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胸外科 主任醫師 徐全

  

  1、手術方法

  根據術前影像學資料對病變進行初步定位,術中鏡下觀察病變的表面情況,核實病變位置並採用觸診法予以確認,據此設計合理的切除範圍。肺段切除採用支氣管定位法[1],段間分離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閉合法。自肺門處解剖,切斷支氣管動脈及靜脈後,確立目標支氣管,夾閉後膨肺,沿不張的肺交界器械切割閉合。肺斷面噴塗生物膠防止肺漏氣。對於那些術前確診或者術中冰凍切片證實為肺癌者,解剖肺段時同期清除第11~13 組淋巴結,之後對肺門和多組縱隔淋巴結采樣。

  2、 結果

  所有手術均順利完成,無圍術期死亡發生,手術時間(43~300)min,術中出血(50~600)mL,其中左肺下葉背段2例, 左肺上葉舌段2例(1例支擴患者同期在全胸腔鏡下行左肺下葉切除),左肺上葉固有段1例。術後病理提示肺囊腫1例,結核球1例,錯構瘤1例,支擴1例,肺腺癌1 例。

  3、討論

  肺段切除時,需要具備紮實的外科基本功和豐富的肺葉切除經驗,同時術中需要有肺的立體解剖意識,對各段肺動脈和支氣管在肺內的走行及變異要非常熟悉[2],為了暴露方便,常規手術時多需採取標準的後外側切口,對患者胸壁的損傷較大,給術後恢復帶來不利。本組病例中,5 例手術得以在全胸腔鏡下順利完成,在未增加術後併發症的情況下,患者術後的恢復均好於常規手術,展示了胸腔鏡在肺段切除術中的良好應用前景。我科從2008年開始開展全胸腔鏡下的肺葉切除手術,隨著腔鏡技術的成熟,我們開始嘗試在全腔鏡下開展多種原開放手術下都屬於技術門檻較高的術式,並取得了初步的成績。

  肺段切除術後一個較常見的併發症是肺斷面的漏氣,段間分離有電烙法或者直線切割縫合器閉合法等。ASAKURA 等[3]還嘗試了一種新的肺斷面處理方法,他們在動物實驗中,先以電刀對段間的淺層肺組織進行分離,再以切割縫合器閉合深部組織,殘存肺組織的容積要明顯高於縫合器直接訂合的肺組織。我們均採用的是直線切割縫合器閉合法,殘面噴塗生物或化學膠,這樣可以減少術後漏氣的發生,減少術後帶胸管時間,減少併發症。

  肺段切除在處理低肺功能,腫物靠近肺實質或臨近肺門大血管不能行大楔形切除時,提供了一種非常好的外科手段,尤其對高齡IA期肺腫瘤腫瘤直徑< 2 cm 的肺癌患者(沒有外侵和轉移)價值巨大。行肺段切除術和肺葉切除術患者的生存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4],肺段切除術在術後併發症、術後住院時間等指標上甚至優於肺葉切除術。

  綜上所述,電視胸腔鏡技術可以用於肺段切除術,以直線切割縫合器來進行肺段間分離能簡化手術步驟。惡性腫瘤在肺段切除後輔以必要的淋巴結清掃,可以有條件地成為治療低肺功能、高齡肺癌患者(IA期肺腫瘤腫瘤直徑< 2 cm)的合理選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