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用藥方式比如肌注、口服或者面板貼劑,會導致用藥效果不一樣嗎?
在手術後或者急診急救時,為了給患者緊急止痛,通常會肌注止痛藥物,導致給大家一個印象――肌注止痛藥物,起效最快最好。
但是癌痛是一個比較長期、慢性持續發展的過程,止痛並不能只追求起效快,鎮痛效果持久更為重要。針對癌痛,用藥的主要目標是為了維持人體血液中有效的藥物濃度,在醫學上稱為有效血藥濃度,即如果服用止痛藥後,人體24小時內都能夠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患者就沒有什麼疼痛感。
肌注所使用的針劑類止痛藥特點是起效快,很快在人體內達到血藥濃度的峰值,甚至很可能超過治療所需的有效血藥濃度,但是這樣的藥物很容易被機體代謝掉,一旦低於有效血藥濃度,患者會很快再次出現疼痛感;再次出現疼痛感時,由於原來大劑量止痛藥物對身體的生理衝擊,往往容易產生藥物耐受,常規的藥物劑量就不足以達到原有的止痛效果了,最終使得用藥量越來越大,同時藥物副作用也會越來越大。
藥物耐受的根本原因在於,針劑快速起效使得人體也很快產生對抗止痛藥物的拮抗機制。通俗來講,比如人體有一套自動調節血糖水平的機制,未進食時,人體會分泌相關激素維持血糖的穩定,以滿足人體各種活動的需求;進食後,血糖會迅速增高,較高的血糖水平就會激發人體的血糖平衡機制,分泌相關激素(胰島素)以降低血糖水平。從這個角度看,止痛也一樣,用針劑會快速激發出人體對抗鎮痛藥物的機制,對止痛藥產生耐受,最終使得止痛效果越來越差。
而使用緩釋製劑,比如口服藥和面板貼劑,
【第一】血藥濃度波動非常小,可以長時間維持身體內有效的血藥濃度;
【第二】血藥濃度波動小會減少或推遲身體耐藥機制的出現;
【第三】藥物維持的時間越長,需要增加藥物的頻率就越小,副作用也越小。
總而言之,患者在用藥過程當中儘量選擇緩釋製劑才能使得效果更好、維持時間長、副作用更小,而且還不容易產生耐藥。
應該如何選擇緩釋製劑?
癌痛本身就是一個進行性加重的過程,因此使用止痛藥必須考慮到長期的用藥效果,所以建議最好使用緩釋製劑而不是針劑或者即釋口服藥(一種起效非常迅速的止痛藥)。
但是,使用緩釋製劑的具體過程中還需要考慮患者各方面的情況。緩釋製劑有口服藥片、以及面板貼劑,這些藥物都可以達到有效鎮痛,只是患者身體狀態不一樣時對藥物的吸收程度不一樣。一般初始用藥大多以口服為主,因為口服方便。如果腸道功能不好的病人則選擇貼劑會更利於吸收,更能有效止痛,因為口服時腸道對藥物的吸收能力有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