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主要繼發病症之一,是由於糖尿病患者血管病變導致肢端缺血和周圍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且併發感染的足部病變.其致殘率甚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臨床以患足怕冷或灼熱、麻木、疼痛等感覺異常,甚或出現潰爛、壞死為主要特徵。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糖尿病的高發病率等因素,糖尿病足的發病率也急劇上升。筆者1999年以來,採用自擬解毒化瘀湯為主加減治療糖尿病足,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將病例資料完整的97例總結報到如下:安陽市脈管炎醫院周圍血管病科張巨集亮
1 臨床資料
1 1一般資料 97例病人中,男63例,女34例;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47歲,平均年齡54歲。其中50歲以下的7例,51~60歲的39例,61~70歲的41例,71歲以上的10例; 病程最短的7個月,最長的14年。伴潰爛的51例。
1 2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1995年制定的標準:具有典型的患足怕冷、灼熱、麻木、疼痛、甚至潰爛、壞死等典型症狀,同時具有糖尿病病史(採用1999年WHO專家諮詢委員委員會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年以上予以確診。
1 3治療方法 給予中藥解毒化瘀湯加減(基本方:大黃、黃連、二花、連翹、桃仁、赤芍、壁虎、地龍、穿山甲、水蛭、全蟲、延胡索、紅花、丹蔘、當歸、川芎、蜈蚣等),每天一付,水煎分服,一個月為一療程。若氣虛明顯者加黨蔘、黃芪、白朮、茯苓;疼痛劇烈、難以入眠者加制乳香、制沒藥、米殼;若潰爛壞死、繼發感染者,可區域性外用五黃液(大黃、黃連、黃柏、黃芩、冰片各等份酒泡)溼敷。同時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
2 療效標準與結果
2 1療效標準 參照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1995年制定的標準,治癒:糖尿病病情穩定,肢體症狀基本消失,創面完全癒合,步行速度100~120m/h,能持續行走1500m以上,肢體末梢血液迴圈障礙及肢體血流圖明顯改善。顯著好轉:症狀明顯改善,肢體創面癒合或接近癒合,步行速度同上,能行走500m以上,肢體末梢迴圈障礙及肢體血流圖均有改善。進步:症狀減輕,肢體創面接近癒合或縮小,步行速度同上,能行走300m以上, 肢體末梢迴圈障礙及肢體血流圖有改善。無效:症狀、體徵無改善或加重. 。
2 2 治療結果 治癒57例,顯著好轉26例,進步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3.81%。
3 討論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慢性繼發症之一,現代醫學認為本病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引起下肢動脈血管閉塞缺血,神經病變和感染三個因素有關, 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糖尿病引起的代謝紊亂有密切關係,故糖尿病日久多引起本病,而出現下肢怕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若長期缺血則引起趾端乾性壞死。在此基礎上繼發腐敗菌感染,併發下肢迴流障礙者可出現溼性壞疽。祖國醫學對本病早就有一定的認識,但並沒有專有病名,而是根據臨床表現歸屬”脫疽”的範疇。比如<<靈樞.癰疽篇>>”發於足趾名曰脫疽,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
再如宋代諸瑞章<<衛生寶鑑>>記載”……消渴者,足膝發惡瘡,治死不救。”認為其發生原因實為經絡瘀滯,而引起經絡瘀滯的原因,不外乎營陰灼傷、外邪侵襲兩種。消渴日久,氣陰兩虛,經脈失養,臟腑受損,陰損及陽,虛則無力抗邪,溼熱之邪乘虛而入,陰虛內熱,熱盛則肉腐,肉腐成膿化毒,氣虛運血無力,血行不暢,痺阻脈絡,脈絡不通,肢端失榮。消渴病的病機是陰虛燥熱,日久則燥熱內結,營陰被灼,運營不暢而成瘀,瘀血阻滯,脈絡不通,而出現肢體怕冷,麻木,灼熱等感覺異常諸症。或消渴病日久致氣陰兩傷、陰陽俱虛,正虛邪侵,凝血阻絡,瘀久化熱,熱盛肉腐而出現潰爛,壞死。以解毒化瘀湯為主加減治之,故能取得滿意療效。此外,本病為糖尿病之繼發症,對本病的治療應在積極治療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進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