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內科 主任醫師 於家軍

  功能性消化不良(以下簡稱FD)發生於20%~40%的正常人群,佔消化系門診患者50%左右,它以飽脹、噯氣、隱痛、早飽、燒心、厭食等證候群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中醫痞滿、胃痛、嘈雜等範疇。運用全國著名老中醫李壽山教授經驗,辨治FD,療效顯著,現闡述如下。
  1、中虛不運,健脾為綱
  脾胃中虛,運化失職,胃緩無力,排空緩慢,是FD的病機關鍵。脾之與胃,一髒一腑,一升一降,一納一化,相互制約,協調互用。“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二者共同完成後天水谷精微的受納、運化和滋養肌肉的功能。所謂“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醫宗必讀》),“脾應肉,肉瞬堅大者胃厚”(《靈樞?本藏》),“脾虛則肌肉消”(《靈樞.五邪》),此之謂也。若脾氣虛弱,健運失職,運化無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不能榮肌厚胃,則清氣不升,濁氣不降,胃緩無力,“下管約不利”,排空緩慢,而見胃院痞滿,食後加重,納食減少,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脈虛細或濡細諸證。治宣健脾為綱,理氣消痞。自擬效方補中消痞湯。藥用:黨蔘、黃芪、桂枝、炒白芍、枳實、柴胡、白朮、炙甘草、姜棗為引。方中參、芪、術、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增加胃肌動力,為補益脾胃中虛的主藥;柴胡、枳實和中理氣,加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排空,與白朮合用,消補兼施,以助升清降濁之樞機。諸藥合用,共奏補中消痞之效。臨證之中,隨證加減。如脘中隱痛,加香掾皮、佛手;脅背脹痛,加廣木香、鬱金;食少早飽,加內金、炒谷、麥芽等。此型病人佔FD之大半,診治過程中,應始終不忘健脾之綱,治病求本,常取良效。

  2、滯而不行,疏肝為要
  導致FD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壅滯不行。而滯之所成,不外乎“氣滯、溼阻、食積、火鬱、血瘀。”氣滯不暢,又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因脾胃氣運常賴肝木疏洩,若肝失條達,則脾胃納化失常,導致木鬱土壅,肝脾不和或肝氣犯胃等。證見:痞滿脹痛,時作時止,常因情志不暢或飽食而發作,噯氣納減,腸鳴便溏,舌苔薄膩,脈弦等。如《血證論》所云:“木之性主於疏洩,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洩之,而水谷乃化,設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洩水谷,滲瀉中滿之證,在所不免”。治宜疏肝消痞,行氣導滯,投經驗方舒肝和胃湯化裁。藥用:柴胡、枳實、白芍、莪術、香附、畢澄茄、甘草等。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鬱;枳實行氣散結,二藥一升一降,升清降濁,消心下痞堅;香附,畢澄茄,行氣消積;配合莪術活血導滯。諸藥合用,以達疏肝和胃,理氣開鬱之效。使氣機通達,瘀滯得行,胃排空加速,痞塞自除.若“脾溼有餘,腹滿食不化”(《蘭室祕藏?中滿腹脹論》),兼見泛惡欲吐,苔膩,脈弦滑,方中去白芍、香附,加姜半夏、茯苓等;若氣鬱化火,兼見燒心、泛酸、口苦,苔黃,加炒梔子、丹皮、烏賊骨等;若久病入絡,氣滯血瘀,兼見胃脘刺痛,舌黯赤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粗長,加靈脂、蒲黃等。本型病例多屬本虛標實。標實者,以氣滯阻礙首當其衝,故治療當以治標為先,以疏肝解鬱為要,以通為法。正如《醫學正傳》雲:“夫通則不痛,理也,但通之法,各有不同,調氣以和血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結者使之旁達,亦通也”,只要靈活掌握,審因論治,屢有奇效。所謂“見痞之病,當先疏肝”,亦為至理之言。

  3、寒熱錯雜,和解降逆
  FD病程綿長,若遷延失治,脾不升清,胃不降濁,清濁相混,終致胃熱脾寒。寒則凝而不通,熱則壅而失降。胃中寒熱夾雜,無以適從,導致胃腸蠕動逆亂,不降反逆,而見胃脘悶脹,心中懊惱,嘈雜不舒,飢時脘痛,飯後飽脹,口苦口粘,納減,大便不爽,苔薄膩,脈弦滑.治宜協調寒熱,和解降逆,以經驗方和中消痞湯化裁。藥用:黨蔘、姜半夏、黃連、炮姜、炒白芍、公丁香、沉香、蒲公英、甘草等。其中黃連、炮姜辛開苦降,為和中消痞之主藥;炮姜、甘草辛甘化陽扶脾陽而化寒溼之邪;蒲公英苦味健胃以清胃中鬱熱,公丁香、沉香、半夏辛溫助陽,理氣降逆以消痞散結。諸藥配伍,和調寒熱,降逆和中。證兼胃中冷者,倍炮姜加肉桂;灼痛口乾,加百合、石斛;噫氣矢氣不暢,加佛手、枳殼等。最終使寒熱適從,陰陽通達,升者得升,降者得降,上下無礙,氣機通暢,則病自愈矣。
  4、澀滯穀道,滋陰潤下
  年邁陰虧,或久病氣陰兩虛,食道、胃、腸津液枯少,胃絡失養,飲食水谷難以腐熟運化。即所謂“釜中乏水,則難以為炊”。而胃液枯涸,穀道澀滯,水谷不潤,難以下行,則“無水舟停”,“不通則痛”。臨床表現為胃脘隱痛,痞滿不舒,似飢不欲食,口乾不欲飲,煩熱乾嘔,納減便結,舌紅少津或光剝龜裂,脈細數等證。李師根據“太陰溼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則安。”及《脾胃論?用藥宜禁論》“胃之不足,惟溼物能滋養。”的理論,擬清中消痞湯。藥用:太子參、麥冬、烏梅、沙蔘、玉竹、石斛、生白芍、梔子、丹皮、甘草。以滋陰潤下,生津清中。證兼口乾舌辣,加黃連、生地;氣逆咽梗,加旋復花、生赭石;脅背脹痛,加百合、烏藥。總以“溼物”潤胃,變通用藥,使津液來複,穀道潤滑,則水谷能行,納化通暢,痞塞自除。
  另外,目前國內中醫界對FD重視程度不夠,把內鏡下粘膜的輕度改變均歸結到慢性胃炎的範圍,結果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恐癌濫治,加重病情,也造成藥品浪費。故李老認為,對具有消化不良證候群、內鏡下輕度胃及十二指腸粘膜炎症者,仍應包括在FD範圍之內。治療上審因論治,合理選方,發揮中醫中藥治療功能性疾病的優勢,協調胃腸道功能,常可取得良效。
  5、典型病例
  王某,男,46歲。1996-12-10初診。胃病史6年。平素胃脘痞滿,飽脹不舒,食後尤甚,常因進食冷硬之品而發作。胃鏡檢查提示:胃竇部粘膜紅白相間,以紅相為主,幽門前區粘膜稍粗糙,呈細顆粒樣增生。活檢病理報告為淺表性胃炎。B超檢查:肝、膽、脾、胰腺均正常。近2週上症加重,不敢飽食,伴體倦乏力,舌淡黯苔薄白,脈沉弦。證屬中虛氣滯,升降失調。治宜補中消痞,理氣導滯。以補中消痞湯化裁,藥用:黨蔘15,黃芪30,白朮、枳實各15,白芍、莪術各15,桂枝6,良姜5,柴胡10,佛手15,炙甘草6g,姜棗為引。 6劑後,痞滿諸證已緩。守方繼服1周,病漸而愈,可進食少量水果冷飲,未再復發。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