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通外科 副主任醫師 趙海鷹

  膽囊結石在我國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據統計正常人群的發病率高達10% - 15%,發達國家的膽囊結石發病率高於發展中國家。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膽囊結石同肥胖症、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一樣,發病率在不斷增高。
  門診經常遇到訴說得了膽結石的病人,詢問醫生怎麼辦。膽結石不是一個規範的診斷,醫學稱為膽石症,包括膽囊結石與膽管結石,大部分病人說的為膽囊結石。這裡簡要介紹膽囊結石的病因、診斷與治療。
  一、膽囊結石的病因
  膽囊結石主要見於成人,女性多於男性,40歲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結石為膽固醇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和黑色膽色素結石。
  病人常常問起為什麼長膽囊結石,也就是醫學上的病因。膽囊結石與多種因素有關,總的說來,與膽汁成分及其理化性質有關。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淤滯的因素都能導致結石形成。個別地區和種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飲食、長期腸外營養、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腸吻合手術後、迴腸末段疾病和迴腸切除術後、肝硬化、溶血性貧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膽囊結石。
  膽囊癌與膽囊結石存在密切相關,膽囊結石的病程越長,膽囊癌變的發生率越高。膽囊癌的發生可能是膽囊結石、長期物理刺激、膽囊的慢性炎症、感染的產物中有致癌物質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二、膽囊結石的診斷
  部分病人無症狀,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僅在體檢時發現,稱為靜止性膽囊結石。部分病人的膽囊結石的典型症狀為膽絞痛,表現為急性或慢性膽囊炎,病人常在飽餐、進食油膩食物後或睡眠中體位改變時,出現絞痛。疼痛位於右上腹或上腹部,部分病人因痛劇而不能準確說出疼痛部位。時常被誤認為胃痛或者心絞痛,並且服用胃藥或者救心丸後,有時也可緩解疼痛。
  多數病人僅在進食過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緊張或休息不好時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隱痛,或者有飽脹不適、噯氣、呃逆等,易被誤診為“胃病”。
  根據臨床典型的絞痛病史,影像學檢查可確診。首選超聲檢查,CT與磁共振檢查的主要目的是篩查是否合併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的病人,手術前,應爭取明確有無膽總管結石,術前檢查無法確定時,可根據手術情況決定具體手術方式。
  三、膽囊結石的治療
  雖然探索多種非手術方法(如溶石、體外碎石、中藥排石)治療膽囊結石,但效果都不理想。目前,臨床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即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膽囊結石治療的金標準術式,具有損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療效確切、美容效果好等優勢。30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廣泛應用,超過95%的膽囊切除手術可在腹腔鏡下完成。所有有症狀的膽囊結石均應行膽囊切除術。無症狀的膽囊結石一般不需積極手術治療,可觀察和隨診,但下列情況應考慮行手術治療:結石直徑≥2-3釐米;合併需要開腹的手術;伴有膽囊息肉;膽囊壁增厚;膽囊壁鈣化或瓷性膽囊;兒童膽囊結石;合併糖尿病;有心肺功能障礙;邊遠或交通不發達地區、野外工作人員;發現膽囊結石10年以上等情況。

  部分危重病人,急性膽囊炎發作時,不能耐受手術與全麻,應行經皮經肝膽囊穿刺引流術(PTGD),全身狀態好轉後,延期手術。
  近年來,我國少部分醫生開展了保膽取石手術,其他國家均不開展此手術,屬於有爭議的術式,大多數膽道外科的醫生仍主張行膽囊切除術。很多病人擔心沒有膽囊後,就不能吃肉類食物了。這個理解是錯誤的。膽囊的功能是貯存、濃縮和排放膽汁,而膽汁由肝臟分泌的,切除膽囊後,膽總管代償擴張,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膽囊的濃縮功能。
  總之,發現膽囊結石後,應到肝膽專業門診就診,由專科醫生診斷與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