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發燒,和藥物有關嗎?如何處理?
教授:我在臨床使用過程中,沒有遇到過注射生長激素導致發燒的情況。出現這一現象,家長首先要判斷,這是不是一個伴發疾病。孩子們可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感冒了,患上咽喉炎、扁桃體炎或腹瀉等。而這些原發病才可能導致發燒。所以,父母首先要帶孩子就醫,確診原發病,針對性治療。在治療原發病期間,生長激素可以正常使用。
問題2:注射生長激素後,出現面板區域性紅腫、皮疹,是否要停藥?
教授:使用生長激素後出現區域性紅腫、皮疹,首先要鑑別面板反應發生在什麼部位。對藥物過敏或藥物純度不夠所導致的面板反應,多出現在注射藥物的區域性面板,而不是在其他部位。如果是身體其他部位或全身片狀紅疹,就要考慮是否為其他藥物或食物過敏所致,應及時到面板科檢查。若父母對生長激素的顧慮很大,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停藥,觀察一段時間。
要說明的是,最近五六年來,無論是用國產還是進口生長激素,我幾乎沒碰到過患兒出現注射後區域性皮疹的現象。
問題3:注射生長激素後,臉部、眼睛有水腫,如何處理?
教授:使用生長激素會幫助孩子儘量恢復正常生長水平,身高和體重會發生改變,但不會發生眼瞼浮腫、肚子發脹的情況。至少我在多年臨床使用過程中,沒有聽到過這樣的反饋。我推測這可能跟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或其他疾病有關,可以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問題4:注射後,膝蓋疼怎麼鑑別處理?
教授:總體來說,在生長激素缺乏症的治療中,出現生長痛的機率非常低。有些孩子在開始治療階段會有膝關節的不舒服,但不是疼痛。此時,我們要評估孩子長高的速度。如果小孩長得比較快,即能趕上正常發育期間的生長速度,一年長到8―10釐米,那晚上、下午覺得腿有一些痠痛,可以視為生長痛。這可能是生長加速的結果,無需太過擔心。
同時,有些孩子在複查時會告訴我關節不舒服。我就會具體追問他,究竟是哪裡疼、怎麼樣疼。但多數情況下,我並沒有發現明確的、具體部位的疼痛。這時,無需進一步檢查。
如果孩子能明確說出哪裡疼痛,且疼痛持續時間長,應考慮是否存在骨科方面疾病,要到相關科室進一步檢查。
問題5:注射生長激素會導致手腳或關節變大嗎?
教授:不會。一般孩子能長成什麼樣,都有一個參考模板,就是父母。身高增長或生長激素作用,都是在人體基因的控制下實現的。注射生長激素,並不是指定刺激手指、腳趾生長,而是全身發揮作用。這位家長的表述可能是過分擔憂了。
建議使用生長激素前後,家長要為孩子做一個日常生長記錄。現在的手機都是多功能的,很方便。家長可以測量並拍攝下孩子的手腳大小,在治療中做為對比依據。
問題6:血糖升高是否意味著糖尿病機率增加?能否逆轉?
教授:在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症時,使用的藥物劑量很小,基本和身體正常的生理需要量持平,一般不會造成血糖升高。
若治療非生長激素缺乏症,如特發性矮小症、特納綜合徵等,使用生長激素的劑量較大,比正常生理需要多出50%,甚至達一倍。這種情況下,出現血糖升高的機率較大。但總體上,這不是常見的副作用。而且從血糖升高發展到2型糖尿病更罕見。一般,注射後出現血糖升高,醫生會及時停藥。等血糖恢復後,再調查原因,詢問有無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最後綜合判斷是否要重新開始注射。
問題7:使用生長激素兩年,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這是長期的嗎?怎麼治療?
教授:藥物生長激素只是替代補充體內生長激素的不足,不會破壞甲狀腺功能,造成功能減低。這是兩回事。
對於有問題的患兒,首先要了解其在注射生長激素前,是否檢查過甲狀腺功能,有沒有問題。如果之前的檢查結果都正常,那就要尋找病因了。
即使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也可能出現甲狀腺功能減低(甲低),常見的原因包括先天性甲低和橋本性甲狀腺炎。可以通過檢查遊離T4、遊離T3、TSH,以及檢查自身抗體,如TBO抗體、GR抗體、TG抗體等,尋找病因。
如果明確是甲低,要判斷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原發性甲低是甲狀腺本身問題造成的,繼發性的則是下丘腦垂體原因造成的。但總體來說,和注射生長激素都沒有關係。
生長激素缺乏症,有的是單純性的,有的可能伴有其他垂體激素缺乏,臨床上一定要鑑別。
問題8:什麼情況下,打生長激素會產生抗體?怎麼處理?
教授:這個問題不用擔心,生長激素產生抗體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第二代以前的藥物生長激素跟正常人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在結構上不同。正常人的生長激素有191個氨基酸,而第二代以前的生長激素有192個氨基酸,多了一個氨基酸。對於這種早期產品,注射入人體後,是容易產生抗體的。因此,最初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前後,都要給患者監測抗體。
但隨著生產技術的革新,現在使用的生長激素和人體自身分泌的生長激素,在結構上是完全一致的,絕大多數人使用後不會產生抗體。即使少數人會產生抗體,但這些抗體的含量非常低,不會影響生長激素的療效。所以,抗體問題已經在科學上基本解決了,全世界在使用生長激素過程中,都不再測定生長激素的抗體。同時,國產和進口藥品的效用都非常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