組織的浸潤深度可以將早期賁門癌分為粘膜癌及粘膜下癌。粘膜癌是指癌浸潤侷限在粘膜固有層者,也稱粘膜內癌(原位癌);粘膜下癌是指癌浸潤已至粘膜下層者。
(二)中晚期賁門癌(進展期賁門癌)病理特徵
1、中晚期賁門癌肉眼型別
(1)國際分型
目前國際上廣泛採用的為Bormann (1926)提出的分型法,將賁門癌分為四型:
(1)侷限潰瘍型:腫瘤潰瘍較深,邊緣隆起,腫物較侷限,周圍浸潤不明顯,切面較清楚。
(2)隆起型:腫瘤主要向胃腔內生長,形成高凸的腫物,腫瘤體積較大,呈菜花、覃樣結節息肉狀。其表面有深淺不等的潰瘍,切面界線較清楚。
(3)浸潤潰瘍型:腫瘤向賁門管內浸潤性生長,並形成較深潰瘍,周圍粘膜呈放射狀收縮,切面界線不清楚。(4)瀰漫浸潤型
癌組織在胃壁內呈浸潤性生長,浸潤部胃壁增厚變硬,皺壁消失,粘膜變平,有時伴有淺潰瘍,若累及全胃形成所謂革囊樣胃。
(2)國內分型
目前國內將中晚期賁門癌癌分為三型:
(1)浸潤型賁門癌:體積較小,多數騎跨在交界處,表面只有淺糜爛或淺潰瘍。切面上腫瘤主要浸潤於肌層以外,食管及胃壁均勻地變厚。
(2)菜花型賁門癌:主要向胃腔生長,形成高凸的較大腫塊。切面上,腫癌大部在肌層內方,在縱切面邊緣部分更為分明。此型賁門癌多位於食管和胃交界以下,少數騎跨在交界處。
(3)潰瘍型賁門癌:形成較大的潰瘍,多位於交界以下。
2、中晚期賁門癌組織學型別
與早期賁門癌不同,癌組織已侵入胃壁肌層、漿膜層或漿膜外,不論癌灶大小或有無轉移,均稱為中晚期賁門癌。目前對賁門癌沒有特別的組織學分類,均參照胃癌的分類。根據WHO胃癌組織學分類,國內目前也多采用這種分類。各型別主要特點如下:
(1)管狀腺癌(分化型腺癌):癌細胞構成明顯的管腔,管腔大小及形狀不一。有的管腔很小,稱之為腺泡樣腺癌。此型腺癌也屬於分化較高的腺癌,癌細胞分化也較好,呈柱狀或立方形,排列整齊,極性明顯。管狀腺癌之中,有的分化較高,有的分化較低,所以有高分化管狀腺癌,也有中等分化管狀腺癌。
(2)乳頭狀腺癌:癌細胞形成不規則的腔隙,而且癌細胞形成分枝的乳頭向腔內突出,其分枝乳頭內具有纖維性軸心,但也有時呈假乳頭,即無纖維性軸心的乳頭。癌細胞呈柱狀或低柱狀,核增大,畸形,細胞保持一定的極性,屬於分化較好的腺癌。有時混有管狀腺癌的影象,稱為乳頭管狀腺癌。
(3)粘液腺癌:此型腺癌也形成腺腔,特點是癌細胞能分泌大量的粘液堆積在腺腔內,因此腺腔常常擴張或被擠破裂並浸潤間質而形成粘液湖。癌細胞多為柱狀,因胞漿內產生大量粘液而淡染,呈淡的嗜鹼性。常常見成片的癌細胞脫落到腺腔內或粘液湖內。有時單個脫落的癌細胞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而變成球形或印戒樣。此型胃癌癌組織內含有大量粘液,在大體標本上呈半透明的膠凍樣,所以也有“膠樣癌”或“粘液癌”之稱。
(4)印戒細胞癌或稱粘液細胞癌:此型胃癌的細胞多呈分散性浸潤,不形成明顯癌巢。癌細胞能產生大量粘液,但不分泌到細胞外,因而癌細胞呈球形,同時細胞核被擠壓到細胞一側,癌細胞形如戒指。
(5)低分化腺癌:腺管結構不明顯,或幾乎沒有腺管樣結構的腺癌(實體癌),構像變異很大,包括胃髓樣癌及硬癌等。
(6)未分化癌:不形成腺樣結構的實體性癌,癌細胞較小,核大、濃染、核分裂像多,構成不同程度的片塊或條索。
(7)少見的胃癌型別:包括胃腺鱗癌、鱗狀細胞癌、肝樣腺癌、壁細胞樣腺癌、絨毛膜上皮癌及類癌等。
①鱗癌:呈現各種分化程度的鱗癌,癌灶周圍必須都是胃粘膜,在大多數胃鱗狀細胞癌中,都可找到少量腺癌成分。
②腺鱗癌:係指在一個癌腫內既有腺癌的形態擴又有鱗癌的成分,兩種成分的量幾乎相等。如果腺癌中僅含少量鱗狀化生成分,則應診斷為腺棘癌。
③類癌:屬神經內分泌腫瘤。類癌細胞組成互相連綴的條索狀或帶狀,有時排呈菊花樣或腺樣結構。類癌細胞呈圓形、卵圓形或柱狀,大小一致。核圓形空泡狀,偶爾可見奇異核出現,通常無核分裂像,胞漿常含嗜酸性顆粒。間質為富含血管的少量纖維組織,一般無壞死及炎性細胞浸潤。
④壁細胞癌:一般呈實性生長,癌細胞胞漿豐富,含有大量嗜酸性顆粒,磷鎢酸蘇木素及固藍染色陽性;免疫組化癌細胞對壁細胞抗體反應陽性,有助診斷。
⑤肝樣腺癌:具有腺樣和肝細胞樣分化特徵的腫瘤細胞,二者混合存在,該腫瘤可產生大量甲胎蛋白,免疫組化檢測AFP陽性。一般呈結節狀或腫塊狀。
⑥絨毛膜上皮癌:其形態與子宮絨癌相似;少數病例常伴有腺癌成分。免疫組化顯示HCG陽性。
(三)賁門癌超微結構研究
對賁門癌的超微結構目前多參照胃癌,除上述病理組織學型別外,利用電子顯微鏡,結合免疫組化染色或HE染色,根據其組織發生和分泌的粘液分類,更進一步把胃腺癌分為胃型胃癌和腸型胃癌及壁細胞腺癌,對於原發於胃而具有明顯肝細胞分化特徵的惡性腫瘤稱胃肝樣腺癌。而在腺癌或粘液腺癌、未分化癌等不同胃癌中,混合有神經內分泌細胞分化表型的細胞,即腫瘤細胞具有雙向分化的特點,這種腫瘤一般仍保持其具腺樣分化成分腫瘤的生物學為特徵(如高惡性等),但可以產生5-HT,甚至胃泌素及降鈣素等激素,稱之為複合性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