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治療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的手術療效和手術技巧。方法 對2000年4月~2008年6月住院的、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患者260例採用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治療。結果258例術後未再出血,隨訪6個月~3年無復發,治癒率達99.2%。結論: 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治療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治癒率高、療效持久。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急診之一[1], 而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在臨床上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我院2000年1月~2008年6月採用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治療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260例,效果良好,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60例中,男163例,女97例;年齡15~71歲,中位數49.6歲。所有患者均因鼻腔反覆出血入院,病程10天至2年。入院前,148例已行前鼻孔填塞,32例已行後鼻孔填塞;91例曾行微波或等離子治療。鼻中隔偏曲型別:“C”型偏曲112例,“S”型偏曲82例,嵴突46例,棘突14例,不規則偏曲6例。偏曲程度[2]:輕度偏曲61例,中度偏曲94例,重度偏曲105例。偏曲部位:前端122例,中部98例,後端25例,前後端均有偏曲15例。左側鼻出血168例,右側鼻出血89例,雙側13例。出血部位位於鼻中隔嵴(棘)突處及其周圍,凹面出血僅28例。鼻中隔黏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乾燥、糜爛。78例伴有高血壓病,11例伴有糖尿病。血常規檢查:106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其中輕度貧血(Hb90~110g)71例,中度貧血(Hb60~90g)27例,重度貧血(Hb60g)8例。全部病例經相關檢查(鼻內鏡、CT等)排除鼻腔、鼻竇及鼻咽部腫瘤、血液系統疾病和鼻部手術後引起的出血。
1.2治療方法
1.2.1術前治療
入院後,有出血者立即行鼻腔填塞或取出填塞物重新填塞,均採用技巧性填塞[3]。如為棘突,填塞時應從其上下方並呈弧形繞過其後方將凡士林油紗條填入,以棘突為中心上下前後壓迫止血;若為嵴,可改為從頂到嵴、從底到嵴的雙層填塞。如前鼻孔填塞效果不佳,可改行後鼻孔填塞。已行鼻腔填塞者,48~72h取出凡士林紗條,常規應用抗生素及止血劑。重度貧血者輸血。對伴有高血壓及糖尿病者,均作相應的內科治療。在患者病情穩定、撤出凡士林油紗條後行鼻中隔矯正術。
1.2.2手術方法
手術在局麻或強化局麻下進行。對老年患者及合併有高血壓和(或)心臟病的患者,常規進行心電監護。
患者取半臥位,常規消毒、包頭、鋪巾。以含有1%的卡因和1%麻黃素的棉片置雙側鼻腔進行黏膜表面麻醉。以含有1‰腎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在中隔黏膜下行區域性浸潤麻醉。在鼻中隔左側前部面板與黏膜交界處後方約0.5cm行“L”形切口,上自鼻腔頂部,下轉至鼻腔底,一次性切透中隔左側黏膜、軟骨至對側黏軟骨膜下,分離雙側黏軟骨膜和黏骨膜,其範圍以略超過偏曲的骨嵴(或棘)為宜,切除偏曲的軟骨,咬除骨嵴(或棘)。
止血後,對合復位雙側中隔組織使之處於正中位,縫合黏膜切口,以凡士林油紗條填塞雙側鼻腔。術後給予抗生素和止血劑應用,鼻腔填塞物於術後48~72h取出,5~7d拆線。中隔嵴(棘)突凸側黏膜菲薄,甚至糜爛,分離時易破損,故宜先分離凹側,並儘量保持該側黏膜的完整性,以防止對穿,造成中隔穿孔。對高度偏曲或骨嵴較大者,宜在一側黏骨膜完全分離後將其骨折斷開、張力減小後再分離,可減少黏膜破損的機會。以中隔後端偏曲為主者,可在鼻內鏡下矯正,只在嵴(棘)突附近切開黏膜、分離後咬除骨嵴(或棘),切除組織少,損傷小,恢復快,中隔穿孔發生率低。合併下鼻甲肥大及鼻息肉等,同期行下鼻甲部分切除和(或)鼻息肉摘除術,以利填塞。
2、結果
258例術後未再出血。另2例術後仍出血凶猛,經結紮同側頸外動脈治癒。249例一期癒合。餘下的11例中,6例發生鼻中隔穿孔,均為老年性高度偏曲者,其中4例患有糖尿病。另5例出現鼻中隔血腫,其中的2例開啟切口清除中隔內血凝塊重新填塞後治癒;另3例中隔血腫者不願接受上述治療,只好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嚴密觀察,結果血腫1月後才吸收,此前鼻腔通氣功能差,且中隔黏膜與下甲粘連。所有病例隨訪6個月~3年,未再發生鼻出血。
3、討論
鼻中隔偏曲是鼻出血常見的區域性因素,鼻腔填塞雖能暫時起到止血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很多患者在抽出鼻腔填塞物後仍反覆出血,甚至引起貧血。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解除了患者鼻部的結構異常,因此療效持久。筆者經治的260例鼻出血患者,258例術後未再出血,治癒率達99.2%以上。其中11例出現併發症,僅佔4.2%。發生鼻中隔穿孔的6例患者,均為老年性高度偏曲者,有的甚至還患有糖尿病。
筆者的體會是:老年患者組織不易修復,如再患有糖尿病,破損處不易修復,極易造成中隔穿孔。因此,做好圍手術期治療,控制血壓,預防感染,提高中隔矯正的手術技巧,避免術中中隔黏膜對穿等,可大大降低鼻中隔穿孔的發生率。對於重度偏曲者,其嵴(棘)突處黏膜菲薄,甚至糜爛,術中黏膜破損有時難以避免。為防止中隔穿孔的發生,在填塞時可用一薄片凡士林紗條貼於破損側,以免填塞時破損處黏膜移位。大的黏膜破口應用小圓針仔細對位縫合。位於中隔後端的骨性偏曲,可在鼻內鏡下矯正。由於只在偏曲切口,避免切除大塊中隔軟骨,損傷範圍小;加之鼻內鏡照明好,視野清,可提高手術的安全性。術後如出現中隔血腫,應開啟中隔黏膜切口清理中隔內血凝塊,可縮短癒合時間,並避免鼻腔粘連的發生。
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治療鼻出血不僅適用於青、中年人,對老年人也是安全有效的[4]。該手術治癒率高,且療效持久,值得提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