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期食慾不振,甚則拒食的一種常見病證。本病以1~6歲小兒多見。如果厭食持續時間較長,就會影響小兒身高、體重的正常增長,稱為厭食症。城市孩子得厭食症更為常見,因為他們幾乎每日都是吃精食而非雜糧,所以胃腸道功能反而沒有農村孩子發達,另外營養吸收有偏離,如缺鋅等也會導致厭食症產生。
病因病機
1、乳食不節:小兒餵養的原則應當是“乳貴有時,食貴有節”。飲食沒有規律、沒有節制可導致脾胃受傷,受納運化功能減弱,出現食慾不振或厭惡乳食之症。
2、痰溼滋生:乳母過食寒涼,小兒嗜食生冷瓜果,導致脾陽受傷,痰溼內生,壅阻中州,影響脾胃消化功能,出現厭食。
3、蟲積傷脾:小兒脾胃虛弱,食不潔飲食或有吮手指的習慣易患腸道蟲證。蟲積擾亂脾胃氣機,影響消化吸收而致厭食。
4、脾胃虛弱:小兒稟賦不足,後天失養,致使脾胃虛弱,或疾病遷延,損傷脾胃,使消化功能下降而致厭食。
臨床表現
1、乳食壅滯:有傷乳傷食史。傷乳兒嘔吐乳片,口中有酸味,脘腹脹滿,大便酸臭,舌質紅、苔白膩,脈弦滑。傷食兒嘔吐酸腐食物殘渣,腹痛拒按,大便臭穢,舌苔白膩,脈弦滑,指紋多見紫滯。
2、脾運失健:不思飲食,或食物無味,拒進飲食,形體偏瘦,面無光澤而蒼白,舌苔白或薄膩,脈尚有力。
3、蟲積傷脾:面色蒼黃,肌肉消瘦,精神不安,不欲飲食,嗜食異物,睡眠時磨牙,腹痛腹脹,大便不調,鞏膜上有藍斑,面有白斑,脣口生白點等。
4、脾胃虛弱:精神疲憊,全身乏力,不思乳食,或拒食,伴形體消瘦,面色蒼白,大便溏薄或夾有乳食殘渣,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治療
1、乳食壅滯
治療原則:消食導滯 消乳丸或木香大安丸
2、脾運失健
治療原則:和脾助運 曲麥術枳丸
3、蟲積傷脾
治療原則:健脾驅蟲 使君子散或烏梅丸
4、脾胃虛弱
治療原則:益氣健脾 參苓白朮散
鍼灸治療
刺四縫:取四縫穴。用三稜針點刺,放出白色粘液,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耳針:取脾、胃、小腸穴。用王不留行籽貼壓,每日按壓3~4次,雙耳交替,每隔1~3天更換1次,5次為1療程
食慾不振如何自我按摩
介紹六種簡易的按摩保健手法:
1、一手掌心與另一手手背重疊,將掌心緊貼上腹部,適當用力做順時針方向的環形摩動半分鐘到1分鐘,以上腹部有溫熱感為佳。
2、將左手拇指沿著右手拇指外側邊緣,向指根方向直推100次(方向一定不能錯)。
3、將一手的拇指指尖,按於另一手的合谷穴(位於手虎口間,略偏食指的凹陷處)上,由輕漸重地掐壓半分鐘到1分鐘,兩手交替進行。
4、右手半握拳,拇指微伸直,將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肚臍正中往上大約四橫指處)上,適當用力揉壓半分鐘到1分鐘。
5、邊按邊揉足三裡穴(膝蓋外側下方)、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旁開約一指)、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旁開約一指,)各30次。
6、在背後沿著脊柱按摩幾次,然後從頸後開始自上而下捏脊柱後方的面板至尾骨;第二遍時,捏3下後將面板向上提1下,稱為捏3提1法。以後交替進行,共7遍。
這六種按摩對所有人群都適用,但對兒童更有效。早晚各按摩一次,對兒童的按摩手法要輕柔,防止損傷面板。另外,要找出食慾差的原因,如伴有其他慢性病,要及早就醫,對症治療。
飲食調養
1、山楂麥芽粥:生山楂、炒麥芽各6~10克,粳米50克。先將山楂、麥芽煎水,然後用此水入粳米煮粥。服時加適量白糖,每日1~2次,連服數日。
適用於乳食不節型小兒厭食。
2、消食粥:蓮肉10克,山藥30克,芡實10克,神曲10克,麥芽10克,扁豆20克,山楂15克,加入少許粳米煮粥,可健脾消食化滯。每日服1次,連服3日。適用於乳食不節型小兒厭食。
3、山藥糯米粥:山藥30克,糯米50克,文火煮成稠粥,每日1次。長期服用能達健脾之功,適用於脾胃虛弱型小兒厭食。
4、蓮子粥:蓮子粉或蓮子去心5克,糯米30克。先加入適量水煮蓮子,微軟後加入糯米,文火熬至蓮子軟爛,隨意服食,連服數日。適用於脾胃虛弱型小兒厭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