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泌尿外科 主任醫師 王慶巨集

等離子體電切鏡鞘結合輸尿管鏡氣壓彈道在治療膀胱結石中的應用

撫順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 王慶巨集

     我院自2004年4月―2012年4月以來,採用等離子體電切鏡鞘做通道保護尿道同時結合腎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膀胱結石86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關鍵詞:膀胱結石 等離子體電切鏡鞘  腎鏡 氣壓彈道碎石術撫順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王慶巨集

    1  臨床資料

    86例膀胱結石患者中,男58例,女28例;年齡22~75歲。均有尿疼、排尿困難以及排尿刺激症狀,其中19例因結石嵌頓於後尿道併發尿瀦留,16例  列腺增生伴膀胱結石。除前列腺增生患者外,術前檢查尿道無器質性梗阻病變,B超及X線腹平片顯示單 或 個膀胱結石, 直徑約0.8~5cm;後尿道結石直徑0.8~1.5cm。碎石手術取用截石位,均採用雙阻滯麻醉。術野常規消毒鋪巾後,首先置入等離子體電切鏡鞘,並保留鏡鞘,當做通道,後應用腎鏡窺胱,灌注沖洗液使膀胱略充盈,觀察結石 目、大小、形狀,如膀胱無其他病變即可在直視下結合氣壓彈道粉碎結石,儘量避免觸及膀胱黏膜。如結石顆粒大的,可以用三爪鉗予以鉗出。如為小沙粒。用Elik沖洗器反覆沖洗膀胱將全部碎石衝出。剩餘少量細小結石患者排尿時可將結石排出體外。本組19例後尿道結石患者先用金屬尿道探子將結石推回膀胱後再行鏡下碎石。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於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先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電切完成後退出電切鏡置入碎石鏡,進行碎石術。術後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後留置導尿,連續沖洗膀胱,4~6天后尿色正常,拔尿管後自行排尿良好。另有3例患者結石較多,操作時間較長,並有黏膜損傷,肉眼血尿較明顯,給予留置導尿,應用止血藥物,保持尿液引流通暢,2~3天后肉眼血尿消失,拔尿管後自行排尿良好。其餘患者均未留置導尿,囑多飲水,加大尿量,術後1~3天尿色均轉正常。

    2  結果

    本組82例患者均 次碎石成功,術後排尿通暢,尿疼及排尿梗阻症狀緩解。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後留置導尿,連續沖洗膀胱,4~6天后尿色正常,拔尿管後自行排尿良好。3例膀胱出血患者,術後留置導尿,沖洗膀胱,應用止血藥物,1~3天后尿液清亮,拔除導尿管後排尿通暢。全部病例隨訪6~9個月,排尿正常,無尿痛、尿線中斷及梗阻感。複查B超、X線腹平片,膀胱或後尿道結石消失。

    3  討論

經尿道腎鏡碎石術是在膀胱鏡直視下通過各 碎石器進行碎石。碎石方法為以等離子體電切鏡鞘為通道。結合氣壓彈道碎石。手術操作簡單,損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療效確切,能直接解除病痛。對成年膀胱結石患者,若非尿道器質性梗阻,需手術矯正並同時取石外,膀胱結石基本均可在鏡下碎石,取代膀胱切開取石手術。膀胱及後尿道結石無論多大,均可採取。解決了機械性碎石不能超過2cm的限制。同時等離子鏡鞘起到了保護尿道黏膜的作用,有利的減少了尿道的損傷。對患者的快速恢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且尿道無器質性梗阻者。對尿路合併急性感染時需先控制感染,然後再碎石,否則易造成感染擴散。鏡下碎石雖操作簡單,但必須由熟練操作膀胱鏡的專科醫生進行。術前詳細瞭解病情,術中操作輕柔,不可使用暴力,以免損傷膀胱、尿道,甚至造成穿孔。碎石前應先充盈膀胱,使黏膜皺褶消失,以免夾住膀胱黏膜,引起出血。由於膀胱結石常伴有膀胱黏膜充血水腫,若碎石過程中不慎將黏膜夾住或結石粗糙面刺破黏膜血管,有引起膀胱出血的可能。如出血較少,則待碎石完成後膀胱內留置導尿管引流,必要時沖洗膀胱。如出血較多,則應立即停止碎石,沖洗血塊,保留導尿管引流,以免盲目碎石引起嚴重併發症。但是,採取此種方式均減少了此類事件的發生。所以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旭,葉章群,宋曉東,等.膀胱鏡下碎石的療效比較(附93例報導)[J].中華泌尿外科雜誌,2002,23(6):332-334.

[2] ZHANG X,LI HZ,WANG SG,et al.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dismembered Pyeloplasty:experience of 50 case[J].Urology,2005,66(3):514-517.

[3] Smith CD,Weber CJ ,Amerson JR . 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new gold standard[J].World J Surg ,1999,23(4):389-396.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