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副主任醫師 杜鳳娥

  人乳頭瘤病毒(英文縮寫為HPV)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定期HPV-DNA檢測,尤其是檢測高危型HPV感染非常重要,可以預測發生宮頸癌的風險。目前宮頸癌預防檢查的方法有HPV-DNA檢測法、傳統巴氏細胞學塗片檢查法、薄層液基細胞學塗片法、陰道鏡檢查法。該技術可以精密的對人乳頭瘤病毒進行檢測,以確定其是否是高危型感染,使更多的患者有效地防止宮頸癌的發生。
  HPV感染途徑很廣泛
  HPV感染除了性行為是主要傳播途徑以外,還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也就是說,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手接觸到了帶有HPV的東西,入廁、沐浴時會不經意將病毒帶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直接接觸到帶有HPV的浴巾、浴缸、馬桶等物品都可以傳染上HPV,所以說感染HPV的機率非常大。
  感染HPV後,大多數感染會在一定時間後自然消退,並不引起宮頸細胞的改變和致病。即使出現持續性的HPV感染,如果能在早期就及時進行了治療,就可以避免宮頸癌的發生。
  35歲以上的女性如果存在持續HPV感染的情況,就屬於高危人群,患宮頸癌的風險相對高一些。
  什麼是人乳頭瘤病毒(HPV)及其對懷孕的影響?
  人乳頭瘤病毒(簡稱HPV)是一種嗜上皮性病毒,有高度的特異性。長期以來,已知HPV可引起人類良性的腫瘤和疣,如宮頸癌、尖銳溼疣以及生長在粘膜上的乳頭狀瘤等。

  一、HPV的分類
  在臨床上,根據HPV致病力大小或致癌危險性大小不同可將HPV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兩大類。
  1、低危型HPV:一般來說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就能自身消除。
  2、高危型HPV:它可引起外生殖器癌、宮頸癌及高度子宮頸上皮內瘤,其種類達百十多種,臨床上最危險的有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型等。
  二、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是否能夠懷孕?
  女性宮頸的HPV感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可以引起宮頸炎、尖銳溼疣、宮頸內皮瘤樣變,甚至宮頸癌。其中持續的高危型HPV感染已經證實和宮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所以高危型HPV感染還是值得高度重視的。
  高危型HPV患者是否能夠懷孕,這是許多人關注的問題,據相關報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可以懷孕的,但前提是在不引起其他病變的前提下,如尖銳溼疣,宮頸的惡性病變等。
  所以,首先對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要早發現早給予徹底治療,其次是治好宮頸病變,然後再準備懷孕。然而想要徹底治癒HPV病毒的感染,需要有先進的檢測方法,只有精確的檢測結果才使HPV感染的治療和預後會更好。
  常用的HPV檢測方法有什麼?
  常用的HPV檢測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

  1、核酸印跡原位雜交:

適用於HPV分型和HPV-DNA分子量鑑定,靈敏度高,但操作複雜,需新鮮組織標本,不便於臨床推廣。
  2、斑點印跡:其敏感度和特異性均低於核酸印跡原位雜交法,經濟實用,但實驗過程中存在有放射性汙染。
  3、原位雜交:通過非放射性探針對石蠟組織進行檢測,且能做定位檢測,假陽性率低,但靈敏度不高。
  4、雜交捕獲法(即HC2-HPV-DNA檢測):檢測HPV的分型以及對宮頸造成的危害程度,彌補了細胞學檢查的不足,從而為治療HPV提供臨床治療依據,以達到早發現、早治療,遠離宮頸疾病,健康懷孕的目的。
  多久進行一次HPV檢測?
  1、首次HPV 檢測:如果已經30歲以上(特殊人群應提前),且從未進行過HPV檢測,則應在細胞學檢查的同時行一次HPV檢測。
  2、如果在20-30歲之間,只有當細胞學檢查結果為臨界,即非典型細胞的改變(簡稱“ASC-US”)的情況下需要進行HPV檢測。
  3、HPV 複查:如果已經30歲以上,HPV檢測的頻率取決於上一次檢查的結果。如果細胞學和HPV檢測的結果都顯示正常,可每3年進行一次複查。
  HPV:發展到癌症需幾年
  無論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的平均發病年齡提前多少,留給人們發現疾病的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由HPV感染髮展為癌症需要幾年或十幾年,因此,只要女性有自我保健意識,定期做檢查,絕大多數可以預防。
  宮頸癌有一個相對漫長的癌前病變期,從宮頸癌前病變發展成宮頸浸潤癌,平均需要10年時間。在這個時期及時發現並給予正確的治療,完全可以阻斷癌變發展。
  預防:定期婦檢最重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發達國家的宮頸癌發病率已明顯下降,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對宮頸癌的有效預防和早診早治。趙先蘭認為,要預防宮頸癌,關鍵在於定期的宮頸癌預防檢查。
  宮頸癌的預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受到廣大女性關注。調查發現,在宮頸癌患者中,有1/4從未進行過宮頸癌預防檢查。全國20~69歲的女性,每兩年接受一次常規宮頸防癌檢查的比例不到1%;50歲以上的女性幾乎從來不做宮頸癌預防檢查,這些女性患浸潤性宮頸癌的機率很大。
  治療:儘可能維護生理機能
  宮頸癌發病逐漸年輕化,很多患者還處於生育年齡,對治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保留內分泌、生育和性功能等。
  對於宮頸原位癌的年輕患者,區域性切除宮頸就可以了,這樣能保留生育功能,治癒率也能達到97%。對中老年女性,則主張做全子宮切除術。
  浸潤癌早期、未生育的患者不需要做大規模的根治性手術,可對宮頸做一個較大的區域性切除,密切隨診。
  如果浸潤癌的年輕患者強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且癌變較小,沒有轉移到淋巴結,可保留子宮。不過,術前要向患者告知這種手術的可能後果,如不孕、流產、早產,尤其是癌症復發等。目前在宮頸癌治療方法的選擇上,強調以人為本原則,在徹底治療的同時,儘可能維護生理機能。
  18-70歲女性都要有防癌意識
  有性生活的女性從18~20歲開始做細胞學檢查,或者從第一次性生活後一兩年內開始,每兩年做一次宮頸癌預防檢查。
  70歲以上的女性,如果最近5年內兩次宮頸癌檢查正常,可以停止檢查。
  初次性行為早、多性伴、吸菸、高危險型HPV感染者患宮頸癌的風險高,應適當增加宮頸癌預防檢查次數。
  子宮切除的女性應做宮頸癌預防檢查,對於正在接受激素替代治療的女性同樣適用,不會增加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懷孕女性在孕期做細胞學檢查,不會對妊娠產生任何影響。
  HPV宮頸癌疫苗
  宮頸癌疫苗效果有限,最佳接種時間為青春期前,但也並非一勞永逸。
  疫苗接種不能取代宮頸癌篩查
  目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HPV疫苗有兩種:四價疫苗(針對6型、11型(主要引起生殖道疣)、16型、18型(主要引起宮頸及陰道腫瘤)HPV)和二價疫苗(針對16型、18型HPV)。前者適用於9歲~26歲女性,後者適用於10歲~25歲女性。儘管兩種疫苗都可使接種者對16型和18型HPV產生免疫,而70%的宮頸癌也是由這兩種HPV引起,但是,其他亞型的HPV仍可使接種者患上宮頸癌,因此,疫苗接種不能取代宮頸癌篩查,接種者仍要接受與未接種者相同的篩查。
  疫苗最好在青春期前就注射
  到境外接種宮頸癌疫苗並不便宜,需打3針,每針幾千元。因此,目前到境外接種疫苗的女性多為高收入人群,其中大多數已處於性活躍期。一旦有了性經驗,就意味著可能已接觸過HPV病毒,甚至受到了感染。再打疫苗的話,保護效果就沒有那麼理想了。宮頸癌疫苗的最佳接種時間是在女性有第一次性行為之前,最好能像乙肝疫苗一樣,在女性幼小時就進行普種。據瞭解,國外接種HPV疫苗的人群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即將進入青春期或者正當花季的女孩。
  疫苗雖有上述侷限,仍不失為降低感染風險的積極預防手段。不過,從防範宮頸癌的角度來看,“熟女”預防宮頸癌,未必要抱定疫苗這一棵“樹”。“感染HPV後,病毒可潛伏在細胞內若干年,一旦機體免疫力降低,潛伏的病毒可恢復活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