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3日,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因患乳癌不幸辭世。那麼,是什麼原因奪走了林妹妹的生命呢?是癌症本身還是患者心理原因呢?要回答其中的原因,先讓我們追溯林妹妹患病期間治療的心裡歷程就不難得出答案:2006年5.月確診為乳癌,系早期階段;因擔心影響美觀及對化放療的恐懼,故拒絕正規治療;2006年10.月疾病進展,仍拒絕治療,期望憑藉精神意志戰勝病魔;2007年3月出現骨轉移伴發骨折,仍拒絕進行有效治療,選擇剃度出家;2007年5.月病情惡化,於13日去世。
在臨床工作中,我也曾碰到很多相似的例子。其中有一位中學王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師35歲,工作精明能幹,樂於助人。但在一次體檢時發現右側乳房長了一個腫塊,當時大夫建議她手術切除。但她害怕得乳腺癌切除乳房,不敢去看外科醫生。採取逃避的態度,自己找偏方吃中藥。但乳房腫物不見小,反而越長越大。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說下到醫院做了檢查,診斷為乳腺癌,由於耽誤了病情最後不得不切除了右側乳房。手術后王老師不願接受眼前現實,回到病房後見到家人淚流滿面、情緒不穩、突然失語。在大夫及家人的耐心心理疏導後逐漸好轉。後來在化療期間,王老師一直訴傷口及全身疼痛難忍。此後數天每日都要求注射止痛針。出院后王老師一直不能擺脫乳腺癌的陰影,性格大變,不敢抬頭看人及大聲說話,總覺得同學同事用異樣的眼光看她。回到家見到原來熟悉的環境即產生恐懼不安,總擔心腫瘤復發、轉移。每週都想到醫院諮詢、複查,長期處於焦慮、抑鬱及頑固失眠狀態,無心工作和學習。由於王老師患乳腺癌後感到自卑,斷絕原有一切人際往來。病後也不願讓愛人看到其殘缺的身體,變得敏感多疑、尖酸刻薄,常常無端猜忌,最終導致夫妻離異。
1986年,一本德文影集轟動了世界,這就是德國女攝影家雷納特?佐恩以自己為拍攝物件拍攝的影集《折磨--我的癌症形象》。這本書首次用攝影記錄手法公開展現了乳腺癌帶給女性的身體殘損和心靈折磨。“當我面對鏡頭脫衣服時,我本能地用手去遮擋前胸,但此時,已沒有什麼可供手可遮擋了。”
由此可見,乳腺癌患者由於一側乳房的去除,女性特徵的喪失,形體外觀的變化,從而給患者造成了巨大心理和軀體損害。一些資料顯示:乳腺癌患者手術後兩年約有60%患者出現抑鬱症狀,大約45%患者出現焦慮症狀。
其實,乳腺癌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只要定期體檢,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是完全可以治癒的。同時,早期乳腺癌是不用切除乳房的。
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礙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心理問題:
①診斷期:疑為乳癌時大多數呈現出高度焦慮、不安和恐懼。診斷明確後常出現抑鬱、悲觀、恐懼、絕望、憤怒、失去理智等心理及行為改變,焦慮進一步加重。
②圍手術期:手術前對手術的恐懼、焦慮,對麻醉的心理反應(包括緊張、恐懼心理,矛盾心理,生與死的體驗)。手術後對乳房缺失的痛苦,治療效果及預後的擔心,自卑、抑鬱、人格改變。
③化療期:主要表現對化療副反應的焦慮,伴有失眠及抑鬱。
④康復期:主要表現在對腫瘤復發轉移的恐懼、乳房缺失外形改變引起的自尊心受損、自卑、受歧視感和自我價值降低等表現。
因此,對於乳腺癌患者要選擇適當的告知方式、調動社會支援力量、康復病人的示範、向下比較、言語暗示,提供病情及治療的真實資訊(客觀及主觀),進行面對缺失乳房的心理預處理。加強醫患溝通,放鬆訓練,鼓勵病友之間的交流(如:參加病友聯誼團體,練瑜伽、打太極拳等),溝通及情感宣洩,生活指導,鼓勵患者儘早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狀態,介紹醫學新進展及資訊,對病人具體心理問題給與及時疏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