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腰椎間盤突出症診治中存在的問題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科最常見的病症之一,也是診治方面存在問題較多的疾病。 過去在全國學術會議或專業期刊曾做過多次討論,對這些問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 但既然問題存在,我認為還是要再談。
當前診治方面的混亂,正說明討論得還不夠,至少是尚未廣泛深入人心。有時候知道是一回事,真正認識和做到又是一回事。為簡煉文字,這裡不妨也模仿社會上通俗概括的寫法,將“老生常談”的問題概括為:三多,提倡應該做的為:三要。
在診治方面目前較普遍存在的問題:
過多地依賴影像學檢查前些日子和一位北京骨科老前輩閒談,他說:目前骨科醫生門診看腰腿疼病人有三種情況,年輕醫生是隻看片子,不看不檢查"病人,中年醫生是先看片子,後看病人,老醫生是先看病人,後看片子。儘管是笑談,但也反映出目前臨床醫生忽視患者的臨床表現且不重視理學檢查是一種較普遍存在的現象。
過多地採用手術治療為了說話有據:我曾經做了一點調查,在我院門診影像學報告有明確椎間盤突出者,醫生在病歷上給出的治療處方近80%是手術治療,不管是初次發病者或是體徵並不明顯者。 但臨床實踐告訴我們,腰椎間盤突出症大多數甚至絕大多數是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好的。我院工作人員患有重度腰椎間盤突出症者不下15人,而接受手術治療者屈指可數,特別是其中的幾位外科醫生,包括普外,眼科,婦科等,無一例外地拒絕手術治療。目前他們有的已年過六旬或退休,但他們也無一例外的仍工作在外科第一線。外科醫生自己不願接受手術,那麼當他建議病人手術時是否也應慎重?
過多地應用內建物近年來由於內固定或內建物的發展,豐富了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治療的方法,合理的內固定可兼顧減壓/穩定與椎間高度等問題,但是否每一例單純髓核摘除術都要行、 cage置入、 用了cage,是否還要用內固定,這是值得商榷的問題.有位與我熟悉的朋友請我看過由一位高年骨科醫生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片子,雖不瞭解該患者臨床症狀體徵如何,但從其MRI圖片上看,是較單純的下腰多節段的輕度椎間盤膨出,卻採用了廣泛椎板切除減壓,多節段cage置入及長節段內固定,結果症狀反而增多。儘管這是個別例子,但不恰當地)過多地應用內建物會帶來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和效果。
對腰椎間盤突出症診治應遵循的原則要辯證(徵、症)施治中老年人的下腰椎如經敏感且解析度高的CT 或,MRI檢查,有椎間盤病理改變是常見的。有了影像學改變,不一定有臨床症狀或體徵,只有影像學改變而沒有症狀和體徵的腰椎間盤突出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有影像學改變$又有下腰痛,也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因為下腰痛的原因很多,它是涉及多科疾病的常見症狀,若不仔細檢查,認真辨證分析,則容易將主要致痛原因忽視而錯治。
要以椎間盤突出的病理改變為基礎選擇治療方式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方法很多,如各種保守治療:中醫、西醫的各種介入及微創外科治療不同方式的開放手術治療等。它們之間不應相互排斥,而是各有所長,各有其最佳適應證,正確治療方式的選擇要以椎間盤突出的病理改變為基礎,明確是椎間盤單純退變還是椎間盤膨出,如有突出,突出到什麼程度, 有無鈣化,是否合併椎管其它病理改變如黃韌帶肥厚、側隱窩狹窄,要根據椎間盤不同病理改變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即’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那種排斥其它,想用一種方法治療所有型別的椎間盤突出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學的。
要以“有限手術“為外科治療的首選合理有效的治療要以準確的診斷為前題,所謂準確的診斷是指治療前除明確椎間盤病變的部位,"左/右,節段:單/多,及病理改變外,!更重要的是瞭解致痛的真正部位,即所謂’責任(部位或’責任椎間盤,這樣才有可能使某些較複雜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採用’有限手術原則而解決患者的病痛。用所謂’徹底的或’預防性手術治療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是不適宜的,將手術做得過大不僅給患者增加痛苦及經濟負擔!更可能帶來的是與預期相反的效果。
上述問題不一定找得準,觀點也不一定完全正確,願與同道們商討,提出問題的初衷是為了改善目前’狀況,提出問題只能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上述問題的解決有賴於反覆深入討論,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統一認識。有賴於相關專業學會及媒體在’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下,以社會責任感為己任!做正確的學術導向更有賴於各單位學術帶頭人以身作則及言傳身教,本人願與同道們共勉!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治水平而努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